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_g01_1§ 鹽分地帶文藝營記事§
(1979.8.3-5至2018.7.5-8)

歷屆鹽分地帶文藝營:簡史記事台灣新文學貢獻獎文學創作獎作品欣賞
鹽分地帶文藝營:

第1屆鹽分地帶文藝營(1979.8.3-5)

  由自立晚報社主辦,台北大漢、林白、高雄文皇三家出版社聯合協辦,於台南縣北門鄉南鯤鯓廟香客大樓舉行,吳三連先生擔任首屆營主任,黃勁連擔任總幹事,學員有150人。授課老師及課程有:「現代詩座談」、「鄉土文學座談」、「光復前後的台灣文學」、方心豫「滿地荊棘的大陸文藝生活」、尹雪曼「我們需要的文學」、?弦「詩的社會性」、陳千武「台灣現代詩的社會性」、龔顯宗「徐志摩的詩」,林二&簡上仁&葉東安「民謠之夜」、杜皓暉「詩詞歌之夜」,另外衛子雲、高準、司徒衛、桓夫、鍾肇政、郭水潭、林清文、徐清吉等知名作家也特地與會,期間全國各地趕來共襄盛舉的作家文人超過100人。

第2屆鹽分地帶文藝營(1980.8.28-31)

  本屆由吳三連先生擔任營主任,洪鑾聲先生擔營總幹事,南鯤鯓廟從本屆開始每年贊助文藝營經費。授課老師及課程如下:相見歡歡迎晚會,由林芳年與黃勁連主持,接著民俗之夜、葉石濤講「光復前台灣鄉土文學」、鍾肇政講「光復後台灣鄉土文學」、黃得時與龍瑛宗共同主持「前輩作家座談會」(與談人有劉捷、王昶雄、楊逵、林快青、巫永福、林清文)、接著是由彭瑞金主持的「年輕一代小說家
座談會」,與談人有宋澤萊、吳錦發、李昂、許振江、林佩芬、鍾延豪、陳艷秋、蕭郎等人,晚上由杜文靖主持「詩詞之夜」。洛夫講「詩的語言與意象」、張默講「現代詩的回顧與前瞻」、桓夫講「台灣現代詩的演變」、黃勁連主持詩的座談會,與談人有高隼、郭楓、陳秀喜、何瑞雄、林宗源、巖上、趙天儀、鄭炯明、謝武彰、林仙龍、陳寧貴、杜皓暉等人。郭楓講「新文學的再革命」,趙天儀、林煥彰、林鍾隆共同主持「兒童詩座談會」,與談人林武憲、陳熒、林錫嘉,朱西寧講「小說感性的探討」。

第3屆鹽分地帶文藝營(1981.7.31-8.3)

  吳三連先生任營主任,李雅樵先生為營副主任,黃昭敏先生擔任營總幹事,學員有200人。本屆起增設《鹽分地帶文藝營創作獎》,鼓勵學員創作競賽,分小說、散文、新詩三類,得獎者贈予獎狀及獎金,得獎作品並擇優於自立副刊上發表。授課老師及課程有:簡上仁&潘麗莉&楊祖君&茫廣慧&葉東安「民謠之夜」、陳映真「托爾斯泰生平和作品」、李喬「歷史素材小說寫作」、朱西寧「文學的真善美」、姜穆「小說人物的時空安排」,宋澤萊&李昂&陌上桑「小說座談」、「民俗歌舞表演」、弦「詩的思想性、藝術性和創造性」、趙天儀「現代詩的美學」,蔣勳&吳晟&鄭炯明「新詩座談」、羊子喬「光復前的台灣新詩」、郭楓「散文的藝術性和現實性」、龔顯宗「散文漫談」、林期文「寫作與投稿」、陳篤弘&魏
瑞&黃忠霖&杜文靖「寫作與投稿座談會」、黃勁連「鹽分地帶文學」、黃昭敏「文藝營座談會」。

第4屆鹽分地帶文藝營(1982.8.19-22)

  洪鑾聲先生擔任營總幹事。授課老師及課程有:葉石濤「台灣文學應走的方向」、鍾肇政「大河小說的欣賞與寫作」、白先勇「影響我最深的幾本文學作品」、李喬「創作的奧祕」、彭瑞金「鄉土小說座談會」、李安和&簡上仁「民謠之夜」、白萩「台灣現代詩卅年的演進」、弦「詩的社會性」、高信彊「談敘事詩」、恆夫「光復前新詩的特性」、趙天儀「現代詩的香火座談會」、羊子喬&黃勁連「鹽分地帶的文學」、龔顯宗「談新月派」、王北嶽「書法與篆刻」、曾培堯「從西方現代藝術思潮談創建中國現代繪畫之路」、杜文靖「新聞素材與寫作題材」等。

