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離別霧峰林家之後


《路  離別霧峰林家之後》

作者:林双媛
主編:戴寶村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出版
2024年12月出版
訂價:600元


 

簡介目次 林双媛序  羅林序邵長榮序

致敬愛的姨媽林双媛女士

文/邵長榮(藥師,作者外甥)

「條條大路通台灣」(”All Roads Lead to Taiwan”)
  我敬愛的姨媽林双媛女士,於日治時代在台灣出生。16歲時,台灣回歸中華民國。20歲時,浪跡天涯,滯留大陸三十年,艱苦拼搏。51歲進入日本大學深造,64歲遊學美國。85歲時,她返回故鄉台灣,落葉歸根。她精通台語、日語、華語與英語,人生旅途曲折,卻始終充滿自信,終身學習。

「鮭魚返鄉」(”Salmon Return Home”)
  從溪流上游開始,像小鮭魚來到大海洋,歷經驚濤駭浪,其間成長與茁壯,最後踏上驚心動魄的返鄉歸途。無疑的,我敬愛的姨媽林双媛女士,逆流而上的勇
氣,充滿韌性適存的生命奮鬥力量,是舉世無雙的。她分享一生的故事,值得學習。

「來時路」:林双媛姨媽
1929年,她出生於台灣霧峰林家,當時正值台灣日治時期。接受日式教育養尊處優,在家掌上明珠,在校品學兼優。
1945年,台灣經歷美軍轟炸後,日本投降,台灣回歸中華民國。16歲的她開始學習華語,在台南長榮女中就讀,並接觸英文。這段碧玉年華充滿了喜悦和希望。
1947年,她的母親林吳帖女士當選為首屆國民大會代表,赴南京投票選舉正、副總統。會議期間,林吳帖女士向宋美齡女士提議成立「台灣婦女教育基金會」。姨媽也隨行至南京,並就讀南京金陵女子附中。由於當時國共內戰局勢混亂,她只得中途輟學返台。
1949年,出國留學,終生學習的志向。原計劃去英國上學,命運捉弄,路崎嶇坎坷途,滯留大陸三十年,歷經多災多難和慘痛煎熬。
1959年,於大陸下放勞改,體驗了三年大饑荒,歷經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在悲慘的生命中,依然能夠在文化界,擔當中日文翻譯官,參加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翻譯工作。至此在大陸上大學幻想破滅。
1976年,毛澤東去世後,鄧小平推行改革開放政策,撥亂反正,不畏巨大阻力,把關閉了近三十年的中國大門,完全打開來了。這成為她命運轉折的契機。
1980年,她終於獲得日本早稻田大學語言研究所的入學許可,因祖有餘蔭,親朋好友大力相助,圓了大學求知夢。1982年,她考入早稻田大學文學部,英文為第二選修語文。她在大學中享受自由閱讀的樂趣,特別是日本及世界文學作品。
1986年,接近六旬的林双媛女士從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畢業,並在東京工作六年,貢獻於文化翻譯工作。
1993年,她重返台灣,祭祖拜墳,探訪霧峰舊居,重溫舊夢。結束了在日本的十二年旅程後,她前往美國學習英文,遊學二十年。她享受天倫之樂,遊山玩水,生活自在。
2003年,她成為美國公民,並於2004年恢復台灣戶籍,為返鄉做準備。
2013年,她終於鮭魚返鄉,入住台灣長庚養生村。她每日讀報、打太極拳、散步、練氣功、注重飲食養生,過著規律的和幸福的生活。半年後,她積極投入撰寫生平,生活目標明確,意義深遠。她堅持不懈,朝著終生學習的大目標邁進。她實踐「活到老,學到老」,並將這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中。
  2024年,路遙知馬力,疾風知勁草。年逾九旬完成了自傳《路》(英文為ROADS)。
R:Reversal Victory & Respectable —— 逆轉勝的人生,令人敬佩。
O:Only One & Outstanding —— 舉世無双,顯著傑出的女性。
A:Astonishing Adaptability in Adversities —— 在艱難環境中展現驚人的適應力
D:Drifting in Darkness with unwavering faith —— 在黑暗漂泊中堅定不移。
S:Strong & Spectacular—— 堅強奮鬥,創造非凡成就。
  一路走來一直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偉大女性,先人恩澤,貴人相助,雖人生道路崎嶇不平,荊棘叢生,歷經悲歡離合,經由自助、人助、互助,反敗為勝。貢獻社會造福鄉里,值得由衷敬佩!

外甥/邵長榮  藥師 SEP.0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