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_03_03_1

《嘉義驛前二二八》(嘉義地區)

張炎憲、王逸石、
王昭文、高淑媛/採訪記錄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出版
1995年2月出版
訂價:280元



簡介目次張文英序 陳重光序

文/陳重光

  自一九九二年嘉義市二二八關懷協會成立以來,會員一致期待二二八遇害的親人沉冤昭雪。透過關懷者、民進黨立委、二二八家屬共同的努力,有關平反二二八的法案已在立法院討論。長期躲在暗處、隱忍悲傷的受難者家屬,終於稍見陽光。然而,至今人民所提,要求政府針對二二八做出:道歉、賠償、公佈真相、追究原兇、建紀念碑、訂紀念日等回應,仍然無法完全達成,特別是道歉、追究原兇兩項要求,一直無法得到政府良好回應。但民間藉著自己的力量,已建立了紀念碑,同時自己動手追查真相:進行口述歷史整理工作。
  我們認為:二二八事件是整個台灣社會的傷痕,並不只是受難者家屬一家一人的事,關懷協會所要努力的,也不僅是為受難者家屬爭取公道而已。對生者的補償、對死者的追思固然重要,我們更關心的是:經過二二八事件,台灣人到底學到什麼?嘉義市二二八關懷協會將口述歷史整理當成一項重要工作,便是基於二二八家屬的社會責任感,希望藉此讓更多人瞭解二二八的歷史事實,以作為人們判斷二二八事件意義的基礎。
  自一九九三年七月起,嘉義市二二八關懷協會委託張炎憲教授、王逸石先生、高淑媛及王昭文小姐進行嘉義地區二二八口述歷史整理工作,得到嘉義市政府與市議會的大力支持,給予補助,於一九九四年二月出版第一本有關嘉義二二八的口述歷史《嘉義北回二二八》。之後,他們繼續二二八口述史採訪、整理的工作,其成果在一九九五年二月結集出版。在這期間,張教授等人奔波勞累,遍訪居住在台灣各地的受難者家屬,得到不少寶貴資料。嘉義地區的受難者數量相當多,有些受難者家屬仍未訪問到,但目前所得資料,相信已足以讓人一窺當時況及家屬四十多年來的痛苦。透過受難者家屬與見證人的言辭,留下了二二八事件當時的場景,讓人對嘉義車站前國民黨軍隊虐殺無辜人民,有更深的義憤與悲悼之情。
  今年能見本書出版,個人除了以嘉義市二二八關懷協會會長之立場,表達欣慰與感激外,也要以死難者陳澄波之子的身份闡明感懷之心。一九九四年二月,先父的作品在他過世後首次在嘉義展出,以「陳澄波嘉義人」為題的畫展,成為國家文藝季的重頭戲,參觀的人潮打破嘉義市立文化中心歷年紀錄,甚至發生門票不夠,需要加印的情況。先父的畫作自十多年前解凍以來,越來越受人肯定,身為其子女,為其再度恢復畫壇地位而高興;但是先父在二二八事件中遇難之沉冤未雪,卻令人無法釋懷。我們在此次畫展中,也展出先父生前生活照片多幀,其中包括先母妥善保存四十多年的照片:先父被槍殺後的遺容。看到這張照片的人,無不受到震撼。李登輝總統來參觀畫展時,也看到這張照片,並注意看了好一陣子才離開。我們期望人們記住先父不僅是位優秀畫家,也是二二八事件犧牲者。他當時流的血,我們所流的淚,四十多年後已經乾了。但是我們盼望透過這個事實的陳述,能使這島上不再流這樣冤屈的血。我們的見證,為的是讓更多人知道先父除了畫家身份以,在歷史上、在我們心中所扮演的角色。
  閱讀這本書,讀者可知和先父同時無辜受害者,都是嘉義地方受人尊敬的人士,當時為了全體人民的利益出面解決,卻遭政府濫殺,他們應得到平反與紀念。
  先母生前不斷說:「我要留眼睛看」、「我們做給天看」。她仍然未能親眼見到政府還先父清白,便去世了。我不知道我們還要等多久。民間已不再視二二八為恐怖標記,人民已還二二八公道,但政府仍無誠意道歉,對歷史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