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早期的酒類標籤

圖片來源:《台灣酒專賣史》/本會台灣史料中心收藏

清酒「凱旋」的商標

清酒「凱旋」的商標

  清酒主要是日人的嗜好品,非台灣原產。日治前期,隨著在台日人的增加,清酒的需要量亦日增,年需要量約二萬五千石。反觀台灣島內的清酒釀造業,由於台灣的亞熱帶氣候不利於清酒需低溫釀造的環境因素,又缺乏相關技術設備,遲至1910年才有民間日人資本家開始投資生產,但普遍規模不大,年產量不過數千石,因此大多仰賴日本進口。

  1922年,台灣總督府將酒類收歸專賣,所有酒類均由專賣局直屬的酒工場製造生產。在十餘處酒工場中,只有台中、埔裡、花蓮港、板橋等四處生產清酒,等級有三:「瑞光」、「福祿」、「萬壽」。酒專賣的前五年,為確保清酒的品質醇良,清酒的原料米及麴種均由日本進口。1927年開始,「瑞光」原料米以花蓮港廳吉野莊產米代替,「福祿」、「萬壽」原料米則改用台中州產米。

  1938年,台中酒工場再度自日本兵庫縣進口清酒原料米,並於隔年生產發售新品高級清酒「凱旋」,此舉意在搶佔日本進口的高級清酒市場。「凱旋」推出之後大受好評,銷售量看好,專賣局遂於陸續增設板橋、埔裡酒等生產線,並提高計畫產量,固定且持續地生產。

  上圖所見是清酒「凱旋」的商標,相較於其他清酒的商標而言,從「凱旋」的名稱及構圖表現看來,似乎可隱約嗅出當時的戰爭氛圍。(圖說:范雅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