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_01_28
《台灣史料研究 第28期》

2006年12月 出版
主  編:張炎憲
執行編輯:曾秋美
定  價:250元

期數查詢:

 

簡介封面故事 編後語 目次

  首先在此要向讀者們道歉,由於執編的憨慢導致本期拖延付印,實在有負所望,尤其本期是「台灣棒球百年特輯」更應在12月底 前出刊才能真正應景,不過,讀者們或許也會念於這個特別而有趣的專題而稍稍原諒本期的延遲。對此可得向謝仕淵學長大大致謝,感謝他提供這個很棒的專題構 想,更感謝他動用人脈替我們邀來那麼多篇水準精湛的論著。
  當我們規劃這個專題時,正是「新任」台灣民族英雄~王建民揚威美國棒壇之時,眼見舉國歡騰的景象,相信老一輩人很輕易的就能回想1960-1970年 代,那些熬夜不眠守著電視機,觀看越洋棒賽轉播的日子;又更老一輩的人或許也會想起日治時代揚威日本甲子園,為台灣人吐一口氣的嘉農野球隊吧!一種運動, 牽繫台灣人三代情,棒球,應該最有資格被稱為台灣的「國球」。
  關於台灣棒球的發展研究及其歷史意涵,讀者們應可從Andrew D.Morris、謝仕淵、盂峻瑋及林丁國等專家的大作中得到理解,但是棒球運動要成為我們珍貴的文化資產則不僅需要深化的學術論述,更須加以廣化。由 此,歷史紀錄、文物典藏、設置博物館則成為迫切的課題,這些理念、構想和行動,讀者們也可從王佩芬、林信成、陸銘澤與於瑞珍等專著探討中得到認識和啟發。 台灣棒球百年發展史不只映照著台灣特殊的歷史運命,其內在所隱含的共同記憶與濃烈的民族情感更叫人動容,此誠台灣子孫要代代相傳的資產。
  數算台灣的歷史文化資產,苦難的成分恐怕要佔多數,這也正是前人以高昂代價換得的珍貴遺產,228事件就是其中之一。本期出刊於228事件60週年記 念前夕,所收錄的三篇口述歷史都與之相關,賴永祥先生和宋文彬先生的口述,敘說的受難者是延平學院,郭林汾女士則是死難者郭章垣醫師的遺孀。筆者工作至 今,每年都脫離不了「2.28陰影」,為了忙碌,經常和同事苦稱自己是「新228受難者」,原以為已逐年減低對228的傷感,但是一讀起林女士的回憶文 章,仍不免涕淚縱橫。真的,沒有受難心痛過的人,就沒有資格要求遭害受苦的人寬恕和原諒,或許我們需要化悲憤為力量,但絕對不是遺忘。(文/曾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