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那魯道與台灣原住民的反抗運
文/戴寶村
前言
本次的主題主要是以莫那魯道為例,說明長期以來台灣原住民和漢人之間的關係,尤其是原住民的反抗運動。首先先舉出幾個年代來襯托這個主題──一六二四年,距今(一九九四)三百七十年,荷蘭人來到台灣,台灣的原住民第一次遭到外來勢力的衝擊。
一八七四年(一二○年前)發生牡丹社社事件,在這之前,來台灣的漢人雖已不少,但是因為經濟生業不同以及清朝政府採取隔離政策,漢人多居住在平原地區,和活動於靠近山區的原住民沒有什麼關係。牡丹社事件之後,清朝政府開始重視山地統治及山地資源的開發而有「開山撫蕃」政策,這時,漢人和原住民之間才有相當密切的關係,不過雙方往往產生很多衝突。
一九一四年(七十年前),台灣史上發生一次本世紀初最大規模的戰役,就是日軍鎮壓合歡山區「太魯閣蕃」的戰爭。經過這場戰爭之後,台灣原住民大體上已經無法和日本人對抗。
一九五四年、(四十年前),白色恐怖波及原住民事件,湯守仁、高一生、林瑞昌等六人牽涉到匪諜案,被判懲治條例二條一的唯一死刑,於一九五四年四月十七日遭槍斃。
一九八四年(十年前),原住民權利促進會成立,原住民運動開始發展。
從以上的幾個年代──三七○年前的原住民;一二○年前,漢人和原住民開始發生關係;七十年前,日本軍警鎮壓原住民;四十年前,政治的力量壓迫原住民;十年前,原住民運動開始發展,這次主題將以莫那魯道為代表人物,來觀察台灣原住民的反抗運動。
清治後期的原漢關係
(1)山禁至開山
一八七四年之前,台灣的漢人和原住民發生比較密切的關係之前,台灣的原住民(不包括平埔族,因為一八七四年時,平埔族的漢化已經很深)基本上仍保持南島民族燒墾、漁獵的原始經濟型態,是部落式、沒有文字的社會。現在台灣的原住民分為九族(或十族),人口約三十四萬,占台灣人口的百分之一點七,大致仍保留他們原來的生活型態。
台灣原住民長期以來的部落社會,到一八七四年發生很大的變化。一八七四年之,前清朝統治台灣採取海禁和山禁的政策。海禁,就是不讓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來台,一九七○年代以後開始放鬆,至於對漢人完全開放則是一八七四年之後了。而對台灣的原住民則採隔離政策,有防隘設施,建土牛或立石分界,禁止漢人和原住民通婚,派通事駐在漢人和原住民邊界地區,實施間接統治,將原住民視同化外,意思是,清朝的政治、教育不及於原住民。因此,一八七一年排灣族人殺害琉球人的事件,日本找清朝政府談判時,清廷很自然地就表示那裡是清朝的化外之地,是他們所不能管轄的,一八七四年日本因而出兵牡丹社,就是所謂「牡丹社事件」。這個事件,台灣的原住民因為殺了外國人而和外國引起嚴重的糾紛,這使得清朝政府開始注意到台灣的原住民。
另外一個改變因素是經濟因素。一八六○年代,台灣開放通商之後,靠山的樟腦和山坡地的茶是很重要的經濟作物,要開拓這種產業的話,自然會和原住民發生衝突。於是,沈葆楨來到台灣之後,就提出「開山撫蕃」的政策,開發山地,北部由羅大春開闢從宜蘭到蘇澳,直到花蓮的蘇花古道,中部由吳光亮開闢八通關古道,南部由袁聞柝開闢從鳳山到卑南的台東古道,並加強後山的統治。這個政策使得漢人和原住民關係變得非常密切。
劉銘傳於1884年來到台灣,直到1891年離開台灣,這段期間他處劉銘傳於1884年來到台灣,直到1891年離開台灣,這段期間他處理原住民的事務採取兩種方式:其一是設撫墾局,在大溪、屈尺、三峽、鹹菜棚(關西)、大湖、卓蘭、東勢、埔裡、恆春、卑南、花蓮港、叭哩沙(三星等地設置撫墾局以開發山地資源,順便在當地成立一些教育原住民的教育設施,想要將台灣的原住民納入大清帝國的統治系統之內。但是,這種方法不容易達到目的,因為台灣的原住民仍然一直反抗漢人,漢人去開發山地資源時,常會遇到原住民的出草。因此,劉銘傳就採用第二種方式來處理原住民的事務,就是以武力攻擊鎮壓。劉銘傳時代,攻擊台灣原住民地區的範圍很大,試舉兩例加以說明。
