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lte_g02歷屆新台灣史研習營:

[簡章] [課程表] [課程大綱] [新台灣史研習營記事]

研習費用線上報名

第 25 屆 新台灣史研習營

台灣頭、話從頭:海洋文化、基隆領航

~緣起~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自1991年成立來,舉凡史料的蒐集、書籍的出版、活動的舉辦、專案的推動等等,旨在使台灣歷史能真正的回歸土地與人民,茁壯發展。而巡迴全國各縣市、結合地方文史社團研習各地民俗、人文與史蹟,建構以台灣為主體的新史觀,並為以台灣為思考中心的歷史教育紮根則是我們為歷史文化播種、紮根的新嘗試,「新台灣史研習營」便是在這樣理念下於2000年誕生了。

~台灣頭、話從頭:打開雞籠、話基隆—海洋與港都的對話~

  17世紀的基隆,古稱『雞籠』,西班牙和荷蘭曾以現今的和平島為基地,殖民北臺灣。這個歷經西班牙、荷蘭、鄭氏王朝、清治和日治的土地,及國民政府來台的登入口,三面環山的基隆港是台灣最北端的深水谷灣港口,也是台灣第二大港口,具備了軍事、商業、交通等多元功能性。基隆不僅做為貨物的吞吐口,也是北臺灣首要航運樞紐,鐵道、國道交通重要據點,因而有「台灣頭」、「台灣北玄關」之稱,又因氣候多雨陰濕,亦有「雨港」或「雨都」之稱。不同於台灣其他的大城市,基隆山與海緊鄰共存的特質,代代的基隆⼈在這裡學會在山海之間,找到棲居的方式。基隆港,做為基隆建設發展與現代化的基礎關鍵,經歷各國經濟與文化殖民,走過戰亂、戒嚴;在到經濟起飛、轉型重整,以運輸為重心的產業主軸,展現了港口城市的多元面貌。
  今年我們新台灣史研習營首次來到台灣頭—基隆,從國立海洋技術博物館出發,展開一場海洋與港都、現在與歷史之間的對話:站在今日的基隆港灣遙想昔日基隆八景之一「鱟嶼凝煙」是何等的景觀?來到義二路,您能想像這裡曾是台灣最繁華的商業區—基隆銀座「義重町」,供應全台的紳士淑女們最時尚高級的舶來品嗎?在遊客眼中基隆就是廟口,似乎沒來廟口大啖美食等同沒來過基隆,但對老基隆人來說孝三路才是美食的江湖!「三光」、「黑白馬」是什麼?北台灣最大的魚貨集散地又在哪裡?正因基隆與海洋息息相關,課程即以「海洋文化」為主軸,一開始由專攻海洋史的戴寶村老師帶領大家,從海洋角度切入,勾勒基隆的文化圖像。緊接著再由近代海洋史專家陳宗仁老,從「台灣頭」話從頭,引領我們進入大航海時代的雞籠,遙想當年港都的美麗與哀愁。基隆港對基隆既是如此重要與關鍵,基隆港專家陳凱雯老師將探討基隆港口的建設與都市發展,從時間的縱軸和空間上的橫軸來看港口的發展史。
  因著基隆港港務蓬勃發展,基隆的漁業水產事業也日益發達,由海洋大學海洋文化所王俊昌老師講述對海洋生物與資源永續利用的認識。近年來政府重視海洋事務,去年成立了海洋委員會,本次研習特別選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由館方潘美璟老師說明海科館在海洋技術與文化的發展及推廣,如何打造以「海洋」為主題的教育與休閒園區。在人文方面,從「民間文學」和「中元祭」窺看基隆特殊與多元的文史風采,而基隆特殊山海人文環境也產生許多優秀人才,如礦業起家的基隆顏家、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礦業起家的歌仔戲名伶廖瓊枝、音樂大師馬水龍等,台北藝術大學顏綠芬老師帶我們進入馬水龍的音樂世界,也從音樂中聽見台灣人真實的聲音!最後的綜合座談,我們特別邀請對社區營造和轉型正義著力甚深的王瑜君老師,主講「歷史記憶的療癒與創新–從歐洲到暖暖的轉型正義故事」,感受在地真實和創新的生命力。第三天安排一趟「基隆海洋文化巡禮」,邀請在地文史工作者導覽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中元祭祀文物館、海門天險(二沙灣砲台)、清法戰爭紀念園區(法國公墓)、正濱漁港產業聚落等景點,這次特別規劃從基隆港「快樂的出航」搭船遶行基隆港灣,體驗海天一色、與かもめ(海鷗)同行,「一路順風念歌詩」!
  乘著風,向著海洋,基隆正引領台灣航向世界!邀請您一起來遨遊並親身體驗基隆豐富的海洋歷史與文化。

~活動宗旨~

1、藉由講習與實地踏查方式,了解基隆地區古往今來的歷史文化。
2、藉由區域特色與歷史特質的研探,別開台灣歷史生面與文化蹊徑。
3、建構以台灣認同為主體的新史觀,為以台灣為思考中心的歷史教育紮根
4、透過海洋文化課程種子培育和陶冶,強化海洋教育課程之實施。

~師資簡介~

戴寶村: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秘書長
陳宗仁:中央研究院台灣歷史研究所專任研究員
黃裕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助理研究員
王俊昌:國立海洋大學海洋文化所助理教授
潘美璟: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研究助理
曾子良:國立海洋大學兼任教授
吳蕙芳:國立海洋大學海洋文化所教授
陳凱雯:國立嘉義大學應用歷史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王瑜君:譯者,獨立文化評論者和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兼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