第5屆鹽分地帶文藝營(1983.8.21-24)

  黃憲清擔任總幹事,本屆開始增設「台灣新文學特別推崇獎」,其目的乃是為了表揚長期為台灣文學開疆闢土、卓有貢獻的作家,首屆頒贈給王詩琅與郭水潭兩位前輩作家,獎辭如下:您是台灣新文學早春的播種者,由於您辛勤的筆耕,寫下血淚的篇章,奠定不屈的文學魂,在台灣文學史上,立下新的里程碑,在廣大的人群心中烙下您的名字。授課老師及課程有:巫永福&郭水潭「光復前老作家座談會
」、葉石濤「我對台灣小說界的看法」、宋澤萊「禪與文學」、張恆豪「從『牛車』到『嫁妝一牛車』」、李喬「台灣文學今後努力的課題」、陌上桑&吳錦發「鄉土小說座談會」、白萩「詩的創作與欣賞」、趙天儀「從兒童詩到少年詩」、亞弦「大陸詩壇近貌」、杜文靖「詩與歌」、向陽&羊子喬「現代詩座談會」、尉天驄「文學的意義與使命」、郭楓「散文的語言與境界」、龔顯宗「愛神陸遊」、曾西霸「國片中的寫實傳統」、林二&簡上仁「民謠之夜」、簡上仁「民俗之夜」、杜文靖「懷念老歌之夜」等。

第6屆鹽分地帶文藝營(1984.8.9-13)

  本屆由吳三連先生任營任營主任,羊子喬任總幹事,頒贈「台灣新文學特別推崇獎」給楊逵與林芳年先生。授課老師及課程有:吳坤煌講授「日據時代台灣戲劇運動回憶談」、王默人講授「我的創作小說經驗談」、葉石濤講授「七十年代台灣文學的回顧」、林雙不講授「散文寫作的選材與用字」、陳明台講授「日本現代詩的考察」、曾永義講授「中國詩歌中的語言旋律」、溫信隆講授「談本土音樂與作
曲編曲的運用關係」、吳晟講授「談詩朗誦」、趙天儀講授「兒童詩的欣賞與批評」、李昂主持「小說座談會」等。

第7屆鹽分地帶文藝營(1985.8.22-26)

  本屆由吳三連先生任營任營主任,羊子喬任總幹事,「台灣新文學特別推崇獎」贈給巫永福與林清文先生。而歷屆《鹽分地帶文藝營創作獎》競賽學員優秀作品在杜文靖、向陽及羊子喬三人精心挑選下,由自立晚報出版,書名為「鹽鄉印象」,所有學員都獲贈一冊留念。課程則加進了《鹽分地帶風景採訪》一項,授課老師及課程有:葉石濤「四十年代的台灣文學」、郭楓「談散文的範疇與藝術」、彭瑞金「台灣文學與台灣話」、林清玄「散文的人格與風格」、林雙不「散文素材的蒐集、整理與運用」、趙天儀「兒童文學的基本精神」、吳晟「題材的選擇」、龔顯宗「現代散文三十年」、王拓「我的小說創作經驗」、林二「民謠之夜」、巖上「台灣現代詩發展的下一步」、吳錦發「多元化社會下的文學多元化問題」、楊青矗「我的文學經驗與電影經驗」、向陽「我的詩創作經驗」、高信彊「副刊與文藝的正負觀」、渡也「談小品文」、亞弦「談詩的三種境界」等。

第8屆鹽分地帶文藝營(1986.8.9-13)

  杜文靖任總幹事,頒贈「台灣新文學特別推崇獎」給劉捷和楊熾昌先生。授課老師及課程有:簡上仁「台灣民謠新傳」、楊青矗「第三世界作家」、簡上仁「詩與民謠」、蘇偉貞「小說的成長」、顧重光「繪畫的文學性」、李敏勇「文學藝術的社會重建」、吳明雄&蕭郎「鹽分地帶的文學活動」、王藝民「掌中乾坤」、島崎博「推理小說在台灣」、吳錦發「小說中的性」、心岱「報導文學與環境保育」
、黃樹根「寫作經驗瑣談」、廖輝英「文學的作用」、潘玉嬌&邱昭文「略論『亂彈』的滄桑與特色」、王金鳳「北管戲欣賞」、 林明德「胡適與其新詩」、劉還月「攝影與報導文學」、蔡文章「我的散文經驗」、趙天儀「童話與少年小說」、向陽「愛荷華經驗」。

