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權之旅-學習護照》 李永熾策 畫指導 |
台灣人權運動相關記事
時間 | 人權運動相關記事 |
1895/05/25 | 台灣民主國成立。 |
1895/06/17 | 台灣總督府舉行始政式。 |
1896/01/01 | 芝山巖事件 |
1896/02/29 | 日軍搜查民間武器,開始戶口調查。 |
1896/03/14 | 六三法公佈。 |
1898/08/31 | 台灣總督制定保甲條例,將人民納入保甲組織課以連坐。 |
1898/11/05 | 公佈匪徒刑罰令,1899年依此令處死刑者達1023人。 |
1900/03/05 | 治安警察法公佈。(對政治結社、集會、示威運動予以限制,規定勞動運動、農民運動之取締) |
1904/01/12 | 台灣總督府制定罰金及笞刑處分令。 |
1905/05/13 | 台灣全島實施戒嚴令(至7/7)。 |
1906/03/04 | 櫟社成立。 |
1907/11/15 | 北埔事件(民軍攻擊北埔支廳)。 |
1908/10/01 | 公佈台灣違警令。 |
1912/03/23 | 林杞埔事件。 |
1913/12/06 | 羅福星事件 |
1914/04/01 | 淡水中學(長老教會)開校。 |
1915/xx/xx | 林獻堂等捐資籌建台中中學(今台中一中),為當年專為台人子弟升學創立的中學。 |
1915/08/03 | 西來庵事件(余清芳等人之抗日事件)。 |
1916/04/16 | 私立靜修女學校開校。 |
1918/07/xx | 蔡惠如與留日學生林呈祿等人創立聲應會。 |
1920/01/11 | 新民會成立,是為台灣民族運動之指導團體。 |
1920/07/16 | 新民會發行《台灣青年》,為《台灣民報》之前身。 |
1920/07/27 | 公佈地方制度改正,行州市街莊制。 |
1921/01/30 | 第一次台灣議會請願運動。 |
1921/03/15 | 法律第三號公佈。 |
1921/10/17 | 台灣文化協會於靜修女中舉行創立大會。 |
1922/02/26 | 第二次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
1923/01/30 | 台灣議會期成同盟成立(2/2被禁) |
1923/02/22 | 第三次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
1923/04/15 | 《台灣民報》創刊。 |
1923/12/16 | 治警事件(台灣議會期成同盟會會員遭檢舉)。 |
1924/01/30 | 第四次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
1924/07/03 | 文化協會主持舉行無力者大會,支持台灣議會設置運動。 |
1924/07/05 | 第五次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
1924/07/25 | 治警事件一審。(蔣渭水等18人全體無罪)。 |
1924/12/20 | 李應章等人於二林成立農民講座,為台灣農民運動之濫觴。 |
1925/01/01 | 二林莊召開農民大會。 |
1925/02/17 | 第六次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
1925/02/20 | 治警事件二審定讞,蔣渭水等13人有罪。蔣渭水等人不服判決,上訴遭駁回。 |
1925/05/10 | 蔣渭水等人假釋出獄。 |
1925/06/28 | 二林蔗農組合成立。 |
1925/10/22 | 二林事件。 |
1926/02/09 | 第七次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
1926/06/17 | 文化協會舉辦「反對台灣始政紀念日」演講會,演講者一發言即遭制止;台北無產青年舉辦之「無產者之始政紀念日反對演講會」,王萬得等六名演講者遭逮捕(六一七事件),。 |
1926/06/28 | 台灣農民組合舉行成立大會。 |
1927/01/03 | 台灣文化協會左右分裂。 |
1927/01/xx | 第八次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
1927/05/08 | 文協舊幹部協議成立台政革新會。 |
1927/05/29 | 台政革新會改稱台灣民黨舉行成立大會(6/3被禁) |
1927/07/10 | 台灣民眾黨舉行成立大會。 |
1927/08/01 | 《台灣民報》由東京遷入台灣發行。 |
1927/12/10 | 台灣民眾黨要求自治。 |
1927/01/01 | 連溫卿組織台灣機械工友聯合會。 |
1927/02/19 | 蔣渭水組織台灣工友總聯盟。 |
1927/04/15 | 日共台灣民族支部(台灣共產黨)在上海成立。 |
