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Ê­±«Ê©³
《台灣史料研究 第46期》  

2015年12月 出版
主  編:戴寶村
執行編輯:陳朝海
定  價:250元

期數查詢:


簡介 封面故事 編後語目次

 

461

西帕南事件殉職者之碑
引自《東臺灣展望》,毛利之俊編,1933。臺東:臺灣曉聲會。(左圖)

 

說明:趙聰義/臺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網路版
喀西帕南位於拉庫拉庫溪流域,這裡的部落主要是以巒社Nqaisulan氏族為主,族人都已遷居到花蓮縣和臺東縣的現居部落,現今只留下幾處石板屋的殘跡, 而位於黃麻一號吊橋前約1公里處,立著一處高約2.4公尺的方尖碑,即「喀西帕南事件殉職者之碑」,見證著八通關越道路興建之前,布農族與日本的衝突事件。
  根據《東臺灣展望》的記載,「喀西帕南事件」發生在1915年(大正4年)5月12日早上11點左右。主任巡查南彥治君和部屬九名,正在駐在所準備用餐 時,突然出現二十幾名布農族人,進行對日復仇行動。從文獻中也得知,當時參與的布農族人除了拉庫拉庫社班加小社、喀西帕南社的族人,也得到臺東廳霧鹿 (Buruburu)一帶的布農族的幫助。事件發生後,喀西帕南社Katen小社社眾留下家屋與糧食離開至臺東廳境內。日本方面,則由花蓮港廳急派宇野警務課長率領警部4人、警部補3人、巡查89人、巡查補3人、警手72人、挑夫120人進入拉庫拉庫流域,進行事後的處理,並鎮壓當地族人。
  根據文獻說明,沒收槍枝始於日本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的「五年理蕃計畫」,有計畫地逼繳布農族視為第二生命的獵槍。種種因素,讓布農族人決定從日本駐在所搶回屬於自己的槍枝。根據遷居花蓮縣卓溪鄉太平村中平部落Bisazu Naqaisulan的口述,戰爭最初的原因在於「sizaun busul(槍技沒收)」、「panakun lipun(刑求)」,槍被沒收及訪問人的祖父等人被日本人刑求。日本藉著帶布農族的領袖到花蓮港參觀現代化武器,卻在回來的途中,將Bisazu等族人刑求,造成布農族人對日本的仇恨。
  而根據布農族人的口述,族人因為獵槍被搶,裝備只有獵刀而已,有的只能赤手打鬥。當天的情況是,族人先讓幾個年輕人進入駐在所,就跟平常一樣,跟日本警手說:「na mun iti midangaz mu(來這裡幫忙你們)」,至於幫什麼忙,有人說叫年輕砍柴,也有人說要順路璞石閣一趟,是不是有貨物可交由其搬運。時值警備員用餐時間,突然為首布農族人大聲喊叫,發出信號「minmadia bunun minsuma(族人瞬間出現)」,近百名族人由駐在所附近同時進襲。
  日人開通八通關古道後,在古道旁設立「喀西帕南事件殉職者之碑」。這事件對拉庫拉庫溪的布農族人影響很大,接續一週之內各地先後發生「小川事件」、「大分事件」、「阿桑來戛事件」等接續性的抗爭行動,因此種下了數年後日本政府耗費鉅資興建八通關越道路的遠因,而有之後集團移住等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