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章] [課程表] [課程大綱] [夏季學校記事] 

 歷屆夏季學校:

26回 夏季學校

百年夏校.溫故知新

研習日期:2024年7月19~21日(星期五~日,三天二夜)

~緣起~

一、台灣文化協會與夏季學校

   1921年台灣仍在日本殖民政府統治下,台灣知識菁英在內外環境刺激下,為圖謀台灣文化啟蒙與發展,於該年10月17日在台北市靜修女中正式成立「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文化協會的成立,是台灣人意識覺醒和文化重建的開始,而其所推動的各項活動,如:成立文化書局、讀報社,舉辦夏季學校、巡迴演講、文化劇公演、美台團電影放映、音樂會欣賞等,並鼓勵體育活動、注重衛生等,都帶給台灣至深且巨的影響。
  「夏季學校」為文化協會代表性活動之一,其原旨在對抗日本殖民政府之歧視、愚民的教育政策與制度,藉以普及大眾智識,啟發民族思想。自1924年至1926年止共舉辦過三回,均利用暑假期間,在霧峰林家花園(萊園,今明台高中校址)開辦,雖然在文協時代只舉辦三回,後因文協分裂而停辦,但透過「夏季學校」,召喚海外台灣留學生返台和菁英份子傳導新知、促進台灣文明開化與台灣人意識的覺醒,扮演關鍵重要的角色。
  為承繼「台灣文化協會」前輩們的理念和精神,本會乃於2001年舉辦「新世紀文化運動」系列活動,續辦「夏季學校」第4回,著重於台灣文化議題的研習,每年設定不同的研習主題與內容,至今已舉辦至第21回,一直來受到社會各界熱烈的迴響與肯定。希望藉由台灣文化的探研,期使國人更瞭解台灣的歷史與文化,熱愛與認同台灣,進而形塑建構一個以台灣為主體的文化。

二、活動緣起   

  1924年的「夏季學校」為台灣文化協會的代表性活動,其原旨在對抗日本殖民政府之差別待遇、以及教育制度的不公。為了普及大眾智識,啟發民族思想,自1924年至1926 年於霧峰林家花園共舉辦過三回夏季學校,由當時的各領域知識菁英講習授課,是1920年代的文化盛事。本會於2000年時恢復舉辦至2024年已歷24載,而且今年剛好適逢百年。本會為紀念「夏季學校」百年,第26回夏季學校特別以「百年夏校‧溫故知新」為主題,擬再現百年前的課程,並邀請周婉窈、吳叡人、陳俊宏、洪子偉、林承俊、農村武裝青年樂團、石婉舜、鄭力軒、吳聰敏、陳昭如、胡元輝等各學門領域頂尖學者授課,承續前人啟迪民智的熱情,及延續文化的傳承。另同時也藉此百年校慶,舉辦「百年夏校返校日」規畫「餘暉懷古‧萊園尋踪」、「跟著三老爺林獻堂一起回味品嚐台灣古早味」等活動,在霧峰林家花園相聚一堂,一起慶祝這百年的盛事。居於百年夏校的時代意義,邀請各領域頂尖學者擔任各相關主題的講師,重現夏季學校的世紀盛事及其榮光,參與的學員亦能分享各頂尖學者的學術智慧,進而以文化力培育國力,讓國家正常化的道路更寬廣平穩。

~活動特色~

  1. 重返台灣文化協會重鎮、夏季學校的發祥地、林獻堂的故居—霧峰林家花園(現今明台高中),在全台唯一古蹟花園上課,住宿前省議會古蹟會館,尤能感受歷史與文化氛圍。
  2. 針對主題邀請各領域之專家學者進行專題演講,並安排「霧峰林家花園博物館園區巡禮」,拜訪相關的歷史建築或遺跡,讓學員不但只是聆聽到歷史,並在實際生活中體驗到活生生的歷史。
  3. 重現百年前的課程,邀請各領域的學者專家授課,以體現前人啟迪民智的熱情,並傳承延續台灣歷史文化的核心價值。
  4. 透過課程的安排,落實民主自由、法治國家的觀念,藉以提升學員的民主素質,期能與國際民主接軌,成為具有獨立思考並堅持民主自由的決心。
  5. 透過百年夏校返校日的追尋前人的足跡,以史為鑑,並解析建構以台灣認同為主體的新史觀,為以台灣為思考中心的歷史教育紮根。

~師資簡介~

 吳文慧臺北市第一女子中學兼任音樂教師/扶輪社合唱團合唱指揮
 周婉窈台大歷史系教授
 吳叡人中央研究院 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陳俊宏/台大生科系退休教授
 洪子偉/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
 林承俊/明台高中副校長
 農村武裝青年樂團/社會運動樂團,阿達(主唱兼木吉他),俐君(大提琴兼鍵盤樂器)
 石婉舜/清大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鄭力軒/政大社會系教授
 吳聰敏/台大經濟系教授
 陳昭如/台大法律系教授
 胡元輝/公視董事長
 戴寶村/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秘書長

~主辦單位~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協辦單位~

 明台高中
 歷史學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