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lte_g02歷屆新台灣史研習營:

[簡章][課程表] [緣起][課程大綱] [新台灣史研習營記事]

第 34 屆 新台灣史研習營

 大海山大觀.走讀細探

研習日期2024年8月10~13日(星期六~星期二,共4天)
研習地點:國立台灣圖書館 B1 樂學室

~緣起~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自1991年成立來,舉凡史料的蒐集、書籍的出版、活動的舉辦、專案的推動等等,旨在使台灣歷史能真正的回歸土地與人民,茁壯發展。而巡迴全國各縣市、結合地方文史社團研習各地民俗、人文與史蹟,建構以台灣為主體的新史觀,並為以台灣為思考中心的歷史教育紮根則是我們為歷史文化播種、紮根的新嘗試,「新台灣史研習營」便是在這樣理念下於2000年誕生了。 
  2014年,新台灣史研習營曾走訪新北市東北角的瑞芳、九份、金瓜石地區,而新北市幅員廣大,每個地區各有其不同的特色文化,因此,2024年,決定再次來到新北市,探尋舊稱為「海山」地區(包含今日的三峽、鶯歌、樹林、土城、新莊、板橋、中和及永和)的歷史、文化、產業等特色,帶領學員認識海山,突顯海山地區所具有的文化資產價值。期待藉由課程的多樣性探索,建立學習台灣歷史與文化的新方式,再透過參加學員將研習活動中蘊含關懷台灣鄉土的宗旨擴散出去,使更多人能夠對生活周遭與腳下土地所發生的故事感到興趣,增加社會大眾對台灣鄉土以及台灣主體性的認同。 
          「海山」作為地名被記載於歷史文獻中,首見於清代康熙年間,可能是緣由荷蘭人,或是原住民對該地區的稱呼。海山地區本是平埔和高山原住民活躍的天地,來自中國的移民進入開墾後,成為族群勢力角逐與文化競爭舞台,在文明的融合與衝突之下,成就了海山地區豐富的文化資產。課程一開始,將帶領參加學員從地名認識海山地區,介紹海山一詞的由來,以及生活周遭地名的沿革變換;海山地區隨土地開墾有不少水利建設,今日路旁一條不起眼的水溝,在過去可能具有重要的灌溉功能;而隨著移民入墾,原鄉的宗教信仰也一同來到台灣,住家附近的廟宇,可能都是百年以上的歷史傳承。希望能從身生活周遭的故事,引發參加學員的興趣。
        海山地區因應自然資源以及不同族群帶來的人文特性,發展出各樣的傳統產業,如藍染即是因為三峽地區環境適合染料植物生長,來自福建安溪的移民帶來了染布技術,二者結合成為今日三峽的特色產業。同樣因氣候環境與人文條件契合的特色物產就是茶葉,從19世紀開始,海山地區的茶葉就透過發達的水路運輸進入國際市場,也為海山地區帶來繁榮。
     除了傳統產業,海山地區也是台灣重要的煤礦產地,自日治時期開始採煤,1950~1960年代達到高峰,隨後因利潤降低,需求量逐漸為石油所取代,以及公安意外頻傳造成傷亡而逐漸沒落,至2000年,台灣煤礦的開採正式畫下句點。這次研習營也將安排課程,介紹這項曾經盛極一時的代表性產業。

        新台灣史研習營第34屆—,將以上述特色歷史、人文、產業文化為主題,規劃四天的課程,除了室內課程,並將安排一天的歷史文化巡禮,外出實際走訪海山地區的重要景點,邀請各領域學有專精的專家學者授課及導覽解說,透過多樣性的課程安排,以及在實際場域的參訪,擴大學習意願及學習效果。每堂課程均安排時間讓參加學員與講師互動,最後一天並以座談討論的方式,讓參加學員抒發感想及交換意見,使學員能更深入認識海山地區,並關心發生在生活周遭的故事。

~活動宗旨~

  1. 藉由講習與實地踏查方式,了解海山地區的歷史變遷。
  2. 藉由區域特色與歷史特質的研探,別開台灣歷史的生面與文化的蹊徑。
  3. 建構台灣認同為主體的新史觀,為以台灣為思考中心的歷史教育紮根。
  4. 透過實際的土地接觸與課程陶冶,深化國民學校鄉土教育課程之實施

~師資簡介~

 李筱峰: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
 溫振華: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林曜同:國立台北大學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助理教授
 李進億: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林烱任:永續三峽環境文化工作室主持人/海山學研究中心諮詢委員
 張偉郎:法務部資訊處高級分析師/國立台北大學經濟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王怡茹:國立台北大學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助理教授
 張智傑:智紳數位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執行長兼技術總監/海山學研究中心數位人文技術指導
 洪健榮:國立台北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海山學研究中心主任
 林佩欣:國立台北大學海山學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