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_us_11_0202

b03_us_13_0101

b03_us_16_0101

陳以德

楊東傑

盧主義

 

美國台灣獨立運動的開端:The Formosan’s Free Formosa,3F

   陳以德、盧主義、楊東傑等人是少數在1950年代即赴美求學的台灣留學生,三人先後來到費城,同樣受到更早期就到費城的林榮勳的幫助,四人常聚在一起,討論台灣問題,更進而組織團體,發行刊物,在海外宣傳台灣獨立理念。

陳以德

b03_us_16_010101

1954 年台灣獨立運動先覺者於費城合照。左起楊瓊姿(楊東傑大妹)、楊東傑、李國璿、陳以德、林榮勳。       

  陳以德,1930年出生於澎湖馬公,三歲時因為父親赴日留學,舉家遷至日本。八歲時回來台灣,落腳於台南。小學畢業時,父親希望陳以德多結交台灣朋 友,並且告知其曾祖父曾在1895年因為參與日本的的戰事而入獄,因此鼓勵陳以德進入台灣人念的台南二中,希望陳以德能更了解台灣的歷史與文化,陳以德也 確實在台南二中,找尋到「我們都是台灣人」的民族意識,這種台、日間的民族意識,在校際運動會中更是明顯的呈現。大台南地區中學間的校際運動會,最主要的 比賽是日本人占大多數的台南一中,和台灣人的台南二中所進行的武裝馬拉松賽事,而高張的民族意識,有時也會釀成台灣與日本學生之間的衝突。
  高中最後一年,陳以德下定決心要進入台大,並想就讀政治系,但父親卻是期待陳以德進入醫學院,認為當上醫師,即能擁有充裕幸福的生活,但在外來政權控 制下走上政治路,除了無法掌控實際權力,還有可能變成和「豬肝」(豬官)一樣。折衷之後,陳以德選擇就讀法律。在取得大學學位,考上律師執照,並服完兵役 後,1954年10月,陳以德前往美國費城的賓州大學留學,在找到住宿地點前,陳以德都是和林榮勳同住,陳、林兩人,加上盧主義、楊東傑及林錫湖,即是 1950年代就開始進行台獨運動的費城五傑。

b03_us_16_010102

第三屆台灣人留美學生攝影紀念,盧主義為下排右二。

盧主義

  盧主義,1932年出生於台南,從小就對日治以及國民黨統治下,台灣人淪為次等國民的命運感到不滿,希望能改變台灣人的命運。初中原本就讀長榮中學的 盧主義,因為覺得將來要考台灣大學,必須精讀北京話,在重視台語教學的長榮,可能會有風險,高中時因此轉讀台南一中。而盧主義在台南一中與同學間的談話, 或是班會時間,仍是使用台語作為主要的溝通語言,因為他的班上,只有三個外省籍的同學。1951年盧主義高中畢業後,考上台大醫學院,但盧主義認為,美國 是當時醫學水準最高的國家,要讀醫就該到美國讀,因此盧主義便在同年參加教育部舉辦的留學考試,並順利錄取。12月即隻身來到明尼蘇達州的 Macalester College就讀,此時盧主義才19歲。
  初到美國,生活總會比較艱苦,盧主義即使有來自家庭的援助,仍然需要半工半讀,才能負擔所有的開支。而在暑假期間來到像芝加哥這樣的大城市工讀時,盧 主義便有機會認識不同學校中的台灣留學生。來到明尼蘇達一年後,盧主義認識了晚一年進入Macalester College的盧建和,有一天在圖書館,盧建和介紹了一本談論台灣政經與軍事情況的書籍,讓盧主義大感興趣,之後盧主義有機會去圖書館,就會借閱與台灣 歷史相關的書籍,像是葛超智(George Kerr)的《被出賣的台灣》,廖文奎(廖文毅的哥哥)所寫的《Formosa Speaks》等等書籍資料,深深的影響了盧主義日後對台灣前途的思考和行動。1955年,盧主義進入費城的天普大學醫學院,透過台南一中前輩城錦榮的介 紹,認識了往後一同從事台獨運動的楊東傑,並再透過楊東傑,開始與陳以德、林榮勳等人的互動。

