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_04_01
《台灣獨立運動的先聲:台灣共和國》

張炎憲、胡慧玲曾秋美 採訪記錄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出版
2000年2月出版
訂價:580元



簡介 目次吳樹民序張炎憲導讀

廖文毅、台灣共和國與島內活動

文/張炎憲

一、 豈能成敗論英雄

  一九六五年五月十四日,廖文毅從日本回到台灣。國民黨大肆宣傳,認為廖氏「浪子回頭,痛改前非,放棄台獨,共赴反共復國聖戰」。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因大統領的返台,形同瓦解。海外台獨運動經此挫折,老一輩幾乎退出了政治舞台,年輕一輩繼之而起,日漸壯大,成為台灣獨立運動的主流。
  台灣島內,受日本教育的世代,大都聽過廖文毅的名字。戰後某一時期,他彷彿是台灣人反國民黨、追求獨立的象徵。他的返台,傷害了台灣人的感情,重挫了台灣人的意志。反對統治者的下場,好像不是被屠殺,就是難逃失敗。
  成王敗寇,常被視為論人論事的準則,成功者被讚美推崇,失敗者被冷落批判。廖文毅在政治運動上,最終是失敗者,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也在失敗中落幕。倘若把時間往前推半世紀,二二八事件之後,在國民黨強勢壓制下,廖文毅提出台灣獨立的主張,並在島內展開活動,這在當時是種新挑戰、新思維,試圖在國共內戰的漩渦中,走出台灣獨立自主的道路。時至今日,台灣與中國的關係仍然困擾著台灣人民,即可證明五十多年前,廖文毅等人的獨立主張,有其時代性、先見性。
  他們的事蹟距離今日,年代雖不遠,但人事已非,很多相關人物已去世,或已老邁。在時不我予的情況下,口述歷史訪問記錄和文獻資料的採集整理,留下見證,是當今重要的課題。重新探討一九五○年代台灣人的主張和追求,不再純以成敗論英雄,也許較能貼近當時的歷史情境,瞭解那個世代的人所付出的心血、熱情和犧牲。

