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台灣歷史論集》 戴寶村 著 |
詠嘆「婆娑之國.美麗之島」的人與文
文/鄭瑞明
1975年8月,個人從師大歷史研究所畢業,工作單位也由所轉系,除教學外,兼辦系圖書館業務。當時的系館,藏書還算豐富,閱覽環境也不差,但對大學部學生而言,似乎只是聊備一格,除非考期間,否則就是蚊子館,雖有顏如玉相伴,其樂無窮,卻也因獨守空閨,好生寂寞。所幸,每週一、兩天,總會有一位身材魁梧,皮膚稍黑的同學來館。或許是上帝的刻意安排,竟然將兩位身世處境相近,包括來自鄉下、皮膚偏黑、轉系生等的兩位年輕人湊合在一起,情誼很快也被串起。言談間,顯露其對國家的高度關懷,而專挑與台灣史有關的原典、古籍及期刊加以閱讀,更展現出他對台灣學研究的興趣與企圖。果然,在他實習結束之年,即高中碩士班,繼而進入博士班,且毫無遲疑地選擇台灣史作為研究主軸。斯人者何?本論文集的作者戴寶村教授也。
台灣歷史,內涵豐富而完整,舉凡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族群、宗教、學術等各面向,無不獨具特色,源遠流長,自成體系,且與中國史有別,就如同清乾隆諸羅教諭盧觀源所說:「台陽山川風物迥異中土」。只是何其不幸,終戰後,在國民黨「中國化」的摧殘下,不但台灣歷史本身全盤遭受否定,連研究者也被統治當局視為分離分子,以致有「險學」之稱,也因此,不少學子視台灣史研究為畏途。儘管學術環境如此嚴峻惡劣,仍有一群「憨子」本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甘冒被打壓之險,堅持己志,努力向前。寶村就是其中的一位「大憨子」,他之所以數度被拒絕於台灣師大窄門之外,以及早期曾有一段「流浪」,應該不令人意外。
隨著台灣史研究的深入化與精緻化,研究領域中除發展斷代史研究之外,專業史之被開發是另一特色。台灣是一個四周環海的島國,有史以來,在人水關係絕對無法脫離之下,住民頗能充分利用河海資源,締造厚實的文明與文化。日治時期以降的諸多學者於是以此為素材,積極從事研究,歷經傳承與累積,終而建構出台灣海洋史此一專史。寶村堪稱此一專史研究的巨擘。從碩士班開始,即專注於台灣海洋史的鑽研,先後完成不少作品,如〈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近代台灣港口市鎮之發展〉、《淡水河流域變遷史》、《近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海運》、《台灣的海洋歷史文化》等,均屬經典著作,深為學界所推崇。此次又將他部分論文彙集成冊,以饗宴同好,計收納12篇,有屬學理論述者,有屬研究實例者。寶村雖謙稱係趁職務之便而為之而已,實際上卻隱藏著深層的用意,是即有意就其研究與思考所得,公諸於世,藉以鼓動同好協力為此一新開花朵注入更多肥料與水分,俾使更為嬌豔。另就台灣海洋史的界定、範疇、研究方向與方法等詳加論述,並以實作為例,無異是要以身作則,呼喚後進學子以此為指針,奮力向前。總之,匠心獨具,用意匪淺。
寶村曾一再聲明,他個人對政治並不甚感興趣,所作所為,也盡量避開政治,實際是否如此,依個人觀察,他不願出任官職是個事實,但對攸關國家前途的大政治卻牢牢記掛在心,否則不會大聲疾呼「海洋立國,台灣活路」,全力主張「台灣應該擺脫被發現、被殖民的宿命,重新自我發現自我定位」,「脫陸入海,以海為路,積極利用這片屬於海洋的藍色國土,延伸連結世界,從而邁向海洋立國,建構一個真正的海洋國家」,似此,不正也呼應了顧憲成所說的:「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最後,期盼名家讀者,能從這本論文集裡的探究,體會出寶村的內心深處,團結一致,共建此一「美麗島台灣翠青」。
寶村是個情深義重之人,每有榮耀與光彩,總會不吝嗇地邀約老友與他共享。如今又辱蒙約請入夥,備感榮幸,欣悅之餘,胡謅數語如上,聊表祝賀之意,應該不屬於傳統八股中的「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