(2)奇密社屠殺事件(一八八八年)與大嵙崁戰役
八通關古道開通之後,台灣總兵吳光亮駐紮在花蓮玉裡,當地的族群複雜;有阿美族,還有從南部遷移過去的平埔族。一八八七年,在大港口(今秀姑巒溪口)的奇密社有意歸順,吳光亮就要求他們次年繳納稻米以示歸順之意。一八八八年四月二十七日,一百六十五個阿美族人挑米來表示要歸順,結果,這一百六十五人被包圍在現在大港口一個軍營遺址內,其中一百六十人被殺,只有五人突圍而出。這是帝國的勢力進入原住民社會後所發的一次嚴重的屠殺事件,這次事件發生的年代和美國在一八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所發生的Wounded Kneel Su族事件很接近。奇密社事件發生的地點現在還很清楚,就在秀姑戀溪口港口國小旁清兵營舊址。
此外,清朝軍隊鎮壓的地區還包括新竹、大安溪上游,花東海岸等地區。一八八九年,清朝軍隊鎮壓東部原住民時,丁汝昌的北洋艦隊曾率定海號和永保號兩艘軍艦來到台灣,對著台灣東部的海岸山地砲轟。
台灣北部大嵙崁(桃園)是泰雅族部落的重要地區,當地又是北部樟腦的重要產地,劉銘傳的撫墾總局就設在大嵙崁。在山地資源這麼重要的地區,清廷鎮壓原住民時就發生非常嚴重的衝突。一八九一年,北部林維源和中部的林朝棟都曾出兵幫助清兵鎮壓大嵙崁的原住民。去年桃園縣立文化中心舉辦「回首桃花源」活動有一項是紀念大嵙崁戰役一百週年,像這樣,讓現在和過去互相對話,歷史才會有高度的意義。
台灣和美國的歷史有很多類似的地方,都有原住民的問題,很多事件發生的年代也很接近,例如一六二○年代,漢人來到台灣;五月花號也從英國到達美國,漢人遭遇到台灣的原住民,美國人也遇到美國的原住民(印地安人),彼此互相往來,也發生不少衝突,這些都是很類似的。我們讀台灣史,不要只侷限於台灣地區,還要比較其他國家的歷史,這樣才會更清楚。
日治時代的原住民
(1)理「蕃」事業
政治力量較深刻地介入台灣的原住民,是在日本人統治台灣以後。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已經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國家,政治力量和法治的秩序都非常制度化,軍隊和警察也都是現代化的制式武力,所以,日本佔領台灣時,很快地就將漢人的武裝勢力完全鎮壓,這時日本還沒有時間去處理原住民問題。一八九五年到一九○六年之間,日本對台灣原住民基本上採取懷柔和放任的政策,因為原住民住在山區,沒有主動下山攻擊日本人,不會危及日本的統治政權,因此,日本就在山區附近設撫墾署以安撫原住民,設立隘勇,不讓原住民下山,又成立「蕃童教育所」來教育原住民。
另外一種懷柔的方式是招待原住民的部落領袖到平地參觀,甚至請他們到日本參觀,讓他們見識軍艦、炮火的威力,目的是要讓這些原住民領袖對日本產生敬畏心理。
一九○六年之後,日本對台灣的原住民開始採取嚴厲的鎮壓方式,因為這時候的台灣總督是佐久間左馬太。佐久間左馬太生於一八四四年,卒於一九一五年,他在一八七四年日本出兵台灣時,曾以中尉身份帶兵攻打牡丹社,當時日軍受到原住民強力的抵抗,加上水土不服,很多日兵得到傳染病而死,因此,佐久間左馬太對台灣的原住民深懷仇恨,等到他擔任台灣總督時,就以嚴厲的手段鎮壓台灣的原住民。另一方面,台灣漢人對日本的抵抗已經告一段落,日本就有餘力來處理原住民的問題。
一九○六年到一九○九年,日本首先實施隘勇線推進,也就是將山區邊緣的警察往山地推進,築鐵絲網,甚至在網上通電。到了一九○九年,日本在台灣山區推動的隘勇線共有四百七十公里,幾乎把台灣的原住民全部困在山區。