1928/04/25 | 第九次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
1929/02/16 | 第十次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
1929/04/28 | 第十一次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
1930/03/29 | 《台灣民報》改稱《台灣新民報》。 |
1930/05/02 | 第十一次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
1930/08/17 | 台灣地方自治聯盟成立。 |
1931/02/12 | 第十二次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
1931/08/05 | 蔣渭水過世。 |
1932/06/03 | 第十三次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
1932/11/18 | 台灣總督府下令禁止開設漢文書房,台人不再能公開學習中國語文。 |
1933/01/31 | 第十四次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
1933/02/06 | 第十四次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
1934/02/06 | 第十五次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
1934/09/02 | 停止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
1935/11/22 | 台灣地方自治制實施後第一次選舉投票。 |
1937/04/01 | 各報漢文欄被禁。 |
1937/07/07 | 中日戰爭爆發,台灣軍司令部發出警告,禁止所謂非國民之言動。 |
1937/07/15 | 台灣地方自治聯盟解散。 |
1937/08/15 | 台灣軍司令部宣佈進入戰時體制。 |
1937/09/10 | 設置國民精神總動員總部,開始徵召台灣青年充作軍伕。 |
1938/03/31 | 日本公佈國家總動員法。 |
1940/02/11 | 公佈台灣戶口規則修改,規定台民可改日本姓名。 |
1941/04/19 | 成立皇民奉公會,在台推行皇民化運動。 |
1942/04/xx | 實施台灣特別志願兵制度,強迫台籍青年參軍。 |
1943/12/01 | 日政府強調學生兵入伍。 |
1944/03/xx | 台灣六家日報合併為《台灣新報》。 |
1944/09/01 | 實施台民徵兵制度。 |
1945/08/15 | 日本無條件投降。 |
1945/10/25 |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正式接收臺灣。 |
1946/02/11 | 行政長官公署以驅除日本皇民化遺毒為由,著手箝制言論自由。 |
1946/09/21 | 國防部修正公佈「電信監察實施辦法」,建立「制度性」的電信監管制度。 |
1946/10/10 | 延平學院開學。 |
1947/02/28 | 「二二八事件」爆發,為戰後國家暴力侵害人權的重大事件。 |
1947/07/04 | 國民政府宣告「厲行全國總動員」,動員戡亂時期開始。 |
1947/12/25 | 中華民國憲法實施 |
1948/01/28 | 臺灣省政府制定「台灣省出入境旅客登記暫行辦法」,3月1日起施行。 |
1948/04/18 | 國民大會通過「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
1948/11/26 | 「電影檢查法」修正公佈 |
1949/04/06 | 楊逵發表的「和平宣言」,被上海《大公報》轉載,觸怒了臺灣省主席陳誠,而於「四六事件」時遭到逮捕。 |
1949/05/14 | 黃紀男等「台灣再解放聯盟」案爆發 |
1949/05/20 | 臺灣全省自零時起戒嚴 |
1949/06/21 | 「懲治叛亂條例」公佈 |
1949/07/13 | 山東流亡學生案 |
1949/09/01 | 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改為臺灣省保安司令部,由彭孟緝任首任司令。 |
1950/03/01 | 臺灣省開始勞工保險,但適用對像僅限於國家機關經營的實業體為主。 |
1950/04/05 | 「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案」修正通過,「地方自治」正式試辦。此種以行政命令試辦的地方自治與中華民國地方自治體制有相當大的差別,不僅欠缺憲法保障,甚至連法律保障的要件也不具備。 |