第9屆鹽分地帶文藝營(1987.8.27-31)

  黃勁連任總幹事,頒贈「台灣新文學特別推崇獎」給龍瑛宗與吳坤煌先生。授課老師及課程有:巖上「詩的虛與實」、陳明台「戰後新世代的詩人」、蔡尚志「台灣童詩所呈現的城鄉情懷」、林文義「台灣之心‧土地之愛」、趙衛民「作家的身份證」、林央敏「散文與詩」、許振江「我的小說創作經驗」、姚嘉文「我小說中的歷史」、洪惟仁「台灣話之過去、現在、未來」、亞弦「大眾傳播時代的文學」、黃勁連「台語歌詩的寫作」、阿盛「台灣散文十年」、李敏勇「詩與現代社會」、吳錦發「略談台灣的『山地文學』」、李勤岸「校園文學中所反應的教育問題」、簡媜「散文的完成」、蔡文章「如何拓展散文這條狀闊的道路」、張恆豪「閃耀的露珠-談芥川<女體>及葉石濤<無緣的Annie…>」、龔顯宗「現代詩人中的仙
、聖、鬼」、林雙不「我的教育小說」等。

第10屆鹽分地帶文藝營(1988.8.13-17)

  總幹事黃崇雄,副總幹事林神保、黃三明、劉克襄等。頒贈「台灣新文學特別推崇獎」給王昶雄與陳千武。授課老師及課程有葉石濤「接續祖國臍帶之後-四○年代台灣文學」、楊青矗「台灣的寫實小說與政治小說」、鍾肇政「歷史長流的台灣文學-台灣文學的歷史長流」、趙天儀「十年來的台灣現代詩」、陳千武「台灣詩的外來影響」、林玉體「小說與教育」、李喬「台灣新文化的素描」、黃勁連「台灣現代詩往何處去?」、黃美英「從本土關懷到比較分析-談報導寫作的社會文化觀」、林文義「散文與台灣社會」、陳艷秋「小說中人物的刻畫」等。

第11屆鹽分地帶文藝營(1989.8.12-16)

  吳樹民先生任營主任,總幹事黃崇雄先生擔任,學員120名(分散文組、小說組、詩組三組,各40名),「台灣新文學特別推崇獎」改稱「台灣新文學貢獻獎」,頒贈給葉石濤先生。共同授課老師有鍾肇政「戰後台灣小說的發展」、向陽「戰後台灣的現代詩」、阿盛「談台灣散文」、洪惟仁「台語文學的將來性」、汪笨湖「現今文學的三大惑事」、杜文靖「台灣的歌謠文學」、彭瑞金「葉石濤小說面面觀」、趙天儀「文學與美學」、李喬「台灣人的性格」、莊伯和「台灣的民俗藝術」。散文組授課老師及課程有吳晟「我對散文創作的期許」、簡媜「散文的美感與試驗」、劉克襄「如何鑑定一隻鯨魚」、苦苓「散文的幽默諷刺與批評」、陳芳明「台灣散文與社會」、林文義主持「散文座談會」。小說組授課老師及課程有鄭清文
「台灣小說的展望」、李元貞「台灣現代派小說的現實性」、吳錦發「審視台灣小說」、童錦茂「漫畫與人生」、宋澤萊「使用台語創作的誘惑」、許振江主持「小說座談會」。詩組授課老師及課程有白萩「戰後台灣詩的大躍進」、林亨泰「詩的意象作用」、李敏勇「台灣現代詩的展望」、陳明台「我的詩經驗」、黃勁連「台灣詩的展望」、莊金國主持「詩座談會」。

第12屆鹽分地帶文藝營(1990.8.18-22)