一九一○年,擬定五年理「蕃」計畫,編列一千六百三十萬日幣推行這項計畫。日本政府對付南部的原住民是採取和平的方式,對濁水溪上游以北的原住民則採取武力鎮壓,因為濁水溪上游以北主要是泰雅族分佈的地區,台灣和外來勢力的互動關係當中,泰雅族的表現最強悍,受到外力的壓迫也最大。當時,濁水溪上游以北,大甲溪上游、大安溪上游,新竹靠山地區,桃園靠山地區等範圍內的原住民,都是日本人鎮壓的對象。例如日本為了鎮壓竹東內灣的泰雅族而在一千八百公尺高的山上建了一個李棟古堡,現在仍矗立在山頂。
(2)一九一四年太魯閣戰爭
這是佐久間左馬太鎮壓台灣的原住民所發動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主要的戰場是在現在的合歡山地區,包括花蓮木瓜溪上游及立霧溪上游一帶,當時是太魯閣蕃的居住地。據日本人調查,當地有九十七個部落,總人口約一萬人,能作戰的壯丁有三千多人,是一直未歸順日本的泰雅族部落。一九一四年五月,日本動用了三千一百○八個士兵,三千一百二十七個警察,及四千八百四十個軍夫,總共一萬多人,去攻打總人口一萬多,只有三千多壯丁的「太魯閣蕃」。這場戰爭從六月一日到八月初,在二千多公尺的山上進行了八十天,當時日本所設的軍事基地,就在現在合歡山上的陸軍寒訓基地。當時已經七十歲的佐久間左馬太還親自到合歡山督導日本軍警作戰,六月二十六日,他在Selaohuni社從一千四百二十四公尺的懸崖上墜落而受傷,第二年(一九一五年)八月一日去世。
經過日本的武力鎮壓之後,內山的台灣原住民再也沒有能力反抗了。在鎮壓原住民的過程當中,日本政府徵調了很多靠山地區的人去當運補彈藥和糧食的軍伕,台灣人民苦不堪言,所以,已經平息很久的漢人反抗運動,又在一九一二年和一九一五年爆發,例如林杞埔事件、土庫事件、東勢角事件、台南六甲事件等等,就是和日本人鎮壓原住民而大量徵調軍伕有關。
一九一五年的大鎮壓之後,台灣的原住民已經無法大力地反抗,日本就採取懷柔和教化的方式,繼續設隘勇,派很多警察入山,開闢很多警備道路,在山上蓋很多駐在所,警察住在山上,維持治安之外,也教育原住民,並且嚴格管制槍彈。又山上設置山地學校,讓原住民接受教育。日本人注意到,原住民的衛生條件太差,有時會發生傳染病,這是他們出草的原因之一,所以,日本人就在山地設立許多醫療站以維護原住民的衛生。另外,教原住民種稻、養蠶、養牛、養羊,減少打獵,改變他們的經濟型態,讓他們逐漸過定居的生活。為了改變原住民的經濟型態以及統治方便,就將原住民部落遷移到海拔較低的地方居住。一般人都以為原住民是受到漢人的壓迫才遷到山去,事實上台灣這些南島民族要住在某種海拔的高度才適合生活,海拔太低的話,天氣熱又潮濕,很容易有傳染病,所以,他們多半住在海拔稍高的地區,例如布農族是住得最高的原住民,大約在海拔一千五百到二千公尺的地區,分佈在玉山國家公園一帶,也有的原住民是住在平地的,像阿美族就住在平地,所以稱他們為「山胞」是不對的。這些原住民部落被遷村之後,有些人還一直想要回到舊部落,例如魯凱族的好茶部落被遷移下來之後,那些老人一直無法習慣而要回到舊部落,就是因為他們的文化是在某種海拔的高度,遷到較低海拔的地區是不適合的。所以,日本將原住民的部落遷移下來,是為了方便統治,並不是純為原住民的生活著想。
莫那魯道與霧社事件
(1)霧社事件產生的背景
一九一五年,日本對台灣原住民的強力鎮壓之後,霧社就成為日本的山地模範部落。當地風景優美,位處台灣中部,交通四通八達,為日本人控制中央山脈地區的重要基地。日本人在霧社設立學校、警察局、郵局、旅館、醫療所、樟腦會社等機構。一九三○年發生霧社事件之前,當地除了原住民之外,還有一百五十七個日本人、一百一十一個漢人,以及一百四十四個採樟腦的工人。
當時住在霧社的泰雅族有十一個社,共有二千一百七十八人。在這十一個社當中,直接參與霧社事件的有波阿倫(Boalun)、荷哥(Hogo)、洛多夫(Lodofu)、馬赫坡(Mahebo)、速庫(Sunku)、塔羅灣(Talowan)等六個社,另外,陶渣(Tautua)和托洛克(Tolokku)兩個社後來成為親日的「味方蕃」,他們會和泰雅族其他的社發生對立,是有原因的。一八九七年,日本的深堀大尉率領一個探險隊進入中央山脈,被托洛克社所殺,日本就利用馬赫坡社來壓制托洛克社,以製造不同部落之間的敵對。巴蘭(Parlan)社則保持中立,霧社事件發生後,曾扮演和平使者勸莫那魯道投降。萬大社和白狗社因為距離較遠而沒有參加。
