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3_title_g03

[簡章] [課程表] [課程大綱] [夏季學校記事]

 歷屆夏季學校:

 

 

第 17  夏季學校

傾聽歷史、看見台灣-紀念夏季學校創校九十週年

~緣起~

一、夏季學校

   1920年代在日本殖民政府統治下,台灣文化協會為啟蒙台灣民眾,曾推動種種文化活動,如:成立讀報社、夏季學校、美台團等。擬藉此喚醒民族自覺,凝聚 台 灣人抗爭精神,追求台灣人的獨立自主。台灣文化協會的成立,是台灣人意識覺醒和文化重建的開始,而其所推動的各項活動,也都帶給台灣至深且巨的影響。
  夏季學校為文化協會的代表性活動,其原旨在對抗日本殖民政府之歧視、愚民的教育政策與制度,藉以普及大眾智識,啟發民族思想。自1924年至1926 年止 共舉辦過三回,均利用暑假期間,假霧峰林家花園(萊園,今明台高中校址)開辦,召喚海外台灣留學生返台傳導新知、促進台灣的文化開化。2001年起本會承 繼起先人精神,接續舉辦該項活動,著重於台灣文化史議題的研習,希望藉由台灣文化發展的研探,形塑建構台灣主體文化。

二、走讀「夏季學校」:傾聽歷史、看見台灣!

   今年適值「夏季學校」創校九十週年,回顧九十年前的台灣,正處於一個文化覺醒的時代,這個啟蒙團體、那些引領文化活動、救亡圖存的青年如:林獻堂、蔣渭水、賴和、蔡培火、林呈祿、蔡惠如、李應章等,及其處於關鍵時代的歷史,無論結果如何,那種為台灣奮鬥打拼、犧牲奉獻的精神,實在值得我們去傾聽、反思與效尤。九十年後的台灣依舊要面對歷史的洪流及現實的困境,其艱困之程度不亞於昔日,有鑑於此,本回研習特以「傾聽歷史‧看見台灣」為主題,欲重返歷史現場,古今對照,仿照當時夏季學校研習的模式,試從台灣的歷史、文學、媒體、司法、文化產業、公民意識與社會運動等面向,重新規劃課程內容,邀請相關學者專家及地方文史工作者進行演講與導覽,雖然今昔時代背景已更迭迥異,但傳導文化新知、啟迪民眾台灣意識,並進而針貶台灣弊病的目的卻始終不變。只要我們用心傾聽歷史,瞭解文協時代當時台灣前輩所面臨的問題、思索其解決問題的想法與方法,檢視近一世紀以來台灣文化各層面的缺失與進展,並反思未來努力的方向與措施,或可在進出歷史之際,尋得經驗、共識與智慧,進而看見台灣的未來。

活動目的

  1. 透過歷史的脈絡,認識台灣文化協會的歷史與人物,透過這群台灣先知與勇者的不凡故事,感受並看見台灣的生命力,建立台灣人的自信與驕傲。
  2. 傾聽歷史、對照古今,藉由過去夏季學校曾探討的問題,重新檢視現今台灣社會文化各層面面臨的問題,經由專家講演、小組討論、綜合座談和歷史巡禮的方式,進而認識台灣、看見台灣。
  3. 著重於加強各級學校教師、家長的本土歷史智識,並反省與思考台灣人文教育的問題,期能在研習互動中,尋索青少年歷史文化教育問題的解決途徑,加強輔導青少年接觸台灣歷史文化活動,以為台灣歷史文化教育紮根。

活動特色

  1. 重返文協重鎮、夏季學校的發祥地—林獻堂的故居,霧峰林家花園(現今明台高中),在全台唯一古蹟花園上課,尤能感受歷史情境。
  2. 強化學員之間的互動,安排座談會及小組討論,期對相關問題進行討論、分享心得。同時安排駐營講師為學員課程上提供及補充相關資訊與協助。
  3. 輔助本土教育的實施,鼓勵中小學教師參加,培養優質的文化教育種子。

~師資簡介~

 吳文慧 :台北教育大學講師、北一女音樂老師
 戴寶村 :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
 林柏維 :南台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林向愷 :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呂東熹 :公共電視新聞部記者
 柳林瑋 :台大醫院醫師、1985公民行動聯盟發起人
 周奕成 :世代文化創業群負責人、1920s書店創辦人
 李 崗 :知名導演電影編劇、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
 陳仕賢 :鹿水草堂負責人、彰化縣文化資產學會理事長
 張炎憲 :前國史館館長、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秘書長
 黃帝穎 :黃帝穎律師辦公室律師
 林芳媖:明台高中董事長

~指導單位~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主辦單位~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協辦單位~

 明台高中、朝陽科技大學、台灣歷史學會、台灣省諮議會

~贊助單位~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吳尊賢文教公益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