二、 西螺廖家的崛起

  廖家第十六世祖廖龍院(一八三五~一八九三)讀漢書,開私塾,教漢學為生,娶程笑(一八五一~一八九九)為妻。程笑的父親程立於一八七九年受洗,是西螺地區最早的長老教徒。廖家受此影響,改信長老教。廖龍院逝世時,留下十四甲田,其子廖承丕(一八七一~一九三九)善理財,大量購買土地,多達千餘甲,成為台南州數一數二的大地主,一九一六年被任命為台南州虎尾郡西螺區長。妻陳明鏡(一八七五~一九六六)為嘉義長老教會傳教師陳有成的妹妹,畢業於台南市長榮女子中學,是明理、能幹、具備現代知識的女子。廖承丕受妻子的影響,虔誠信教,捐獻土地,建立教堂,並出任長老。廖家受長老教會影響,吸收西方文明,重視子女教育,兩代之間,出了六位博士,傳為美談,家勢蒸蒸日上,成為西螺望族。
  廖承丕弟廖煥章(一八八五~一九四四),台北醫學校畢業後,赴京都帝大就讀,獲醫學博士,至上海行醫,逝世於上海。長男一雄取得醫學博士,三男英雄獲生化學博士。廖承丕么弟廖行生(一八九○~一九四三),京都帝大經濟學部畢業。
  廖承丕有八個子女。長男廖溫仁(一八九三~一九三六),日本東北帝大醫學部畢業後,因對史學有特別興趣,又進京都帝大文學部東洋史學科,專攻中國醫學史。一九二八年獲得醫學博士,仍繼續專研史學。去世之前,出版《支那中世醫學史》,逝世之後二個月,又出版《東洋腳氣病研究》(博士論文)。逝世前,已獲任台北帝國大學教授,因遽逝而未赴校。妻廖蔡鸞(一九○五~一九六五)出身清水望族,母親為長老教會教徒。
  次子廖文奎(溫魁,一九○五~一九五二),公學校畢業後,進日本同志社中學,深受同志社創立者美國教會的影響,希望藉西洋的科學方法瞭解中國的政治思想。畢業後,一九二三年到中國,進入教會系統的金陵大學,專攻中國的政治思想。對語言有特殊才分,諳北京語、南京語、法語和德語。一九二八年,赴美進入芝加哥大學社會學部,除專攻社會學之外,也涉及政治哲學、政治理論。一九三四年,獲社會學博士,與瑞典裔美籍女子結婚。再赴南京擔任中央政治學校、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和金陵大學教授。一九三六年,出版《人生哲學之研究》。一九三八年,廖文奎、文毅兄弟因中日戰火加劇,離開上海,回到台灣。父親逝世前不久,《韓非子》英譯本在香港出版。一九三九年五月,父親逝世後,成立「大承興業株式會社」,並擔任社長,廖文毅任專務取締役,廖溫進任常務取締役。
  由於廖文奎留學美國,又到中國任教。日本特高警察對其舉動相當注意。文奎為了躲避中日戰爭緊張關係所帶來的監視,於一九三九年七月再赴上海,擔任大學教職。其間,據說陳立夫《唯生論》即由其代筆。至日本戰敗,一直未再回台灣。大戰結束後,一度返台,二二八前夕,與文毅到上海,一九四八年曾被國府拘捕,後轉至香港大學任教,一九五二年客死香港。
  廖文奎遊學日本、中國、美國之間,並至中國、香港任教,對當時變亂的中國和世界局勢相當瞭解。戰後,創立《前鋒》雜誌,批判陳儀和國民黨的腐敗,提出台灣獨立的構想,影響廖文毅及其同志朋友,是台獨運動的理論家。
  廖文毅(溫義,一九一○~一九八六),排行老三。一九二五年,公學校第一名畢業,進入淡水中學,就讀一年後,轉至日本同志社中學,立志成為文學作家,但受廖文奎影響,改變初衷,一九二八年進入南京的金陵大學理工科。一九三二年,赴美就讀密西根大學,獲得碩士後,轉至俄亥俄州立大學。一九三五年四月,獲得化學工程博士。畢業後不久,與在美國出生的李惠容結婚。李惠容的父親是廣東人,當牧師,母親是英國人。婚後,返台。至一九三六年九月,廖文毅攜家到中國,擔任浙江大學教授,出版《台灣之糖業的研究》。一九三九年,父親病重,舉家返台,父親逝世後,成立「大承物產株式會社」和「大承信託株式會社」。
  一九四一年十一月末,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前夕,廖文毅因被懷疑親美,突然被虎尾警察局拘捕,審問之後,不久即釋放。之後,乃假裝無所事事,騎馬遊樂,躲避特高的注意。廖文奎、文毅兩兄弟因都有中國經驗和美國經驗,日本當局對此相當忌諱,暗中跟蹤調查,廖文奎也因此而再赴中國。