(2)霧社事件發生的原因
山地資源被日本人掠奪:台灣的原住民沒有土地所有權的觀念,他們採用游耕,打獵時又跟著獵物跑,所以重視的是土地使用權。而日本是個現代體制的國家,認為台灣歸屬日本,人民就要變成日本人,土地也是日本的,土地的資源如果認定不是私人所有,就要成為公有。這樣一來,對原住民生活的空間、經濟的領域就是一種掠奪,日本對山林資源的開發,使原住民的獵場大量減少。
日本殖民政府與部落社會產生嚴重衝突:日本派很多警察駐在山地,警察的權威超越了原來部落的領袖,對原住民部落造成很大的衝擊。
(3)莫那魯道的生平(一八八二~一九三○)
莫那魯道(Mona Rudao)一八八二年出生於霧社馬赫坡泰雅人部落,為馬赫波首領魯道巴伊 ( Rudao Bai )的長子,一九三○年十月二十七日,他領導發動霧社族人起義抗日,爆發震驚島內外的「霧社事件」,他的兩個兒子塔達歐莫那(Tadao Mona)和巴薩歐莫那(Bassao Mona)也參與其事。一九三○年十二月一日,莫那魯道自殺身亡。
(4)霧社事件
一九一○年時,波阿倫、荷哥、速庫、陶渣、托洛克等諸社就伺機要反抗日本,但尚未行動就被日本察覺而有五十多人遭到捕殺,莫那魯道因為被日本邀請赴日參觀而未參與其事。一九二○年,沙拉馬歐社( Salamao)起事抗日,莫那魯道打算參加而被日本列為「不良蕃」,長期受日本人監視。一九二四年,埔裡大拜拜,很多山地警察都去參加,霧社反抗日本幾個社想要藉機起義抗日,但是因為陶渣社告密而放棄。由此可知,一九三○年的霧社事件是延續先前的抗日行動,並不是突然發生的。
一九二四年代,有幾件事引起泰雅族人起來抗日。日本人為了要將霧社建設為示範部落,就利用原住民從事各種建設工作,勞役工作未能配合原住民種植小米或打獵的時間,原住民的經濟活動因而受到妨礙。日本又刻意付給原住民偏低的工資,一九三○年霧社事件之前,平地漢人一天的工資是六十錢,原住民則是四十錢,霧社的原住民只有二十到三十錢。日本人又故意到和日本人敵意很深的馬赫坡社後山「西仔希克」去採伐建築用材,「西仔希克」是馬赫坡社的狩獵地,也是霧社放群祖先發源的聖地。這件事對馬赫坡社的打擊很大,使他們對日本人產生仇恨心理。日本人在分配工作時,依照和日本人的合作程度來分配不同的工作,例如讓最親日的陶渣社去做簡單的整地工作,叫巴蘭社採砂石,卻叫和日本對立最烈的荷哥及馬赫波社去砍樹,並且要求他們把砍下的樹扛回來以免損壞樹枝,原住民不習慣用扛的而常常用拖的,因此就常挨打挨罵,他們對日本人的仇恨因而更深。
另外,原住民婦女和日本人之間曾經發生一些問題。日本人在統治台灣的五十年當中,很少和台灣人結婚,不過,日本政府卻鼓勵駐在山地的日本警察和原住民領袖的女兒結婚,這樣,可以讓日本警察安心住在山地,同時,和原住民領袖結成姻親,可以加強對原住民的控制。但是,日本警察對原住民婦女常常有始亂終棄的情形,例如,莫那魯道的妹妹特娃斯魯道嫁給日本警察近籐儀三郎,後來近籐被調往花蓮,最後竟然失蹤,特娃斯魯道只好再回到霧社,莫那魯道因此深恨日本人。還有泰雅族婦女被騙往日本淪為娼妓的事情發生,造成原住民的不滿。有一位巡查吉村克己曾玩弄多位原住民婦女,還冒犯了馬赫坡的婦女,更加深莫那魯道的仇恨。一九三○年十月初,馬赫坡社正舉行婚禮,殺豬宰羊設宴歡飲,吉村克己路過時,莫那魯道長子塔達歐莫那招呼他飲酒,吉村卻以塔達歐莫那滿手獸血而將酒杯打掉,雙方因而發生鬥毆。事後莫那魯道曾前往駐在所向吉村賠禮,吉村不肯接受,雙方對立的情況又加深。
以上種種的長愁短恨,終於促使霧社的泰雅族人決定起義,在一九三○年十月二十六日晚上商量妥當,利用第二天舉行運動會時殺害日本人。
