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lte_g02歷屆新台灣史研習營:

第20屆 新台灣史研習營

洄瀾東台•歷史風采

本營隊目前已報名額滿,目前開放候補報名,謝謝合作

緣起 │ 報名資訊線上報名

 ~緣起~

紫色的奇萊山,沙婆塔溪的清水令人流連…
學習的庭園名叫吉野
吉野小學校歌
————————————————————————————
寒冷的冬夜裡,乘坐宮崎丸號前往後山,強勁的東北季風,
眺望著奇萊山、能高山上掛著一片白,初陽灑在白雪上。
船將靠岸…此後!此後!就是花蓮人了,再也沒有退路,
未來不管再怎麼苦也要咬緊牙根,一定要在後山開拓出一片天。

《吉野村回憶錄》/清水半平

  花蓮古稱奇萊(撒奇萊雅族,Sakiraya),早期是原住民族群的生活天地,漢移民的腳步直到清朝才出現,相傳來此開墾的漢人,見到溪水奔海,而與波瀾交會,作迴旋狀,故稱之為洄瀾,後改為台語音近的花蓮。追溯花蓮的歷史,可以遠達新石器時代,在重要的考古文物中屬於卑南文化遺址的掃叭石柱就位在舞鶴台地之上,而卑南文化時期早在5000年前便已出現。
  由於中央山腳隔絕的緣故,花蓮的開發較晚,真正有計畫的建設開發,要從日本領有台灣開始。日治花蓮在許多地方遺下豐富的史蹟:花蓮、吉安的移民村遺跡、光復的糖廠、林田山的林場、吉安的慶修院、鳳林與豐田的菸樓等等。戰後,北部客家移民從桃園、新竹,苗栗和南部的六堆,南北並進前進花蓮,展開花東縱谷拓墾的另一段以啟山林的故事。
  「新台灣史研習營」於2002年之後再訪花蓮,這次,我們將從東台灣展開台灣史的新視野,原住民族、河洛、客家、新住民、日本、西洋傳教士豐富多元的族群關係編織出奇萊山下最美的人文圖像,我們將一一回顧與探尋。雖然花蓮是我國的美麗淨土,卻也有著張七郎家族最悲傷的228遭遇,我們將聆聽這一段台灣人不可不知的故事。日治時期的移民開墾,造就了一批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戰後雖被迫離開,但是台灣始終是他們思思念念的故鄉,讓我們藉由紀錄片〈灣生回家〉一起來投入這段超越時空的台日戀情。最後,我們要聽聽在地人的聲音,聽聽牛犁社區如何用憨牛拖犁的精神打造在地安居樂業的家園。 第20屆「新台灣史研習營」,就在最美的鯉魚潭畔,不要錯過!

~活動宗旨~

  1. 藉由講習與實地踏查方式,了解新花蓮地區古往今來的歷史變遷。
  2. 藉由區域特色與歷史特質的研探,別開台灣歷史的生面與文化的蹊徑。
  3. 建構台灣認同為主體的新史觀,為以台灣為思考中心的歷史教育紮根。
  4. 透過實際的土地接觸與課程陶冶,輔助學校鄉土教育課程之實施。

~師資簡介~

 林玉茹: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林素珍: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
 潘繼道: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副教授
 陳進金:東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鄭仰恩: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
 陳偉智:宜蘭縣史館文獻委員會委員
 巴奈‧母路(Panay Mulu):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
 楊鈞弼:花蓮牛犁社區交流協會總幹事
 戴寶村: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秘書長

~主辦單位~

 twcenter_title_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