三、二二八事件前後的轉折

  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使台灣人對中國觀點大為轉變。二二八事件發生之前,台灣人縱使批判陳儀政府貪污腐化、特權橫行、紀律敗壞、物價飛漲,而提出應該尊重台灣文化,尊重台灣人,但其範圍仍然未超出台灣人自治的主張。二二八事件中,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於三月七日提出三十二條大綱及十項要求,主要訴求內容是台灣人高度自治,縣市長民選,軍警公務人員應大量啟用台灣人,保障言論思想出版自由。訴求中並沒有提出台灣獨立的主張,但國府已視此為叛亂,認為台灣人要獨立,而派兵鎮壓,台灣領導菁英和庶民死傷無數。在事件中和國府派兵鎮壓之時,在中國的台灣人團體對國府提出呼籲,要求自制,不要派兵來台,也希望中央能夠撤換陳儀,實施改革,尊重台灣人,讓台灣人管理自己。這些主張和呼籲,逐一落空,台灣人在無助無援之下,任人逮捕槍殺。經此傷痛,台灣人民重新思考台灣與中國的關係,才有新的國家認同,台獨主張的出現。
  在國家認同的轉折上,廖文奎、文毅兄弟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一九四六年八月,廖文毅參加國民參政員選舉,提出「聯省自治」的主張,在省參議員投票中有一張投廖文毅的票被視為廢票,結果同票者五人,後經抽籤,廖文毅未被抽上,而宣告落選。十月三十一日,廖文毅參選制憲國大代表,也由省參議員投票,再次落選。
  廖文毅的聯省自治主張引起國民黨台灣黨部的不滿,認為這是「造反的行為」;陳儀和半山連震東、黃朝琴、謝東閔、林頂立、黃國書、劉啟光、王民寧等人,對廖文毅不懷好感,生怕廖文毅當選,成為新一代的領導人物。也許在這樣的心理下,廖文毅被有意的排擠了。
  一九四六年九月,廖文毅與文奎創刊《前鋒》雜誌,文毅擔任主編,文奎擔任顧問。廖文奎對台灣前途,提出三種可能:如統一義大利的薩丁尼亞,統一中國;如亞爾薩斯、洛林,被列強佔領瓜分;如愛爾蘭,獨立建國。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一日,廖文奎又撰寫〈在台灣的帝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鬥爭〉,批判國府接收人員彷如帝國主義,自認是解放者,輕視台灣人,排斥台灣人。台灣人在被壓迫之下,將會從中國民族主義轉變為台灣民族主義。
  在二二八事件之前,廖文奎、文毅兄弟已對國府接收台灣的情況,深感不滿。二二八事件爆發前數日,廖文奎家族四人,廖文毅、廖史豪和林純章離台到上海。三月一日才由《大公報》得知台灣發生了二二八事件。
  三月四日,廖文奎代表「旅滬台灣同鄉會」,廖文毅代表「台灣革新協會」,與其他四個台灣同鄉團體組成「台灣二二八慘案聯合後援會」,發表告全國同胞書,呼籲正視台灣問題,台灣人因此事件,已死傷三、四千人,中央應撤職陳儀,允許台灣自治。之後,三月九日、十一日、十七日、十九日、四月十二日,旅滬台灣人團體再三向中央政府提出報告書或向白崇禧建言。四月二十日,廖文毅撰文〈二二八慘案呼籲〉:一、撤辦陳儀;二、派員調查慘案始末;三、取消專賣、貿易兩局;四、組織過渡省政府;五、制訂省自治法。台灣省主席魏道明抵台前後,旅滬台灣人團體提出建議書,要求調查陳儀,追究責任,開釋被捕人士,早日實施地方自治。廖文奎、文毅兄弟的建議,沒有得到回應。四月十八日,陳儀發佈「二二八事變首謀叛亂犯在逃主犯名冊」三十人之中,廖文奎、文毅名列其中,成為叛亂通緝犯。
  廖氏兄弟深感時局無可作為,乃先後赴香港,提出台灣獨立的主張。

四、台灣獨立主張的出現

  二二八事件後,魏道明出任省主席,貪污手法比陳儀更高明,台灣經濟狀況,每況愈下。廖文奎在上海的《China Weekly Review》撰稿刊登一篇文章〈Formosa Scandal〉 ,批評魏道明主政的缺失,署名是廖文奎(Joshua Liao) 和「台灣再解放聯盟」。據廖史豪說法,廖文奎、文毅、林本土、陳炳煌、王麗明等五人,於一九四七年六月在上海成立「台灣再解放聯盟」。一九四七年八月,上海學潮頻仍,情況不穩,廖文毅從上海到香港,九月擴大組織「台灣再解放聯盟」。一九四八年,二二八事件一週年前夕,廖文奎在上海被警備司令部拘捕坐牢一百天後才釋放,這可能與二二八事件、廖家兄弟參與政治運動有關。
  一九四八年九月,廖文毅、廖史豪在香港印製給聯合國的請願書、表達台灣獨立願望的英文備忘錄,託史豪二妹婿黃雲裳(京都帝大醫學部畢業,台大腦神經外科醫師)赴歐之際,攜往歐洲,寄給丹麥、瑞典、法國、荷蘭、比利時等聯合國會員國。向聯合國提出的備忘錄上,明確表示台灣獨立的主張,這是二二八事件後台灣人向世界宣示獨立的開端。
  廖文毅的主張為何從聯省自治轉變為獨立呢?據黃紀男的說法,一九四八年一月,黃紀男赴香港會晤廖文毅,與廖有過爭論,黃紀男認為台灣必須獨立,才會幸福。廖受其影響,而轉向台獨。廖史豪則認為廖文奎在二二八事件之前,已有台獨思想,只是尚未明確提出,廖文毅是受文奎的影響,而非黃紀男的遊說。

