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問民間 考掘台史》

温振華 著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出版
2023年10月 出版
訂價:850元


簡介目次戴寶村序詹素娟序導論

先行原創•獨具慧眼•即之也温

文/詹素娟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自1993年籌設迄今30年,在「所史回顧」中,臺史所今年特別著眼1986-1993年的臺灣史田野研究室階段,並從史學史的角度指出:促成研究室成立、由考古家張光直院士提出的「臺灣史田野研究計畫」,與「臺灣省濁水、大肚兩溪流域自然與文化史科際研究計畫」(1972-1975)之間的延續關係。不僅如此,相隔十年的兩個大型跨學科計畫,更對臺灣史跨學科的研究特性、新世代人才的培養,以及臺灣史研究所的設立,具有深刻的影響。然而,相對於張光直院士引領的臺灣史學術系譜,幾乎是同步進行的另一大型計畫,對臺灣史研究的推動與人才培養,其實也產生無心插柳柳成陰的結果。
  1973-1980年間,在國科會補助下,由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李國祁、張朋園兩位老師主導,聯合近史所多位研究人員執行的「中國現代化區域研究」,在當時的臺灣學術界曾造成巨大的衝擊。其中,作為主持人的李國祁、張朋園,以及參與計畫的林明德、張玉法等,都曾先後在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所主持系務或授課,並在1980年代解嚴前的臺師大,培養出一批嫻熟史料研讀,也重視社會科學理論,且以臺灣為研究主體的新世代臺灣史學者。此即師從李國祁老師的蔡淵洯、吳學明、陳純瑩、藤井志津枝,林明德老師指導的黃秀政、吳文星、戴寶村,張玉法老師指導的李筱峰,以及張朋園老師指導的張正昌、温振華、詹素娟。在這一學術系譜中,先於1978年以〈清代臺北盆地社會經濟的變遷〉一題作為碩士論文,繼而在1986年完成博士論文-〈二十世紀初之臺北都市化〉的温振華老師,可說是極具指標性的特殊存在。
  在碩、博階段,温老師即以特定區域-臺北盆地作為研究空間,不但繼承1980年代學術界以現代化為理論關懷的區域研究傳統,也在臺灣史研究中展現出跨清代到日治的長時段視野。1990年代後的温老師,在區域研究上進入次級空間-如大臺北地區的擺接平原、淡水地區、三芝地區,或中部山區的東勢大茅埔、海岸清水平原等,從事相對於大尺度區域、必須更細膩處理的小空間研究,進而累積出許多案例。温老師的研究理念,一方面是如網狀格般逐一深入地方社會與人群網絡,期能更密集的田野調查與資料收集;二方面則是藉由次級空間的圖像,或可重新組合出充滿細節的上級空間,進而從下而上、獲取不同於鳥瞰式研究的歷史理解。此一研究取向,可說充分反映在本書收錄的大部分文章中;準此而言,温老師的研究必定具有承載的實體空間,很少以虛擬的想像世界進行。
  1990年代,同時也是平埔族群研究興起、並朝向蓬勃發展的關鍵時期。温老師一系列以「社」為名的研究論文-北部如毛少翁社、三貂社,中部如樸仔籬社、大馬僯社,南部如新港社、麻豆社等,均示範了應用地契文書與相關史料對社址、社域考訂,地權釐清,以及「熟番」與地方社會的互動關係等歷史學式族群研究策略。細心的讀者也會發現,在温老師的研究體系中,這類文章一樣顯現空間性的視野,除了主題本身的探討,還有後設的脈絡潛藏其中。
  温老師學術養成的階段,也是臺灣學術界對社會科學理論抱持高度興趣、大幅引入的時代。因此,温老師不但嗜讀理論,也非常關注科技史、醫療史,翻譯發表了西方名家的一些論著。廣泛的研究興趣,日後則落實在温老師論文中對考古學的援引,以及疫病如天花流傳與原住民社會的討論。
  至於研究方法,儘管温老師勤於調查,在田野追訪耆老、記錄地景與挖掘史料,但萬變不離其宗,温老師的「出發」,都與「家的所在」有關。温老師是臺中人,對中部地區懷有土生土長的自然理解;求學臺北後,任教師大、長年定居,無論研究或教學,盡皆鎖定臺北盆地的族群與社會變遷。然後,轉任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移居臺南,從此展開對臺南、高雄、屏東地區族群歷史變遷的調查研究。換句話說,温老師的研究,幾乎都是以立足的土地、生活的空間展開,以家為核心,只要離開家門,就是調查的開始;因此,温老師的書寫非常具有鄉土性,在學術的嚴謹論述中,蘊含與土地相親的温情。本書一些分類在「鄉土史與庶民社會」、「歷史與鄉土教育」的文章,則更直接表達温老師對臺灣史的依存情懷。
  作為温老師的師大張門學妹、歷史研究所後進,以及博士論文口試的受考研究生,我在研究上深受温老師的啟發;而同屬大臺北地區研究者,温老師的足跡成為最重要的線索。因此,長期以來我一直是温老師作品最忠實的讀者,書架上也有一個温老師專區。如今,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能將温老師龐大但四散的作品集結出版,不但總結呈現温老師的研究貢獻,也是學界的無上盛事。我很榮幸能為專書作序,也希望能學習温老師永遠無休、講到研究便兩眼發光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