楊東傑

b03_us_16_010103

楊東傑於東京留學時,於東中野租屋處合照:前排右一為楊東傑,中排左一為楊瓊音(楊東傑二妹)。         

  楊東傑,1923年出生於台南鹽水,台南二中畢業後,考上東京慈惠醫科大學。就學期間,日本已和美國開戰,學校已無法正常上課,後來因為空襲嚴重,決 定疏開至長野縣上田市,在當地的結核療養所進行預防瘧疾的藥物實驗。戰爭結束,楊東傑在取得畢業證書後,於1947年回到台灣。回台之後,楊東傑希望能從 事放射科的工作,但台大醫院已無適合職缺,所以楊東傑先是進入台大醫學院的圖書館擔任主任,等待職位出缺的機會,一年多後才進入台大醫院,從實習醫師做到 主治醫師。1953年,楊東傑決定去有更好設備與研究成果的美國進修。第一年楊東傑是先到紐澤西,第二年才來到費城的賓州大學醫學院,透過姊夫謝緯的介 紹,認識了林榮勳,並進而認識陳以德、林錫湖等往後台獨運動的伙伴。

 

台灣人的自由台灣

  陳以德、楊東傑、林榮勳在費城同住在一個屋簷下,再加上盧主義、林錫湖,五人每逢週末都會相聚,一起批判國民黨,討論台灣的未來。大約到1955年, 逐漸形成台灣要獨立的共識,並覺得必須成立團體來做一些事,1956年1月,便決定成立「台灣人的自由台灣」(Formosan’s Free Formosa,簡稱3F)。組織的名字是盧主義取的,一部份的原因,是為了和「自由中國」相抗衡,強調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而不是中國人的,組織名再加 上「台灣人」,則是有要獨立的意味。
台灣人的自由台灣成立後,由林榮勳擔任會長,陳以德擔任內務秘書,負責聯絡、啟發美國台灣人的工作,盧主義則是擔任外交秘書,尋求美國國會,以及聯合國的 支持。3F曾發行會訊,由盧主義負責編輯,打字、印刷、郵寄等則由陳以德和他的太太處理,陳以德的太太Maxine是專業的打字員,3F的諸多文章,多是 由她協助打字完成的。3F在創立初期,募款的對象多是費城的留學生,人力上,因為在海外從事台獨運動,會成為黑名單,甚至對在台灣的親人帶來不良影響,因 此在招募新會員的成效不彰,工作仍是由當初成立3F的費城五傑共同承擔。

協助廖文毅

b03_us_16_010104

1956年2月28日,《台灣民報》報導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成立消息。

  1956年2月,廖文毅的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在東京成立。盧主義寫信和廖文毅取得聯繫,廖文毅則是希望3F協助進行向聯合國與美國國會請願的工作。在 了解廖文毅的理念後,3F曾代表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向聯合國秘書長哈碼紹送交希望將台灣交由聯合國託管,然後再由公民投票決定台灣命運的請願書,但聯合 國秘書長的回應卻是,經過調查,全世界沒有國家承認廖文毅的臨時政府,所以聯合國無法介入。而3F也因為和廖文毅接觸,引起美國聯邦調查局的注意,經調查 後,聯邦調查局雖然相信3F並非共黨組織,但仍要求3F如果要繼續為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做事,就必須註冊成為外國政府代理人,註冊手續必須填上所有成員的 資料和贊助者名單,如此就會使組織曝光,使成員面臨危險,林榮勳、陳以德是希望能暫停政治性活動,而盧主義則是覺得美國政府只是要求要定期呈報,活動並沒 有違法,沒有停止活動的必要,幾經討論,為了避免無謂的麻煩,決定將3F改為United Formosans for independence—UFI,並由盧主義擔任主席。

 


在《Foreign Affairs》發表文章

  3F改名成為UFI後,已棄醫學改讀政治的盧主義,將自己的畢業論文,投稿至極具權威的政治學期刊《Foreign Affairs》,並獲得刊登,這篇《The China Impasse—A Formosan View》(中國死巷—台灣人的觀點)引起極大迴響與討論,當然也引來國民黨政府的注意,而盧主義是以「Li Thiam-hok」(李天福)的筆名投稿,因為是教會羅馬拼音的方式,國民黨政府也無從得知作者的真實身份,因為這篇文章的發表,國民黨政府還召開緊急 內閣會議商討對策,最後是由當時駐聯合國的大使蔣廷黻出面撰寫反駁文,但該文並未反駁盧主義的論點,目的只是希望將盧主義打成共黨份子。