五、 海外台獨組織

  香港是國共勢力暗鬥之地,台灣人和台獨運動很難立足。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廖文毅轉往日本,另謀出路。一九五○年二月二十八日在京都召開「二二八事件三週年紀念日」,發表台獨主張。國民黨向麥克阿瑟抗議,廖文毅乃被抓去東京巢鴨監獄關了七個月,理由是非法入境。廖史豪等人說其實這是美軍司令部的一種保護措施,坐牢就不必遣送回國。在監獄中,廖文毅與在日台灣人討論政治,決定將「台灣再解放聯盟」,改為「台灣民主獨立黨」,於同年五月十七日成立。
  一九五二年十一月,世界聯邦第一次亞細亞會議在日本廣島舉行,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一日,第二次亞細亞大會又在日本東京召開,廖文毅兩次都率團參加,提出「為消除台灣海峽國際情勢的不安,台灣問題應早日在聯合國討論,以和平的、根本的方式,讓台灣人民公民投票決定前途」。
  一九五五年四月十八日,亞非會議在印尼萬隆召開,廖文毅致函大會,由印尼首相宣讀,表達台灣受蔣政權非法佔領,國民黨為了維護政權,在台灣實行獨裁統治,製造台海危機,擾亂亞洲和平,唯有台灣獨立,亞洲才能真正和平。同年七月十八日,美、蘇、英、法四巨頭在日內瓦開會,台灣民主獨立黨更提出台灣永遠中立之說,希望在聯合國監視下,台灣獲得獨立。
  在台灣獨立訴求的推動下,台獨人士認為有必要成立臨時議會和臨時政府的流亡組織。一九五五年九月一日,台灣臨時國民議會正式成立,推舉廖文毅為名譽議長,吳振南為議長,鄭萬福為副議長。十一月二十七日,臨時國民議會通過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組織條例。依此條例,一九五六年一月十五日,台灣臨時國民議會改為台灣共和國臨時國民議會,選出廖文毅為大統領,吳振南為副大統領,議長改由郭泰成擔任。一九五六年二月二十八日,二二八事件九週年時,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正式成立,大統領、副大統領和閣員也於當日就任,並發表獨立宣言。同年八月一日公佈台灣共和國臨時憲法。廖文毅在《台灣民本主義》一書中,提出台灣共和國是繼承鄭氏王朝、台灣民主國之後,台灣民族的第三次建國運動。