  吳樹民先生任營主任,總幹事由黃憲清先生擔任,學員100名(分散文組、小說組及詩組),「台灣新文學貢獻獎」頒贈給鍾肇政先生。共同授課老師有鍾肇政「我的文學生涯」、吳錦發「鍾肇政小說中的愛情」、林雙不「有尊嚴的人民才有尊嚴的文學」、葉石濤「八○年代的台灣文學」、陳永興「醫療工作與人文關懷」、向陽「文學關懷與政治參與」、王拓「文學中的人間悲憫」、楊青矗「台語問題與文學台語」、李昂「小說中的人生體驗」、黃明川「電影平民化的趨向」、魚夫「漫畫的語言」杜文靖主持晚會「黑名單工作室演出」。散文組授課老師及課程有關曉榮「從蘭嶼看台灣原住民」、吳晟「我對散文創作的期待」、苦苓「文字的幽默諷刺與批評」、杜文靖「細說台灣民謠」、林文義主持「散文座談會」。小說組授課老師及課程有汪笨湖「小說家必須具有江湖氣」、宋澤萊「打牛南村後的十年」、吳錦發「小說的族群性格」、許振江主持「小說座談會」。詩組授課老師及課程有李天祿「我的尪仔人生」、趙天儀「作為一個台灣詩人」、鄭炯明「詩‧政治‧歷史」、李敏勇「戒嚴裡的風景」、黃勁連主持「詩的座談會」。

第13屆鹽分地帶文藝營(1991.8.17-21)

  吳樹民先生任營主任,總幹事由林財印先生擔任,「台灣新文學貢獻獎」頒贈給錦連先生。共同授課老師及課程有巖上「錦連的文學旅途」、簡上仁「民謠溯源演說演唱」、王拓「從八斗仔到台北」、林亨泰「詩的美學」、鍾肇政「大河小說的創作」、葉石濤「日據時期的新文學運動」、向陽「台灣詩的八○年代」、吳晟「散文的八○年代」、黃玉珊「台灣的女性電影」、洪惟仁「台語與台語文化」、黃文博「台灣的鄉土傳奇」、阿圖「我的監獄文學」、趙天儀「台灣文學的未來」、凌煙「從失聲畫眉談歌仔戲」、龔顯榮「詩詞歌賦」。散文組授課老師及課程有阿盛「溪水出村-十數年來的散文發展」、林文義「人民、土地、歷史」、林央敏「台語的散文」、杜文靖主持「散文座談會」。詩組授課老師及課程有白萩「戰後台灣現代詩的發展」、陳明台「戰後日本現代詩的發展」、李勤岸「語言、文學、社會」、莊金國主持「詩的座談會」。小說組授課老師及課程有丘榮襄「如何寫小說」、陳艷秋「小說的人物刻畫」、許振江「小說的心裡描寫」、黃崇雄主持「小說座談會」。

第14屆鹽分地帶文藝營(1992.8.20-24)

  吳樹民先生任營主任,總幹事由黃三明先生擔任,學員有132名。「台灣新文學貢獻獎」頒贈給廖清秀先生。授課老師及課程有陳文輝「台灣林園的人文精神」、楊憲宏「誰殺了電視新聞」、吳晟「從農婦到無悔」、黃玉珊「台灣的獨立製片」、李潼「少年小說在台灣」、李筱峰「從歷史文化觀點看228」、陳芳明「找尋謝雪紅的
足跡」、陳萬益「爬在地上的人-張文環」、魚夫「我的政治漫畫」、徐璐「外省第二代的台灣文化結」、許極墩「台語的流浪」、胡民祥「光復前的台灣語文運動」、吳豐山「台灣1999」、劉還月「如何做好田野調查」、黃勁連「演詩之夜」、林文義「邱 晨就在今夜」。

第15屆鹽分地帶文藝營(1993.8.19-23)

  吳豐山先生任營主任,總幹事由黃三明先生擔任,學員有104名。「台灣新文學貢獻獎」頒贈給林亨泰先生。授課老師及課程有李喬「小說家的條件」、黃春明「我的創作旅程」、莊永明「台灣影像的再現」、葉石濤「戰前的台灣文學運動」、黃勁連「文學的台語與台語的文學」、黃明川「你也可以「電影」」、林文義「追尋淡水河
」、陳芳明「歷史與散文」、林雙不「文學創作與社會參與」、羊子喬「前後鄉土文學論戰對台灣新文學的影響」、陳艷秋「報導文學與小說創作」、向陽「台灣文學的傳播困境」、劉輝雄「從「島戀」談台灣史詩」、杜文靖「台語之美」、黃文博「台灣幽靈信仰」,黃勁連「演詩之夜」、陳文輝「本土林園欣賞」、簡上仁「田園樂府」。

