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3_title_g03

[簡章] [課程表] [課程大綱] [夏季學校記事]
 歷屆夏季學校:

 

第 8  夏季學校

台灣女性與歷史文化研習營

~緣起~

一、夏季學校

   1920年代在日本殖民政府統治下,台灣文化協會為啟蒙台灣民眾,曾推動種種文化活動,如:成立讀報社、夏季學校、美台團等。擬藉此喚醒民族自覺,凝聚 台 灣人抗爭精神,追求台灣人的獨立自主。台灣文化協會的成立,是台灣人意識覺醒和文化重建的開始,而其所推動的各項活動,也都帶給台灣至深且巨的影響。
  夏季學校為文化協會的代表性活動,其原旨在對抗日本殖民政府之歧視、愚民的教育政策與制度,藉以普及大眾智識,啟發民族思想。自1924年至1926 年止 共舉辦過三回,均利用暑假期間,假霧峰林家花園(萊園,今明台高中校址)開辦,召喚海外台灣留學生返台傳導新知、促進台灣的文化開化。2001年起本會承 繼起先人精神,接續舉辦該項活動,著重於台灣文化史議題的研習,希望藉由台灣文化發展的研探,形塑建構台灣主體文化。

二、開啟台灣女性與歷史文化的對話

   觀諸人類的歷史(History,而非Her story)向來以男性為主體,而從女性觀點來書寫或解釋歷史者可謂微乎其微,回顧台灣歷史亦然,在漢人社會「男尊女卑」等以男性中心的思想束縛下,女性一直遭受不公平的待遇,是一群長期被忽視、被歧視的「無聲」族群。早期台灣婦女有「三吋金蓮」綁小腳、「媳婦仔」等陋俗,但是也有更多儘管命運悲苦,卻不願受制於性別的藩籬,勇於掙脫舊思維的桎梏,在黑暗的歷史長空中漸露光芒,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生命價值的不凡女性。無論哪種角色,台灣婦女的歷史面容一直是模糊的,但女性與歷史文化之間的對話是如此精彩又豐富,要拼湊完整的台灣歷史,便不能獨漏女性史這塊缺角。有感於此,本回夏季學校特別以台灣女性與歷史文化為主題,試圖從歷史不同的面向,包括理論、政治、社會、文學、藝術、族群等議題來探看女性多樣的面貌和風采,藉由探討一些代表性人物和歷史事件,進一步來思考女性在歷史文化上扮演的角色和定位,以及在漫漫歷史長流中,時代的變遷又如何改變與影響女性的自我意識與生活。

~宗旨~

  1. 響應文建會提倡「文化創意產業」理念,藉由講習與實地踏查方式,研探台灣中部地區的人文歷史與產業變遷,經由對地區歷史文化的深刻理解及體會,激發創意,促進具有「台灣文化特色」、「台灣精神」的文化產業發展。
  2. 推廣台灣歷史文化的智識,型構藝術文化發展的肥壤沃土,培養國人對本土文化 的自尊與自信,進而創新文化,豐富台灣文化內涵。

活動目標

  1. 從歷史看女性,傾聽女性內在的聲音;從女性看歷史,賦予台灣歷史文化新的內涵與意義。
  2. 擴大青年參與文化活動,充實青年對台灣歷史文化的知識,進而培育以台灣為主體的文化認同。
  3. 輔助本土教育的實施,藉由中小學師資的培育,實踐所謂「隔代教育」,進而培養優質文化沃土。

活動形式

  1. 觀賞紀錄片、模擬早期婦女服飾展演與實地歷史尋訪,以增加研習的活潑性,擴大民眾參與意願與學習效果。
  2. 安排座談會及小組討論,促進研習學員之間的互動,進行討論、分享心得。

~師資簡介~

 利格拉樂‧阿烏 (高振蕙):財團法人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
 周碧娥: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陳美禎:公共電視主播
 陳明柔: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專任副教授兼系主任
 曾秋美: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秘書、台北體育學院講師
 游鑑明:中研研究院近史所副研究員
 黃玉珊:導演、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管理所副教授
 楊 翠: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
 楊雅慧:台北醫學大學講師

~指導單位~

 教育部、青輔會

~主辦單位~

 明台高中、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協辦單位~

 台灣歷史學會、台灣省諮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