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_11_01
《榮耀與寂寥》-台灣文化協會的年代》

導演:李泳泉 腳本:李筱峰
片長:52分鐘>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出版
2002年10月出版
DVD版訂價: 300 元,(紀錄片)
VCD版訂價: 200 元,(紀錄片)


簡介目次陳郁秀序張炎憲序李泳泉序李筱峰序

一部紀錄片的誕生

  1977年,我退伍,同年便和大學同學合開書店,創立出版社,為的就是從事文化事業。幾年後,我退出文化事業,於1982年負笈美國,修習電影製作時,猶未曾聽過台灣文化協會。
  在美國的 7年裡,我因在亞洲圖書館工讀之便,讀了不少過去在國內無緣接觸的書籍,如王育德的《台灣:苦悶的歷史》和史明的《台灣人四百年史》等,這才開始對日治時代台灣人的政治、社會、文化活動有些認識,也才逐漸對一些原先略有聽聞的歷史人物如林獻堂、蔣渭水和賴和等,有了進一步的較具體的瞭解。
  2001年初,當我接下此一關於台灣文化協會的紀錄片的製作任務時,內心其實十分惶恐。一方面自忖對台灣文化協會所知有限,惟恐無力準確呈現台灣文化協會的主要內涵;一方面冀求將台灣文化協會大約十年間精彩動人、高潮迭起的史事,整合在50、60分鐘的敘述架構裡,實在是一大難題。因此,當筱峰兄自告奮勇,挑起編劇重任時
,我總算鬆了口氣。
  然而,真正的挑戰才要開始。
  首先,在我所研讀與台灣文化協會相關的書刊中,敘述多以史事之白描為主軸,輔以《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的記載,或《台灣青年》、《台灣民報》上相關當事人所發表的文章等,從文字上不易揣度當事人之間互動的樣態,當然也難以臆測他們內心的世界。
  其次,在台灣文化協會的年代裡,攝影仍極不普遍,自亦所費不貲。流傳至今的文協相關照片,多屬眾人排排站或排排坐者,較少個人的、生活的或活動實況的影像。因此,這些檔案照片運用在影片裡的表現方法上,難免顯得侷限。至於僅存的,攝於日治時代的影片,多屬統治階級製作,用以宣導政績的各類「教育片」、「紀錄片」或「新聞片」等,往往充滿殖民地的色彩,而彰顯台灣意識的各種文協的活動,日本政府避之唯恐不及,自不太可能加以紀錄宣傳。少數個人,如鄧南光和劉吶鷗等,所留下的活動寫真,大抵止於家庭電影或個人紀錄,仍不見當時台灣人的社會政治活動。
  事實上,欲拍攝歷史紀錄片,上述文字、影像資料的問題,一直都是必須去面對的。只是在台灣,情況尤其嚴重。國民黨政府接收台灣以來,有過太多違反人權、違反民主的行為。其間的檔案、紀錄,或因尷尬面對、塵封暗藏,或因自知理虧、乾脆銷毀,自是殘缺不整。至於日治時代的史料,在國民黨政府長期致力抹除台灣人的日本記憶的政策下,情況只會更糟。現今台灣國民中,多數人知道發生在中國的「南京大屠殺」,卻只有極少數人聽說過日治時期台灣人追求主體意識的「台灣文化協會」。
  台灣文化協會成立,距本紀錄片之拍攝,已近80年。當時的重要成員,有的早已積勞成疾,壯志未酬身先死,如蔣渭水;有的於戰後歡迎「祖國」,卻在 228事件時冤死,如陳炘、林茂生;或者對國民政府徹底失望,終客死異國,如林獻堂;當然也有人當起國民政府的官員或民意代表。時日久遠,主要當事人已凋零殆盡,少數略有參與之耆老,或所知有限,或記憶模糊,已然無法具體描摹昔日的總體相。
  另外,為紀念台灣文化協會創立80週年的「新世紀文化運動」系列活動,無論是『美台團活動寫真隊』、『讀報社-媒體與歷史研習營』或者『夏季學校-文化與歷史研習營』,都讓我們一方面透過反省與實踐,體驗昔時的況味,一方面也驚覺,除了霧峰林家的萊園等少數處所還保留有一些供我們撫今追昔的場景外,幾乎所有場所都不復從前了。凡此,皆是形構《榮耀與寂寥:台灣文化協會的年代》這部紀錄片面貌的背景條件。
  在紀綠片攝製的過程中,有些驚喜、遺憾或值一提。
  我們在霧峰拍攝「夏季學校」的活動時,聽說第一回夏季學校(1924年)在萊園的合照上,前排左二那位蓄長髮的女孩,於76年(2000年)後的「阿罩霧文化節」中曾經現身。可惜我們追問時,已無法覓得她的行蹤。
  我們訪談的對象中,蔣渭水的兒子蔣松輝先生常歎他與其父之薄緣,常自謙未有其父之才情,始得以於國民政府的白色恐怖期間逃過一劫,到如今蔣松輝先生也已視茫茫髮蒼蒼矣!
  許月裡女士談及她薄倖的丈夫,依然不勝唏噓;說起她敬仰的王敏川,猶原神采飛揚。她對蔣渭水之不以為然,總是溢於言表;她對自己過去的熱血沸騰,依舊自信驕傲。
  文協耆老巫永福先生說到蔣渭水和賴和,情感投入之深,令人動容。他對70、80年前的遺事,記憶猶新,教人佩服,可惜的是幾位耆老所述,各屬斷離零散,無法匯成某種對話,無法交織成某種敘事脈絡,只有勉強割捨了。
  在閱讀過去的史籍資料時,我們發現,國民政府對待台灣老百姓的手段,與日本殖民者幾無二致,甚至愈益蠻橫,令人不忍。從文協諸君昔時發表的文章,更驚覺現今媒體之惡質,宛然昔時報章雜誌之借屍還魂。片中模擬演出當時演說的內容,雖都直接取自《台灣民報》等刊物,實在像極了借今諷古。
  2001年10月17日晚上,當《榮耀與寂寥:台灣文化協會的年代》首映甫畢,我聽到熱烈的鼓掌聲。我知道,片中所有歷史學者的言談論評,已然組構成一套有效與觀眾溝通的敘述;我知道,在場的觀眾,本著珍視台灣文化協會的胸懷,給與創作者最溫暖的鼓勵。我知道,誠如我上台感謝觀眾時所言,本片所有的好,都得感謝李筱峰、張炎憲、林柏維和其他人的協助與參與;本片所有的不好,都是我個人才情所限。完成了這部影片,我可以十分篤定地說出來:我對台灣文化協會,終於有了些許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