第16屆鹽分地帶文藝營(1994.8.11-15)

  吳豐山先生任營主任,總幹事由劉輝雄先生擔任,學員有101名,「台灣新文學貢獻獎」頒贈給詹 冰先生。授課老師及課程有趙天儀「評介詹 冰作品」、羊子喬「從鹽分地帶文學看台灣農村變遷」、吳錦發「原住民文學在台灣」、汪笨湖「情色小說的創作」、葉石濤「戰前的台灣新文學運動」、黃勁連「文學的台語與台語的文學」、許振江「小人物的小說」、黃明川「寶島大夢欣賞與座談」、向陽「作為一個台灣詩人」、陳芳明「台灣文學與台灣風格」、魚夫「地方派系調查與寫作」、簡上仁「田園樂府」、陳艷秋「女性主義的小說」、吳晟「我的詩與散文歷程」、林文義「土地戀歌」、李喬「文學隨想與文化思考」、李筱峰「台灣史研究在台灣」、王家祥「自然寫作與柴山主義」、杜文靖「大家來唱台灣歌」、黃美英「媽祖的追尋」等。

第17屆鹽分地帶文藝營(1995.8.14-18)

  因自立報社經營權易手,本屆開始改由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接辦,吳樹民先生任營主任,總幹事由許獻平先生擔任,學員有100名,「台灣新文學貢獻獎」頒贈給莊培初先生。授課老師及課程有:莊培初「專題演說」、羊子喬「莊培初詩作之特色」、林文義「台灣文學與副刊文化」、陳列「人民與土地的旅行」、黃明川「影像的人文台灣」、陳艷秋「女性小說的思考」、王拓「文學與政治之間」、李敏勇「一個詩人的心聲告白」、李喬「台灣人的迷失與重建」、彭瑞金「台灣小說裡的族群融合」、何華仁「台灣水鳥之旅」、吳錦發「原住民的文學之美」、黃武忠「日治時期的台灣小
說家」、王家祥「自然公園在台灣」、向陽「文學與傳播」、杜文靖「台灣歌謠的台語之美」等。

第18屆鹽分地帶文藝營(1996.8.16-21)

  吳樹民先生任營主任,總幹事由許獻平先生擔任。學員125人,「台灣新文學貢獻獎」頒贈給蔡德本與蕭翔文先生。授課老師及課程有:羊子喬「詩的寫實與寫意」、阿盛「戰後台灣散文的發展」、黃勁連「台語文學的美學特色」、葉石濤「台灣古典文學史概說」、胡萬川「現階段搶救民間文學的意義」、陳芳明「鹽分地帶作家在台灣文學史上的貢獻」、張恆豪「給蒙娜麗莎加上兩撇鬍子–穿梭在歷史與文藝之間」、龔顯宗「台南地區的古詩」、吳潛誠「詩星的誕生–諾貝爾文學獎詩人黑尼」、田雅各「原住民文學」、楊 翠「地方性文學史的建立」、錦 連「以詩見證台灣心靈脈動」、陳燁「荒謬人生的魔力」、陳昌明「台語兒童詩」、黃海岱「台語講古」等。

第19屆鹽分地帶文藝營(1997.8.15-19)

  吳樹民先生任營主任,總幹事由許獻平先生擔任,學員有120人,「台灣新文學貢獻獎」頒贈給莊柏林先生,本屆起增設《台灣文學專題》課程,首屆探討的是鹽分地帶出身的吳新榮。授課老師及課程有:巖 上「台灣新文學貢獻獎得主評介」、葉石濤「台灣文學的定位」、呂興昌「吳新榮先生的台語文學」、葉 笛「吳新榮先生的詩與散文」、林慧姃「吳新榮先生的精神歷程」、王金河「烏腳病的源起及其影響」、楊青矗「烏腳病文學」、洪敏麟「台江地區的人文史地」、翁義聰「西海岸的豐富之旅」、杜文靖「推裡小說在台灣」、黃勁連「文學台語台語文學」、李 喬「小說創作實務」、龔顯宗「新竹地區的傳統詩人」、羊子喬「從鹽分地帶文學看台灣農村變遷」等。

第20屆鹽分地帶文藝營(1998.8.21-25)