六、第一次被捕

  海外有台獨運動,島內也有台獨的地下活動。
  廖史豪、黃紀男在二二八事件後,先後赴香港,與廖文毅等相聚,進行台獨工作。黃紀男更於一九四八年四月,受廖文毅之命,與陳梧桐一起到日本活動,拜會國會議員倉石忠雄、首相蘆田均、國會議員籐山愛一郎、美國合眾社遠東支社社長霍爾布萊特(Earnest Horbright) 、麥克阿瑟、國會議員尾崎行雄、朝日新聞社社長緒方竹尾和在日台灣人。其中,籐山與尾崎相當支持台灣獨立。一九四八年底,黃紀男才回香港。
  一九四八年九月,廖史豪自港返台,翌年六月,黃紀男也從香港返回台灣。一九四九年十月之後,黃紀男、廖史豪開始透過個別關係去吸收同志和同情者,傳播台獨意識。史豪和母親廖蔡鸞拜訪地方上的仕紳和知識份子,如彭明敏家族、郭國基、楊金虎、吳基福、陳英裕等,未獲實質協助,不過也沒被出賣。
  在組織中,黃紀男當頭,廖史豪為副,與鍾謙順負責台北地區的活動,偕約瑟負責基隆,鍾謙順和溫炎煋在中部發展,許朝卿在台南嘉義,許劍雄在高雄。七個人單線聯絡,只有直的關係,沒有橫的關係。發展到屏東客家村時,被國民黨突破。另外,廖史豪還有兩條線:廖招明負責宜蘭,吸收到郭振坤,後來郭案牽連到的宜蘭人有四名,一九五五年十一月十五日被捕,除廖招明之外,其餘五人被關一年;另一條線是潘啟義負責台北,林國華負責高雄。廖史豪原判七年,後改為無期徒刑,就因這兩條線被破,又加重刑期。
  一九五○年初,鍾謙順和廖史豪組織特別行動隊,鍾為負責人,廖為副手,計畫搶劫台銀運鈔車,以籌措革命資金,也曾計畫暗殺蔣介石,所以偷偷向軍方購買兩支美製大手槍和幾百粒子彈,被捕之後因「持有槍械之罪名」,增加刑期。
  一九五○年五月十四日,黃永香、邱慶隆首先被捕,繼之,牽連百餘人,最後七人被判刑:黃紀男十二年;廖史豪、鍾謙順、溫炎煋七年;偕約瑟、許劍雄、許朝卿五年。七人都被移送綠島。廖史豪由於廖招明、潘啟義等被破獲,再被判無期徒刑,一九五六年因丈人陳哲民返台,減刑為十二年,黃紀男減為九年。一九五八年八月,廖史豪保外就醫,黃紀男獲釋。其餘人都是刑滿才出獄。

七、第二次被捕

  出獄之後,廖史豪和母親廖蔡鸞仍繼續拜訪台灣地方仕紳名流:郭雨新、石錫勳、陳啟清、吳基福、楊金虎、郭國基、陳英裕、楊肇嘉、吳三連、葉廷珪、高玉樹等人,談論有關台灣獨立的事。除訪問名人之外,並計畫暗殺蔣經國,以武力打倒獨裁政權。
  一九五六年,日本每日新聞記者若菜正義來台擔任特派員,經由陳火桐介紹,聘廖史豪弟弟廖史眼為每日新聞社記者,因此認識廖蔡鸞。若菜越瞭解台灣政治之後,越同情台灣反對運動人士的處境。於是作了傳遞廖蔡鸞與廖文毅之間信件往來的橋樑。廖文毅信件經由日本外務省送到日本駐台大使館,若菜前往拿取,轉給陳火桐,陳再轉交廖蔡鸞。前後共傳過四次。因是外交官專用管道,不必受台灣海關檢查。信件內容大致是報告台灣現況、廖家家務和海外台獨運動。後來日本駐台大使館理事官中野將傳遞信件的事密告張群,因此洩漏。
  一九六二年一月二十七日,廖史豪被捕之後,同志紛紛被捕。一九六五年一月黃紀男、廖史豪被判死刑;林奉恩、廖溫進十二年;鍾謙順十年;林南增、陳嘉炘、郭振坤、廖慶瑞、鄭瓜瓞五年;許朝卿六年;陳火桐十二年;廖蔡鸞十五年。共計十三人,黃紀男、廖史豪、鍾謙順、許朝卿是第二次入獄。
  廖文毅在日本推動台獨運動,國民黨派出黃朝琴、丘念台、劉啟光、蔡培火、林頂立等人前往遊說返台,廖文毅都不為所動。於是利用這次逮捕,判廖史豪、黃紀男死刑和廖文毅大嫂、弟弟入獄,脅迫廖文毅返台救人。
  調查局乃找廖史豪四妹菊香,前往東京,遊說廖文毅。廖菊香本來不願意,但兄長判死刑;母親十五年徒刑,罹患心臟病和糖尿病已經相當嚴重;在救人情況下,不得已赴日找三叔廖文毅。五妹婿陳長秀在東京,也積極加入遊說,後來他陪廖文毅回台灣。當時國民黨允諾的條件是:一、無條件釋放所有與台獨有關的政治犯;二、歸還被沒收的財產;三、政府給予相當的地位,如省府重要職務,或台糖董事長。結果,除了財產歸還之外,第一條與第三條並沒履行。廖文毅後來僅擔任曾文水庫副主任委員。
  廖文毅確定返台,廖蔡鸞才獲得保外就醫,一九六五年七月二日,去世。十二月,廖史豪、黃紀男、廖溫進特赦出獄。同案判五年、六年的人,刑滿出獄。鍾謙順、林奉恩、陳火桐一直到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五日,因蔣介石特赦才出獄。入獄的同志並未因廖文毅返台而獲減刑。

