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 序一/陳奇祿
005 序二:從1995年的學術研討會反省台灣歷史意識/張炎憲
013 以「國語學校」為場域,看日治時期的語言政策/陳恆嘉
031 近五十年台灣語言政策的變遷/黃宣範
041 日治時期台灣文化論述之意識形態分析
-以《台灣新民報》系統的「同化主義」表意為例/林淇瀁
063 多音交響的可能-論台灣文學語言的歷史發展/呂興昌
081 戰後台灣文學的再編成/林瑞明
095 論台灣文學的「悲情」/陳萬益
105 「台灣人形象」的自我形塑-百年來台灣美術家眼中的台灣人/蕭瓊瑞
157 戰後台灣刻場的興衰起落(1945~1949)/邱坤良
169 百年來台灣歌謠傳略/莊永明
183 論長老教會與台灣的現代化/董芳苑
213 西來庵事變的象徵意義初探-果報、財富與兩性關係在有關善書中的鋪演/方孝謙
235 子弟曲館與台灣中部的城鄉互動-以彰化集樂軒和梨春園為中心之考察/林美容
249 台灣都市發展與教育空間分佈的變遷-兼論社會活動空間的演變/章英華
275 一百年來台灣政治運動中的國家認同/李筱峰
303 對1980年代台灣民族認同形成的文化分析/蔡篤堅
331 「外省人」自由主義者對「台灣前途」的態度-以雷震、淚殷海光及傅正為例
/田欣
353 夾縫中的族群建構-泛原住民意識與台灣族群問題的互動/孫大川
377 百年來台灣法律的西方化/王泰升
399 五十年來的台灣法制/林山田
431 台灣史研究與台灣主體性/張炎憲
453 台灣左翼運動史與政治變遷-後殖民史學的一個檢討/陳芳明
469 台灣近百年的產業發展-以紡織業為例/林忠正
505 百年來台灣的對外貿易進展/林鐘雄
537 戰後的台、中關係-結構性現實主義的觀點/施正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