  吳樹民先生任營主任,總幹事由許獻平先生擔任,本屆適逢吳三連先生百歲冥誕所以擴大舉辦,學員多達135人,為歷年之最。授課老師及課程有:李筱峰「吳三連與台灣的民族及民主運動」、彭瑞金「以鹽分地帶作家為例,談台灣新文學之緣起與發展」、許獻平「民俗之夜」、林文義「異色的散文描寫-文學裡的情慾思考」、蕭蕭「散文的創意思考」、蔡素芬「小說中的地域性」、李喬「小說創作實務」、李昂「虛構的小說與真實事件」、阿盛「散文的寫作經驗-兼談閱讀的方向」、杜文靖「民謠之夜」、劉還月「如何著手故鄉的採訪與報導」、白萩「戰後台灣新詩史」、趙天儀「兒童詩的發展與現況」、周玉蔻「從人物寫作中領悟人生」、黃明川「記錄片之夜」、羊子喬「台語詩」、林雲閣「田野的追尋-報導文學的現場實務」、路寒袖「副刊編輯新主張」、宋澤萊「文學與媒體」、張良澤「鍾肇政與我-台灣文壇三十年間兩人的交集」等人。

第21屆鹽分地帶文藝營(1999.8.21-25)

  吳樹民先生任營主任,總幹事由林佛兒先生擔任,學員90人,「台灣新文學貢獻獎」頒贈給李喬先生,台灣文學專題為郭水潭的文學,授課老師及課程有:陳萬益&陳明台「台灣經典文學定位之探討-從文建會與聯合報評選的三十本台灣經典文學談起」、黃南海「台灣現代詩歌之夜」、葉 笛「從郭水潭作品談他的文學思想」、羊子
喬「郭水潭在台灣文學史上的座標」、錦 連「郭水潭作品及其生平」、向 陽「台灣新詩風潮」、陳千武「台灣現代詩中的愛情主題與表現-愛的感應」、林央敏「台語詩若行若遠若久長」、黃勁連「民俗詩歌之夜–褒歌」、楊青矗「台語語體文的文學創作」、林佛兒「推理小說」、彭瑞金「土地與文學(從鍾理和與葉石濤的小說談起)」、宋澤萊「文學思潮-族群運動下的台灣文學」、黃崇雄「台灣鄉土電影之夜–一隻鳥仔嚎啾啾」、黃武忠「民間文學再出發」、塗順從「鹽分民俗景觀采風介紹」、雷驤「散文初階」、吳 晟「吳晟的散文世界」等。

第22屆鹽分地帶文藝營(2000.8.3-7)

  吳樹民先生任營主任,總幹事由林佛兒先生擔任,學員130人,「台灣新文學貢獻獎」頒贈給鄭清文先生,台灣文學專題為林芳年。這是台灣政權和平輪替之後首次舉辦,陳水扁總統親臨致詞,並特地頒贈獎牌向巫永福、葉石濤 詹 冰、陳千武、林亨泰、莊培初等六位前輩作家致敬,獎辭為:『台灣文學運動自日據時代發韌以來
,斯途艱辛。始宰制於殖民政府,復顛躓於國民黨政權,如罅草崖花,仰滴水寸光以自生。殆乎近二、三十年,方步入坦途,世人亦浸知台灣文學之為何物。而其所以細水不捐,終成大川,端賴 閣下長年之鍥而不捨,孜孜經營。 閣下揮筆若劍,為台灣文學開疆闢地,力挽台灣文學於外來政體同化運動之狂瀾;進而喚醒全體民眾之台
灣意識;啟示踵繼者確立台灣文學、宏揚台灣語文、關照社會、心繫鄉土之方向與氣骨;斯功厥偉,足堪表率。』此舉象徵鹽分地帶文藝營22年來蓽路籃縷、鍥而不捨地孜孜經營,終開花結果,台灣文學的春天將從鹽分地帶出發,鹽分文學已不再只是地方文學,而是具有全國代表性的台灣文學。授課老師及課程有陳玉玲「農村的烏托邦:鄭清文《天燈母親》研究」、鄭清文「小說創作經驗談」、葉石濤「構成台灣文學的三要素–種族、歷史與風土」、彭瑞金「小說導讀」、趙天儀「台灣現代詩」、林建隆「現代俳句的技巧」、李魁賢「詩人的成長– 以裡爾克為例」,簡上仁&潘麗莉「台灣民謠之夜」、呂興昌「鹽分的詩人-林精鏐新詩評析」、羊子喬「從現實到唯美的追求–找尋林芳年的文學座標」、葉 笛「林芳年的詩及其它作品與日本的關係」、張炎憲「文學思潮:台灣歷史與國家建構-邁向2000年的展望」、杜文靖「台灣歌謠發展簡史」、塗順從「鹽分民俗景觀采風介紹」、林文義「散文中的旅行」、吳錦發「散文的自然寫作」等。

