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化》 |
覆刻說明
文/秦賢次
《台灣文化》月刊係民國三十五年九月十五日在台北市創刊,迄三十九年十二月一日停刊,前後四年間共出六卷二十七期。其中,一卷出三期;二卷出九期;三卷出八期;四卷出一期;五卷出二期;六卷出四期。還是光復初期創刊的期刊中,為時最久,水準最高,影響最大的一份雜誌。
《台灣文化》為「台灣文化協進會」之機關刊物,發行人游彌堅,主編先後為蘇新、楊雲萍及陳奇祿等三人。初創刊時,為綜合性文化雜誌,文學創作、文藝評論及學術論著並重。從三十八年七月一日出版的五卷一期開始,因時局變異,刊物被迫改成台灣文化研究的純學術性刊物,因而也喪失了其原有的光芒。隨著《台灣文化》的停刊,「台灣文化協進會」雖說等於也停止活動,但實際並未解散。六年之後又捲土重來,以重新登記的「台灣省文化協進會」名義,在四十五年六月三十日再度創刊《台灣研究》(年刊)第一輯,四十六年六月一日又出第二輯,發行人仍為游彌堅,主編仍為陳奇祿,內容實質上也仍為《台灣文化》六卷三、四期合刊之延續。之後刊物再度停刊,協會也漸趨沈寂,名存實亡。
「台灣文化協進會」原係台灣光復後翌年,亦即三十五年六月十六日,在台北市中山堂正式成立,與會人士多達四百餘人,係當時社會層次最高,組織也最為龐大的一個文化社團。其主要成員,幾乎網羅當時全台大陸及本省文化界精英,其組織名單如下──
理 事 長:游彌堅,(台北市市長)。
常務理事長:吳克剛(公署參議)、陳兼善(省博物館館長)、林呈祿(東方版社社長)、
黃啟瑞(台北市教育局長)。
理 事:林獻堂、林茂生(台大先修班主任、代理文學院長)羅萬俥、范壽康(公署教育處長、省圖書館長)、
劉克明、林紫貴(國民黨台灣省執委兼宣傳處長)、邵沖霽、楊雲萍、陳逸松、陳紹馨、徐春鄉、林忠、
連震東、許乃昌、王白淵、蘇新。
常 務 監 事:李萬居(台灣新生報社長)、黃純青、蘇惟梁。
監 事:劉明朝、周延壽、吳春霖、謝娥。
其中,許乃昌(秀湖)係協會總幹事,王白淵係教育組兼服務組主任,蘇新係宣傳組主任,陳紹馨係研究組主任,楊雪萍係編輯組主任。根據後來蘇新所寫的<自傳>,《台灣文化》最初幾期,包括一期的<魯迅逝世十週年特輯>在內,係由其負責主編的,那幾期的《文化動態》也係由其主筆的。因此,我推測,創刊號上由理事長游彌堅署名發表的代發刊詞《文協的使命》一文,可能也係由蘇新主撰的。該文指出:「光復後,台灣的文化界,好像暴風雨之後的沈默似的,大家無聲無息,帶著飄零無依的景象。這是大亂之後應有的氣象,不能把他看做老衰凋落,而是含有待機欲動的新生的力量。不過因為一時失掉了表現的工具,找不到發揮的園地罷了。」又說「從五十年的被壓迫生活,忽然變為自主獨立的生活,民族解放鬥爭的情流,也要改造向建國立業的大道進行。碰到這種大變動,人們就難免會感到手忙腳亂。對新世界的認識還沒清楚以前,新觀念也就是無從構成,一切都在動盪中,一切都在變化的過程,這就是台灣文化界的苦悶和沈默的原因,同時沈默也就是苦悶的象徵,苦悶卻是新生的力量。……不過這苦悶卻含蓄著無量的成長力,革命性。就是在醞釀著新台灣,新的中國,乃至新的世界的新文化的酵母。這些酵母都需要純化,需要有良好園地讓他發酵、生長。開闢這園地就是台灣文化協進會的使命。」
依據我的瞭解與推測,蘇新的主編《台灣文化》,應係一卷一至三期。自三十六年一月一日二卷一期起,即改由楊雲萍接編,以迄五卷一期改刊為止。而楊雲萍自接編起,每期常寫有《編輯後記》,並先後連載《近事雜記》共十九篇。
《台灣文化》的主要撰稿人,因為主編的更迭以及長期主編楊雲萍工作的變動等因素,可明顯地看出差異來。
第一卷的作者,在蘇新的組稿下,以協會的主幹居多,如范壽康、杜容之、楊雲萍、黃榮燦、林荊南(嵐映)、吳新榮(另署名吳史民)、王白淵、江流(鍾理和)、許壽裳、謝似顏、雷石榆、楊乃藩、楊守愚、陳文彬、呂訴上、藍蔭鼎、繆天華,以及主編蘇新等。其中,許壽裳係魯迅一生當中最要好的朋友,又是雜誌創刊前剛剛於八月七日正式成立的「台灣省編譯館」館長。楊雲萍、謝似顏、繆天華、楊乃藩、黃榮燦等則或為編譯館編譯,或為編審、幹事。其中,楊雲萍兼又擔任編譯館中「台灣文化研究」組主任。蘇新則以S.S、周再來等筆名寫各類文章。
又,一卷二期魯迅專號上的著評者如田漢、高歌、陳煙橋等均因許壽裳的關係,由其邀稿或推介而刊登的。從三十六年一月一日的二卷一期起,迄三十八年三月一日的四卷一期止,為期兩年又三個月。其中,二卷三期出版時,正逢二二八事變,之後曾短期停刊三個月,七月一日再續出二卷四期。此外,三十七年五月一日出版的三卷四期,係《悼念許壽裳先生專號》。
