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終戰八十 全民寫史:台灣人的戰爭記憶 終戰八十 全民寫史編輯委員會 編著 |
終戰八十 阿公阿嬤講故事
戴寶村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董事
台灣一直流傳一個可笑可悲的笑話,說是提問:二戰期間台灣曾被哪個國家轟炸?竟有人不假思索的回答說是被日本轟炸。所以著名的搖滾歌手伍佰唱出「空襲警報」的歌謠:「阮阿公空襲的時早就已經跋落山跤,阮阿嬤的豬寮予伊燒甲臭火焦,……聽說是美軍欲來炸台灣的日本兵仔,聽說咱攏總是唱著日本的軍歌,……這款的代誌學校攏無提……歷史的傷害閣有影毋是清彩,……」由此可看到扭曲的歷史教育所造成的認知錯亂,讓人深感歷史知識與意識的養成,就是記憶與遺忘的戰爭。
歷史是由人地時事物等所構成,在適當的時機回顧這些過往,使過去與現在對話,才能彰顯歷史的意義和價值,2025年適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八十年,1941-45年的太平洋戰爭,台灣幸運的未成為遍地烽火的決戰戰場,但仍讓台灣人飽嚐慘痛的戰爭經驗。很多場景與故事仍留存在各地,值得蒐集整理留傳給台灣社會,因此在2024年董事會提出「終戰八十 全民寫史」的計畫,作為準備交卸秘書長任務的延續性工作。構想期間也查知「歐洲紀念與團結網絡」(European Network Remembrance and Solidarity 2005年成立),也發起一個二戰八十年後「阿公阿嬤講大時代故事」(Grandparents Grand Stories)的徵獎活動,鼓勵大眾書寫分享家族與地方有關二戰的故事,看來有見識者有志一同,也慶幸是同時俱進而非受到啟發才仿效的續貂之舉。
本計畫徵稿書寫範疇涵蓋軍事場所地景、軍事動員、戰爭經驗、人物故事及戰爭紀念物等大項,希望透過廣泛參與書寫,呈現庶民大眾的戰爭經驗,並將篇數設定為八十篇,出版發行日訂在8月15日,充分呼應終戰八十年及終戰日的意義,各篇文字以2000字以內為度,並搭配相關圖像,增加其可讀性。本書進行如同作戰,何義麟秘書長、李筱峰、温振華和林呈蓉四位教授,温秋芬、沈亮同仁等,都被高度軍事動員,終於順利交出戰果。
回顧八十多年前台灣人的戰爭經驗並不遙遠,若就以參與軍務泛稱的「台灣人日本兵」人數達20萬人來看,日治末期台灣家戶約90萬戶計算,等於五戶人家就有一人的台灣人日本兵故事,這是台灣人的普遍集體記憶。執行計畫期間屢屢想起先父在戰爭期間作公工的「奉仕作業」,私賣農產的「走ヤみ」、改種蓖麻的故事,還有堂叔從南洋遲歸返鄉的驚奇經歷,大姊夫的南洋從軍筆記猶在手邊,陳舊歷史鮮活再現,而這些也都是台灣人的共同記憶,期待還有更多的故事來形塑建構台灣的歷史,因為「你的故事」就是「咱的歷史」:(Your Story Our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