第23屆鹽分地帶文藝營(2001.8.10-14)

  吳樹民先生任營主任,總幹事由黃崇雄先生擔任,學員有105人,「台灣新文學貢獻獎」贈給陳冠學先生,台灣文學專題為:台灣文化協會時期的台灣文學作家,授課老師及課程有張炎憲「台灣文化協會的社會歷史背景」、彭瑞金「台灣文化運動與台灣新文學的誕生」、羊子喬「鹽分地帶文學與台灣文化協」、曾 寬「少年小說的
寫作技巧」、林佛兒&方梓&路寒袖&黃耀寬「寫作投稿座談」、張志勇「台灣電影之夜」、向 陽「從本土到國際-談台灣現代詩的走向」、楊青矗「小說寫作技巧」、鄭炯明「一個詩人的社會觀察-從「蕃薯之歌」談起」、張昌彥「文學與電影-張志勇的電影世界」、唐美云「台灣戲劇之夜-唐美雲歌仔戲」、曾西霸「戲劇與人生」
、黃勁連「台灣詩吟」、蘇進強「少年軍人的小說之旅」、林黛嫚「小說與生活-從新世代作家談起」、趙天福「台灣演唱詩之夜」等。

第24屆鹽分地帶文藝營(2002.8.15-19)

  吳樹民先生任營主任,總幹事由黃崇雄先生擔任,學員120人,「台灣新文學貢獻獎」贈給李魁賢先生,台灣文學專題為:台灣文學與世界文學,授課老師及課程有:林盛彬「李魁賢的詩歌世界」、呂興昌「台語詩歌的哀愁與美麗」、黃勁連「台灣囡仔歌欣賞」、曹永洋「西洋文學譯介與台灣文學」、邱若山「戰後日本文學與台灣文學」、羊子喬「鹽分地帶文學與台灣文學」、吳錦發「神話與文學—台灣原住民神話中的鳥類傳說」、浦忠成「原住民文學的世界」、李 喬「小說創作與影像化-以寒夜為例」、蔡素芬「小說中的女性意識」、宋田水「文學思潮-台灣文學與第三世界文學」、吳晟「走尋濁水溪」等。

第25屆鹽分地帶文藝營(2003.8.14-18)

  吳樹民先生任營主任,榮譽總幹事由王宗傑先生擔任,學員110人,授課老師及課程有:彭瑞金「東方白作品評析」、龔顯宗「南瀛文學與田野調查-以鹽分地帶為主」、楊 翠「澆灌歷史和性別的花園-我的文學創作母題」、陳恆嘉「我的小說創作」、陳芳明「文學與歷史-傳記文學寫作」、張炎憲「從黑色青年到陋巷清士─追尋王詩琅的歷史座標」、葉瓊霞「王詩琅的思想及小說意識」、張春凰「母語與文學創作-繽紛e台語世界」、向陽「文學思潮-台灣文學的網路通道」、陳龍廷「布袋戲與文學─台灣布袋戲的混雜性與創作力」以及「藝文夜談薪火相傳」等。

第26屆鹽分地帶文藝營(2004.8.18~22)

  吳樹民先生任營主任,榮譽總幹事由黃崇雄先生擔任,「台灣新文學貢獻獎」贈予林宗源先生,學員有80人。課程以『小米與水稻向歌—台灣原住民文學巡禮』為主題,授課老師及課程有:向陽「林宗源作品評析」、羊子喬「鹽田里的詩魂—日治時期台灣寫實文學的重鎮」、孫大川「用筆來唱歌—台灣原住民文學的形成背景與展望」、魏貽君「台灣原住民文學研究的觀察及建議」、吳錦發「原住民神話與文學」、乜寇.索克魯曼「台灣玉山之子—布農族」、利格拉樂.阿烏「從女性書寫觀看原住民女性」、范銘如「台灣文學與世界文學–現代主義的台灣化演變」、陳豔秋「旅行文學」等以及「鹽分地帶文學旅行」、「藝文夜談薪火相傳」、「原住民紀錄片欣賞」等。