八、第三次被捕

  廖文毅返台之後,擔任曾文水庫副主任委員。黃紀男出獄後,就到曾文水庫工作。黃紀男的小舅子張勝濱經廖文毅推薦,進入曾文水庫的工程顧問公司日本工營株式會社擔任司機,替日本工程師開車。
  日本工程師在台日之間來來往往,常會帶些日本的新聞或雜誌來台,有些會報導台灣和中國情勢的消息。有一次,鍾謙順從謝聰敏處拿到一批有關一九七○年四月二十四日蔣經國在美國遇刺的報導資料,到曾文水庫。黃紀男讀後放在抽屜中,竟被撬開,拿去密告。在彭明敏未逃亡離台之前,黃紀男、鍾謙順也與之來往。一九七二年六月十二日,黃紀男被抓,接著鍾謙順、張勝濱也被捕。黃紀男、鍾謙順各被判十五年,一九八二年,獲減刑,是第三度入獄。張勝濱十年,一九八一年出獄。

九、海軍台獨案

  一九五五年,海軍中士許昭榮奉派到美國紐約接艦,看到華文版紐約時報頭條新聞,報導台灣共和國臨時議會在東京成立的消息,看完後,非常感動,希望能盡快與廖文毅的組織取得聯繫,好將此類資訊傳回島內。乃寫信給東京的叔叔許仕,而聯絡上簡文介,讓簡自東京寄《台灣獨立運動十週年》到夏威夷日人佐久間家。在紐約停留期間,聯合國正討論台灣未來定位是否由台灣住民決定。許昭榮受此影響,台灣獨立意識乃逐漸萌芽。
  返台途中經夏威夷時,許昭榮取得《台灣獨立運動第十年》。一九五七年,張幹男在許昭榮住處,發現這本書,借閱之後並開始傳閱。為了讓更多人閱讀,張幹男等人開始進行翻譯工作。一九五八年漢文的翻譯筆記被軍方搜查發現後,開始逮捕,一共十人被捕,其中一人是平民,其餘九人都是海軍現役軍人。後許昭榮被判十年;張幹男、曾國英八年;陳肇基、陳水清、吳榮山七年;施松雨、鄭文騰、胡榮秋五年。均坐滿刑期才出獄。

十、盧伯毅事蹟

  盧伯毅,一九四四年與丁韻仙結婚。一九四六年三月,考入台大經濟系。二二八事件發生,參加二七部隊,之後逃亡日本,一年後,以羅紀東之假名返台,立即受到通緝,乃丟下妻女,再次流亡日本。據陳火桐說,盧伯毅參加廖文毅的台獨組織,韓戰發生,到朝鮮半島充當翻譯,被北韓逮捕,中共派代表找他談判,希望他「回歸祖國」,他拒絕了。然後非法逗留南韓三十幾年,始終沒有身份,後娶韓國女子為妻。一九八七年十二月,丁韻仙母女意外獲得盧伯毅自韓國的來信,得知他人還健在。女兒盧靜綠前往探親,四十年來離別交織而成的怨恨,一時難於平復。不久,盧伯毅病死異鄉,他的事蹟也隨之而逝。