改選風波

b03_us_16_010105

1961年8月4日,陳誠至紐約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說,UFI發動示威抗議。照片左起陳以德、王人紀、劉寬平、許子津、David Huang、蔡太太,前排左為許子津的兒子,右為蔡太太的女兒。                        

  在3F改名成為UFI之前,楊東傑就已離開費城,回到台灣擔任開業醫師,改名後不久,林榮勳也因為忙於課業,淡出UFI。但是,UFI也是有像羅福 全、王人紀等新血的加入,1960年舉行大會時,有將近三十名會員參加,但是成員間對於台獨的理念,以及參加組織的理由都不盡相同。1960年的大會中, 依章程改選會長,開始是盧主義與林錫湖兩人競爭,但兩人得票數都無法過半,有人提議在盧、林兩人之外,再提名另一位候選人,這名候選人就是陳以德,投票結 果竟然就由陳以德當選,後來盧主義得知,一開始投票陷入的僵持,其中竟有舞弊的行為,讓盧主義對所謂台獨的同志大失所望,最後決定離開UFI,費城五傑, 只剩陳以德還在組織繼續運動。

UFI公開活動

b03_us_16_010106

UFI會刊:《ILHA FORMOSA》。

  陳以德當選會長後,覺得要讓美國社會認識UFI這個神秘組織,以爭取更多數的認同,1961年2月28日,UFI在紐約召開了第一次的公開記者會,主 張台灣人民應有決定自己命運的機會(公民投票)。1961年8月,時任行政院長的陳誠將於聯合國大會中演說,UFI即進行公開示威,過去示威總是頭戴紙袋 的UFI成員,這次則是在身上背著「台灣人自決」的標語來吸引注意,示威的照片還被刊登在《紐約郵報》上。
  1960年,日本的台灣青年社成立,並向UFI提議組織合作,為台灣獨立這個共同目標努力。1963年,時任台灣青年社委員長辜寬敏來到美國,並和陳 以德會面,並獲得台灣青年社同意,每期贊助一千美金出版會刊《Ilha Formosa》,這也是UFI所收到的最大筆捐款。在下一期,也就是第三期的《Ilha Formosa》,陳以德決定用廖文毅為主題,肯定廖文毅在台獨運動的先鋒角色,但是,陳以德並不清楚,台灣青年社和廖文毅的臨時政府之間其實已有矛盾存 在,第三期發行後,辜寬敏即致函陳以德,指責他怎麼可以用台灣青年社的捐款,為廖文毅做宣傳,並表示要中止對UFI的援助,使得UFI又陷入財務困難。

b03_us_16_010107

3F成立五十週年,獨立運動先覺者再次齊聚費城(盧主義宅)。前排左起:陳以德、楊東傑、盧主義、林錫湖,後排左起:翁進治(盧主義妻)、黃雪香、邱義昌、陳智惠、王博文。                         

傳承台獨火炬

  1960年代,美國的台灣留學生逐漸增加,陳以德也利用到各大學演講的機會宣傳理念,爭取台灣人的支持。1965年,陳以德收到在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 分校任教的周烒明的來信邀請,希望共同到麥迪遜集會,藉由威斯康辛大學的台灣問題研究會和UFI合作,吸引更多台灣人社團加入獨立運動的行列,同時收到周 烒明邀請的,還包括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地的十幾個團體。麥迪遜會議中,決定將台灣問題研究會與UFI合併為單一組織,1966年8月正式成立全美台灣獨 立聯盟(United Formosans in America for Independence,簡稱UFAI),由陳以德擔任主席,周烒明擔任委員長。同年11月,陳以德將已翻譯成英文「台灣自救宣言」,用「台灣人的台 灣」(Formosa for Formosans)作為標題,用UFAI等五個團體的名義,以廣告的方式刊登在《紐約時報》上,而這項宣傳活動,也是陳以德在UFAI最後一次的活動, 之後陳以德接下大學的教職,淡出運動圈,將獨立的火炬傳承給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