第27屆鹽分地帶文藝營(2005.8.6~10 )

   吳樹民先生擔任營主任,「台灣新文學貢獻獎」贈予許達然先生,另外,特別頒贈「鹽分地帶文學貢獻獎」予黃武忠先生,學員有120 人。課程以『台灣母語詩歌文學』為主題,授課老師及課程有:「台灣新文學貢獻獎」得主作品評析/陳芳明、與文學大師對談之夜/許達然&陳芳明、大器晚成入殿堂:談黃武忠的文學研究與文學創作/羊子喬、從小說創作到童話創作/鄭清文、來自山林的呼喚—台灣原住民詩歌特色/向陽、鹽分地帶文學歷史風情旅行介紹/陳豔秋、台灣歌謠中的文學藝術定位/杜文靖、客家台語詩歌的困境與展望/曾貴海、小鎮與部落的旅行文學/劉克襄、文學的世界旅行:諾貝爾文學獎母語詩人欣賞/李勤岸、賴和詩歌演唱之夜/《鬥鬧熱樂
團》、台灣、日本與世界文學的交會—以旅行文學為例/廖炳惠、「藝文夜談薪火相傳」等。

第28屆鹽分地帶文藝營(2005.8.5~9 )

  吳樹民先生擔任營主任,「台灣新文學貢獻獎」贈予楊青矗先生,學員有70人。課程以『台灣福佬文學』為主題,授課老師及課程有:「台灣新文學貢獻獎」得主作品評析/許素蘭、與文學大師對談之夜/楊青矗&許素蘭、鹽分地帶與台灣(文學):鹽分地帶與228/羊子喬、chhoe尋台灣文學的總根頭—大家作伙來親近HoLo文學/呂興昌、平埔族的主體論述—談陳雷長篇小說《鄉史補記》/李勤岸、台語小說的發展與欣賞/胡長松、鹽分地帶文學歷史風情旅行介紹/陳豔秋、台語散文的發展與欣賞/林央敏、台語文學寫作的資料收集/陳明仁、台灣兮詩佮歌/黃勁連、台灣詩歌之夜/《台南市海翁合唱團》、紀錄片欣賞:《英文老師柯旗化與其妻蔡阿李》/陳
德斌、來自第三世界的聲音/陳黎、「藝文夜談薪火相傳」等。

第29屆鹽分地帶文藝營(2007.8.11~14 )

  吳樹民先生擔任營主任,「台灣新文學貢獻獎」贈予杜潘芳格女士,學員共有60人。課程以『女性書寫與台灣文學』為主題,授課老師及課程有:「上帝女兒的詩與思-杜潘芳格的詩作賞析」/劉維瑛、【紀錄片看台灣】:《綠的海平線》-台灣少年工的故事/郭亮吟&王昭華、文學‧歷史‧性別-台灣女性小說中的歷史敘事/楊
翠、台灣女詩人的童話書寫/洪淑苓、鹽分地帶風情旅行/陳豔秋、島嶼女人的愛情紀事與慾望騷動/鍾文音、世紀台灣女性散文寫作趨勢/張瑞芬、台灣女性在哪裡?-她們的情慾與人生/廖輝英、台灣女作家筆下的時代變遷與國族想像/林芳玫、【台灣畫家印象】:十項全能的台灣鬼才畫家-陳永森/王麗玲、「藝文夜談薪火相傳
」等。

第30屆鹽分地帶文藝營(2008.7.18~21)

吳樹民先生擔任營主任,「台灣新文學貢獻獎」贈予白萩先生,特別頒贈「鹽分地帶文學貢獻獎」予杜文靖先生,學員共有70人。課程以『吳三連文學獎作家』為專題,授課老師及課程有:在冰雪象徵中的一株樹,在死亡象徵中的一隻鳥-戰後台灣詩的一個典型存在:白萩/李敏勇;台灣男性小說對傳統女性的關懷/宋澤萊;文學在地性與世界性-「鄉土」散文介紹/吳晟;第一現場的寫作-淺談幾個報導文學的有趣案例/劉克襄;人文素養、憂患意識與文學/鄭清文;在舞台上創作女性角色/汪其楣;如何改寫民間故事-文化與文學之間/李  喬;台灣古典詩匯集成的台灣群體生活史詩/楊青矗;台灣百年人物誌-吳三連紀錄片欣賞與座談/張炎憲、羊子喬;鹽分地帶景觀采風;「藝文夜談薪火相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