他們將起義日期定在十月二十七日是有原因的,當初日軍來台的近衛師團是由明治天皇弟弟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所統率,而北白川宮於十月二十七日死於台南,所以,十月二十七日就成為台灣神社大祭典的日子,泰雅族人認為這是起義的最好時機,利用運動會升旗唱國歌為信號,衝進會場,發動總攻擊,殺死日本人一百三十四人。當時住在霧社的二百多個漢人當中,只有兩個被誤殺,一個是叫做李彩雲的小女孩,因為身穿和服被誤認為日本人而遭殺害,另一個是開商店的劉才良,不小心被流彈射殺。事件發生之後,原住民就切斷對外交通的吊橋以及電話線,搶得日警槍枝彈藥。日本派出大批軍警鎮壓,到十二月八日霧社事件告一段落為止,日本動員軍隊一五六三人,警察一二三一人,軍伕一三八一人,並且動員了親日的「味方蕃」共五三一一人次,甚至動用飛機,據說曾施放毒氣彈,並散發傳單,呼籲原住民投降。
日本統治台灣,一九二○年代開始由文人擔任台灣總督,軍事文治分開。當時日本在台灣設有「台灣軍司令部」,地點就在現在愛國西路的海岸防衛司令部(過去的警備總部)。霧社事件發生後,台灣總督和台灣軍司令曾商量是否要派軍隊鎮壓,也向日本國會報備,經過行政程序,最後決定派兵鎮壓。當時為了造成泰雅族彼此的敵對,日本人鼓勵他們出草,定出獎金以獎勵親日部落去殺害起事的那些部落:殺掉頭目可得二百元日幣;殺壯丁得一百元;殺婦女得三十元;殺,這是非常殘酷的。
霧社事件起義的六個社當中,能作戰的壯丁共一二三六人,最後有六四四人死亡,其中二六七人被殺,二九○人自殺。莫那魯道他們退到馬赫坡後面的洞穴之後,日本用炸彈炸不到那個洞穴,但是他們實在沒有辦法反抗,最後就全部自殺。泰雅族人都是以上吊的方式自殺,從當時日本人所拍下來的照片可以看到,一棵樹吊了很多人,以至於樹枝都彎曲下垂。有的婦女為了讓男子沒有後顧之憂而勇敢作戰,就自己先自殺,十分悲壯。莫那魯道後來看到大勢已去,把妻子打死,就在山上洞穴自殺了。他的屍體沒有完全腐化,有一半變成木乃伊,一九三四年才被尋獲,送到台北帝大當作人類學標本,後來才被送回霧社安葬。
在起義的六個部落一千多人當中,有五百多人投降,其中包括老弱婦孺,共五一四人,日本人稱他們為「保護蕃」,將他們收容在霧社。一九三一年四月二十五日,日本又縱容陶渣社去屠殺那些保護蕃,共殺了二一六人,有的逃走,最後只剩下二九八人,被遷移到北港溪上游的川中島(現在仁愛鄉互助村清流部落)。因此,霧社事件起義的那六個部落的族人,目前已經不住在霧社了。事件之後,日本人把霧社地區的土地交給和那六個起義部落敵對的部落。但是,當初基於部落之間的仇恨而被日本人利用的親日蕃,他們下場並不很好。
(5)高砂族義勇隊
十六世紀日本德川時代就注意到台灣,當時稱台灣為「高砂國」,後來日本人稱台灣的原住民為「蕃」。一九二○年開始,日本以文官擔任台灣總督,對台灣人採取同化制度。一九二三年,當時的日本太子(後來的昭和天皇)來台灣巡視,為了表示內台一體,就不再稱台灣住民為「蕃」,而改稱「高砂族」。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以後,又把「高砂族」改為「高山族」,簡稱「山胞」,分為「山地山胞」和「平地山胞」兩種,這是十分奇怪又沒有意義的分法,所以現在全部要改為「原住民」這個稱呼。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時,日本發現台灣的原住民很會打叢林戰,於是從一一九四二年在台灣徵志願兵開始,就徵調原住民往南洋作戰,就是所謂「高砂族義勇隊」,總共有四千人之多,犧牲很大。有一個阿美族青年李光輝,不知道戰爭己經結束了,在南洋的叢林裡躲藏了二十多年才被人發現,他回來台灣之後,因為抽煙太多,不久就得肺癌而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