主編楊雲萍在「台灣省編譯館」於三十六年五月十六日奉令裁撤後,又由許壽裳(新任台大中文系系主任)推介於八月前往台大擔任歷史系教授。三十七年六月,又兼任在「台灣省通志館」(三十八年七月改組為「台灣省文獻委員會」)任職。
這期間的主要撰稿人有「文協」系統的蘇新(署筆名甦甡、立平田、林任民等)、黃啟瑞、杜容之、呂訴上、劉捷、毓文廖漢臣)、王白淵、吳史民(吳新榮)、陳紹馨(亦為台大哲學系教授)、許秀湖(許乃昌)等;「編譯館」系統的繆天華、黃榮燦、袁聖時(筆名丙生,後改名袁珂)、李竹年(李何林,三十六年八月至三十七年四月任台大中文系副教授)、劉世模、耐煩(楊乃藩)等;「台大」系統中,教授的有雷石榆(三十六年二月起)、張冬芳(先修班)、許壽裳(三十六年六月至三十七年二月任中文系系主任)、戴炎輝(法律系)、臺靜農(中文系)、洪炎秋(中文系)、味橄(錢歌川,文學院院長兼外文系系主任)、黃得時(中文系)、黎烈文(外文系)、廖蔚卿(女,中文系)、陸志鴻(校長)、謝康(共同科)、蘇維熊(外文系)、陳荊和(歷史系)等。學生的有葉慶炳(中文系)、陳詩禮(同上)、劉慶瑞(政治系,郭婉容已故前夫)等。「師院」系統的李季谷(院長)、謝似顏(體育專修科主任)、許世瑛(國文系)、戴君仁(國文系)等。其他文藝界知名人士有黃鷗波(畫家)、老童生(張我軍)、林清月(歌人醫生)、朱兆祥(語言學者)、林曙光(作家)等。此外大陸作家有田漢、諸侯(陳瑜清,翻譯家)、景宋(許廣平,魯迅遺孀)等。
從三十八年七月一日的五卷一期起,迄立三十九年十二月一日的六卷三、四期合刊終刊號止,為期一年又十個月。此時,刊物已成為台灣研究的純學術刊物。主編名義上是陳紹馨(台大歷史系教授),實際上係由上海聖約翰大學政治系畢業回國,除擔任公論報副刊《台灣風物》主編外,也是台大新任歷史系助教的陳奇祿。
這期間的主要撰稿者大多為台大師生。除主編陳奇祿外,教授有戴炎輝、金關丈夫(日人,解剖學)、國分直一(日人,歷史系)、方豪(傑人,歷史系)、陳紹馨、芮逸夫(考古人類學系)、石璋如(同上)、黃得時、陳棋炎(法律系助教);學生有何廷瑞(歷史系)、宋文薰(同上)、劉斌雄(同上)、曾瓊珍(法律系)等。此外,在台灣省文獻會任職,而對台灣文化素有研究及興趣的同仁如陳菊仙(陳旺成,編纂)、顏晴雲(組員)、衛惠林(編纂)、林衡立(協纂)也應陳奇祿邀請在《台灣文化》等撰稿。
《台灣文化》維持時間既長,作者又多當時文化界名人,由主編的苦心組稿,將其編得生動活潑,成為台灣光復後四年間台灣最重要的期刊。其中《文化動態》及《本省文化消息》兩個專欄所記載的當時國內外文化活動,已成為研究者不可缺的史料。《台灣文化》最重要的作者有蘇新、黃榮燦、楊雲萍、呂訴上、洪炎秋、陳奇祿等。
舉例來說,《台灣文化》即曾刊載多篇蘇新用各種化名所寫的文章。其中,《音樂與美術》(報導)、《論「平等教育」》、《上海的報紙和雜誌》等三編文章仍未收入時報去年新出版的蘇新文集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台灣文化》也保存了已故美術家黃榮燦的六篇精心撰寫的文章,可供學者研究者參考。黃榮燦(一九一六~一九五二、十二、六),籍貫重慶,抗戰期間畢業於昆明國立藝專。其後,曾執教吉林藝術師校。三十五年春、來到台灣,旋即在台北市成立新創造出版社,發行《新創造》雜誌,出版「新創造文藝叢書」,在文藝界極活動。二二八事變後為政府當局逮捕槍決。最近,其屍塚已在六張犁被尋獲。
由於二二八事變之後,政府當局的書刊查禁清查政策,以及早期白色恐怖時期,情治人員可隨意到家搜查逮補的恐怖作風,使得公家機構及民間多年來不見有任何《台灣文化》的蹝影。最近,經由筆者在《文學台灣》雜誌上的撰文呼籲,應儘速重新翻印具有學術研究價值的期刊後,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最為熱心連繫,並有出版之長期計劃。因此筆者樂意提供多年來由舊書攤辛苦蒐尋得來的多期《台灣文化》月刊,並由該出版公司另行設法補齊所缺卷期重新影印出版。筆者衷心希望,藉著《台灣文化》的重新問世,將來能有更多有價值的舊期刊儘早重見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