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離別霧峰林家之後


《路  離別霧峰林家之後》

作者:林双媛
主編:戴寶村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出版
2024年12月出版
訂價:600元


 

簡介目次 林双媛 羅林序邵長榮序

文 /羅林(作者兒子)

  年幼時,母親林双媛在北京告訴我,她出生並成長的府邸,比《紅樓夢》中的大觀園還要宏大。然而由於歷史原因,她當時並未透露那座神秘府邸的名字。我只知道她在台灣出生,並早已與家人失去聯繫。那時,她的微笑中總帶著一絲難以言喻的哀愁。
  母親極少對我發火。雖然我頑皮,但不敢違抗她的命令。有一次,我不小心將鑰匙鎖在屋裡,自己被反鎖在門外,無法回家。母親生氣地讓我在她下班前把門打開。我不會撬鎖,只能順著鐵皮排水管從四樓爬上我們家五樓的陽台,撬開玻璃窗進屋,打開房門。至今想起仍心有餘悸。母親知道後非常後悔,從此再也沒對我說過重話。從衣食住行到留學海外,母親對我的關愛始終無微不至。在中國三年大饑荒時期,我們長年處於飢寒交迫的狀態,偶爾菜盤中有幾片肉,她總是留給我吃。我在國外讀研究所期間,母親總是寄足生活費給我,囑咐我不要做助教、勤工儉學了,免得累壞身體。
  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台灣大陸兩岸關係的改善,母親才開始向我講述她的身世。她出生於台灣五大家族之一的霧峰林家,(關於林家的書籍和畫冊有幾十本,電影和電視劇也有數集)。我的姓名是羅林,「林」字是用來寄託媽媽對霧峰林家的思念。我的外公外婆也是家族中的風雲人物。外祖母林吳帖是台灣著名的婦女領袖,對聰明伶俐、勤奮上進的母親視如珍寶。母親在學校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外祖母倡導婦女解放、男女平等和獨立自主,這些新思想對母親影響深遠。
  國共內戰打斷了母親在南京金陵女子大學附屬中學的學業,她不得不回到台灣繼續讀完高中。畢業後,外祖母鼓勵她上大學。當時在台灣,能夠上大學並獨立工作的女性極少。由於台灣大學沒有合適的專業,母親來到香港準備去英國留學,但陰錯陽差,她選擇了去大陸。1949年國共內戰末期,近一百萬人隨國民黨從大陸撤退到台灣,母親卻選擇逆流而行,從此與處於白色恐怖的台灣家人失去聯繫。那時她年僅二十歲、背井離鄉、舉目無親。她的金枝玉葉貴族身份在大陸被視為糞土,她將如何生存呢?
  這本書記述了一位豪門淑女如何擺脫封建家庭的束縛,離開優渥的生活,獨自一人歷經千辛萬苦、奮力前行的人生。母親精通多種外語,包括日語和英語。她撰寫了《敦煌之旅》、翻譯了《毛澤東選集》第五卷、數屆人民代表大會報告等許多重要文章及《Japan as Number One: Lessons for America》等書籍、畫報、雜誌。她曾為周恩來總理、胡耀邦主席等歷史重要人物擔任口譯。母親曾居住在東京多年推廣中醫文化,翻譯了《藥食同源》、《氣功醫療》、《運動損傷的中醫治療》、《中醫養生入門》等書,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
  她曾是豪門千金,更是時代的見證者。她經歷了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目睹了日本的興衰,也體驗了美國的繁榮與金融風暴。她曾經吃糠咽菜,也飽食山珍海味。在她的生命中,有鄉愁,有歡聚,有淚水,有歡笑,有成功,也有失敗。這本書不僅是一本個人傳記,更是一段跨越世紀的歷史。通過她的故事,我們能看到一個時代的縮影。她將帶你周遊列國,四海為家,百折不撓,追夢不止,敢與男兒試比高低。母親用她跌宕起伏的生命書寫下這段傳奇,她的故事將永遠激勵後人。

羅林,202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