《海洋台灣歷史論集》

戴寶村 著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出版
2018年6月 出版
訂價:480元


 

簡介目次鄭瑞明序戴寶村自序

入港安頓與出航期盼

文/戴寶村

  

  2017年初想要退休的動念日強,一來是教職加預官役適滿30年,另心中設定要指導滿100個學生的數字已達標,也感於山間溪畔大學的台史所終究無以納百川成大海,遂決定提早離開學海入港安頓,4月下旬乘坐拉法葉軍艦遠航南沙太平島,也算是完成一趟畢業旅行。大多數學界同仁退休時會有出版自己的立言著述或同門師生共著集結成書的習慣,自己因決定有些倉促,趕不及完成預想的成果,而轉眼寒暑已一年,回想1988年完成博士學位,拿到航向學海的執照今年也剛好30年,因此收集整理踏入台灣史研究領域以來,撰寫發表與海洋史有相關聯的文章12篇合輯成冊出版,這份遲交的作業,一方面代表從學術領域的退隱,另則盼望這些研究成果與課題鼓勵新的台灣史世代繼續「接更」前航。
  我出生成長於今新北市的三芝濱海偏鄉,雖非漁民之家,但耳朵能聽到浪濤聲,幾分鐘步程就到達海邊,年少時在潮間帶的採撈經驗歷歷在目,面對海洋總是充滿無限的想像。大學畢業在金山任教一年,對漁港漁民的生活世界多了一層了解,之後服海軍預官役,由於是補給官科的「陸地海軍」,只能在軍區造船廠看著船艦進出,但還是進一步與海結緣,增加對海洋探索的意念。
  進入歷史研究所之後,直覺而且自然的投入台灣史研究,高中、大學時來往三芝與台北間必經之地的淡水,既是山河海交會之處,也是台灣涉外異國色彩多樣的港街,因此以清末淡水開港通商作為碩士論文研究主題,畢業後好像順風行船的進入博士班,乃擴大研究範疇為清代到日治中期台灣的港口市鎮,其間曾出版了台中港史的專書,自此奠定海洋史(maritime history)研究的明確航向。
  專事教職後以船舶航運為主題,撰述台灣從戎克(junk)帆船到貨櫃輪運輸的航運史專書,之後也完成綜論台灣海洋歷史文化的著述,不敢說縱橫四海,但總是無負對海洋探索的初衷。
  本書12篇文章都是環繞著海洋史相關的議題,第一部分為綜合式的論述,〈擺盪於海陸之間的台灣歷史〉是2017年海洋台灣文教基金會主辦之研討會的專題報告,係一鉅觀長時段的台灣史論述,由門生蔡昇璋整理而成。〈台灣海洋史研究的方向與課題〉和〈探索台灣海洋文化〉是演講的文稿,揭舉台灣海洋史研究的重要面向。第二部分集中在航運史方面,〈台灣大陸間的戎克船航運〉,探討台海傳統的帆船航運。其餘〈八里坌正港至台北新港〉、〈高雄開港通商後的航運與貿易〉、〈日治時期高雄港之海路聯結營運〉(與吳子政共著)各篇分別探討北部和南部港口的航運發展。第三部分的〈台灣海洋史與海盜〉是一短文,目的在於發掘比較被忽略也不易研究的海洋史課題。第四部分的〈船難與救難:日治初期台灣海難史研究〉及〈高千穗丸與太平輪:船難、影像與歷史記憶〉,是發掘海洋史比較陰暗悲傷面的研究題材。第五部分的〈烈日灼金門:《台灣日日新報》中的金門敘事〉,是探討離島歷史的文章。最後一篇〈淡水河中、下游水信仰文化〉,係與門生李進億共同執行七星田園文化基金會支助的研究調查報告,藉此一窺台灣的水信仰文化。
  回顧從事台灣海洋史研究30年,總感覺有如在大海中孤舟獨航,若非當年鄭瑞明師的催勸,日後將沒我這學海水手,現今要返港安頓還是勞煩他寫序壯膽,感謝他的相伴勉勵。全書雖只有終章與七星田園文化基金會有一水之緣,但基金會仍慨然樂助出版,謹致銘感。總之,投入海洋史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充實台灣的海洋文化,促使台灣成為真正獨立自主的海洋國家,書成之際我國行政院也新設了「海洋事務委員會」,這是海洋國家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謹以此書鼓舞有心有志的新世代研究者,乘風破浪開展台灣海洋史研究的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