十一、臨時政府由隆盛到衰退

  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成立之後,向國際社會宣傳台灣獨立的主張,頗獲迴響。一九五七年八月三十一日,馬來亞聯邦總理拉曼邀請廖文毅以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大統領的身份,與各國元首並列,參加獨立慶典。拉曼領導馬來亞脫離英國殖民地,以其奮鬥經驗,易於瞭解台灣人民反抗獨裁者,獨立建國的心意。這個消息頓時成為熱門新聞,引起日本人的注意,也促使在日台灣人紛紛加入臨時政府。
  一九六一年秋,聯合國舉行大會,蒙古人民共和國申請加入。當時中華民國仍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勢必投否決票。美國總統甘迺迪乃派特使到日本,邀請廖文毅赴白宮訪問。廖文毅於九月十四日從日本飛往瑞士,等待美國簽證。國府知道這個消息之後,態度立即軟化,表示願意棄權,不再杯葛蒙古入會。美國見目的已達,乃拖延廖的入境,並改口只准許入境探親,廖不得已入境美國,訪問友人之後,經加拿大,於九月底返回日本。
  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在日本的活動,曾盛極一時,但一九六○年之後,問題逐漸浮上檯面。臨時政府內部異見出現,同志相互批判,產生裂痕。王育德結合新留學生於一九六○年組織「台灣青年社」,發行《台灣青年》雜誌,形成另一股台獨勢力。雙方雖有意重組,實際運作上卻有困難。國民黨趁機介入,收買分化,製造內鬨,使得臨時政府同志之間互不信任,相互牽制,甚至出走,勢力逐漸衰退。
  廖文毅歸台之前,一九六○年代初期台灣發生許多變動。一九六○年雷震因《自由中國》和組黨而被捕。蔣介石為連任第三任總統,不惜修改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廢除總統只能連任乙次的限制。副總統陳誠於一九六五年三月病逝,蔣經國失去競爭對手,逐步掌權,部署繼承父親蔣介石的事業。台灣人的反抗運動,有一九六一年的蘇東啟台獨案,和一九六四年彭明敏、魏廷朝、謝聰敏的「台灣人民自救宣言」台獨案。國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舉行核子試爆,軍事力量日益壯大,與蘇聯之間的摩擦對立也相對提升。美國則一步步陷入越南政治變亂的泥淖中而無法脫身。在這樣的國內外局勢之下,國民黨需要營造萬眾歸心、擁護蔣家的形象,才能抗拒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威脅,化解蔣介石連任總統、壓制言論、逮捕反對人士所造成的獨裁印象。因此,國民黨百般設計,一方面派人到東京遊說,另方面逮捕廖之親人和台獨同志,判以死刑,並以老母呼喚兒子的錄音帶,喚起廖的親情思念,以此逼迫廖文毅返台,藉以表示台獨無望,國民黨才是台灣人民唯一的寄望。
  廖文毅在內外夾攻之下,終於在一九六五年五月十四日飛回台灣,結束了他半生台獨運動的奮鬥。

十二、不容青史盡成灰

  廖文毅的歸降,是台獨運動的挫敗,也因他的歸台,台獨運動轉由新一代留學生撐起大旗。新世代大多接受國民黨教育,與接受日本教育的上一代不同,反對國民黨的層面更多元、更深入。台獨運動也因之傳遍世界各地,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台灣共和國同志在台灣的行動,雖然逐一失敗,被捕入獄。但其事蹟表示,在高壓統治下已有人膽敢在台灣反對國民黨,主張脫離中國,台灣獨立。這個事實已成為台灣人的歷史遺產,在時代脈動中,清清楚楚標示了台灣人獨立運動的出現、挫折、轉變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