1950/05/13 | 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蔣經國宣佈偵破蔡孝乾領導的中共「臺灣省工作委員會」案,由此牽連出白色恐怖期間許多政治案件。 |
1950/06/13 | 「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公佈 |
1950/12/01 | 行政院訓令規定,各報社應自該日起縮減篇幅為日出一張半,為臺灣報禁之始。 |
1951/07/25 | 臺灣省政府針對進口書刊頒佈管制命令,規定中外書刊須申請核准後才得以進口。 |
1951/10/20 | 「戡亂時期檢肅匪諜給獎辦法」公佈。 |
1952/04/30 | 「台灣省戒嚴時期取締流氓辦法」公佈。 |
1952/09/10 | 鄒族湯守仁、高一生等因觸犯「叛亂案」被捕。 |
1952/10/11 | 教育部規定不得使用羅馬拼音,1958年更明文要求停用自清代就已開始使用的羅馬字(台語)聖經。 |
1952/11/29 | 「出版法施行細則」修正公佈,一般將之視為限證的法源。 |
1952/12/26 | 「鹿窟事件」爆發 |
1953/08/18 | 「戡亂時期檢肅匪諜舉辦聯保辦法」公佈 |
1954/01/29 | 大法官會議作成釋字第31號解釋:在第二屆立法委員及監察委員未能依法選出集會以前,應仍由第一屆立、監委繼續行使職權,「萬年國會」體制自此確立。 |
1955/03/01 | 國家安全局成立,隸屬於國防會議。 |
1957/1/21 | 國防部公告「戡亂時期臺灣地區入境出境管理辦法」,明令由臺灣保安司令部負責辦理出入境相關事宜。 |
1957/05/04 | 「戡亂時期匪諜交付感化辦法」公佈 |
1958/05/15 | 臺灣警備總司令部成立 |
1960/05/12 | 「戒嚴時期無線電台管制辦法」核定通過,由警備總司令部全權負責管控無線電台,人民之言論自由進一步受到戕害。 |
1960/09/04 | 《自由中國》雷震案爆發 |
1961/03/05 | 《公論報》被迫停刊 |
1961/06/01 | 臺灣警備總司令部通令全國,查禁257首流行歌曲。 |
1964/09/20 | 彭明敏等「臺灣自救宣言」案爆發 |
1968/03/04 | 柏楊「大力水手」案爆發 |
1961/09/18 | 時任雲林縣議員的蘇東啟被控涉及參與張茂鐘的「叛亂」案,遭到警備總部逮捕。 |
1970/10/08 | 警備總部召開會議決議加強取締嬉皮、奇裝異服、長髮。 |
1970/12/10 | 新聞界李荊蓀、俞棘案 |
1971/03/04 | 行政院院會通過「修正廣播及電視無線電臺設置及管理規則案」,規定中央政府所在地,電視之設置不得超過三座。 |
1972/02/08 | 「兒童福利法」公佈 |
1973/04/26 | 台大哲學系事件 |
1976/10/18 | 《臺灣政論》黃華案 |
1977/11/19 | 「中壢事件」爆發 |
1978/4/16 | 吳泰安案爆發,余登發父子遭到牽連。 |
1979/12/10 | 美麗島事件爆發 |
1980/02/28 | 林宅血案爆發,被稱為「第二次二二八」事件。 |
1981/07/02 | 陳文成命案 |
1982/03/31 | 林義雄宅正式改為義光教會 |
1982/11/23 | 王迎先命案 |
1983/01/08 | 前田光枝台獨案(盧修一案) |
1984/07/30 | 總統令公佈「勞動基準法」 |
1984/10/15 | 江南命案 |
1985/05/19 | 鄭南榕等人發起「5.19綠色行動」,上街頭挑戰戒嚴體制。 |
1985/12/01 | 「動員戡亂時期檢肅流氓條例」施行 |
1986/09/28 | 民主進步黨成立 |
1986/11/30 | 民眾聲援許信良等闖關返鄉,抗議「黑名單」返鄉管制,爆發桃園機場事件。 |
1987/01/10 | 民間發起「彩虹專案」關懷雛妓示威遊行,抗議販賣人口。 |
1987/02/04 | 228和平日促進會正式成立,並於2月13日召開記者會,公開打破「228」言論禁忌。 |
1987/05/11 | 台大學生社團在校園示威,要求校園解嚴、修改大學法。 |
1987/05/28 | 外省人返鄉運動推展,要求返回中國大陸探親;11月,政府開放返鄉探親。 |
1987/06/12 | 反國安法大遊行。 |
1987/07/15 | 臺灣地區自零時起解嚴。依戒嚴法規定,解嚴之後便應回復正常體制,然而解嚴的附帶條件:「國家安全法」卻仍壓制著台灣人權。 |
1987/10/19 | 鄭南榕、黃華等人推動「新國家運動」,訴求「台獨無罪」。 |
1987/12/25 | 國會全面改選運動推展,民眾要求「老國代」下台。 |
1987/12/30 | 行政院令公佈廢止「戰時新聞用紙節約辦法」,並自隔年1月1日起失效,長達38年的報禁解除。 |
1988/01/20 | 「動員戡亂時期集會遊行法」公佈 |
1988/02/xx | 蘭嶼達悟人第一次走上街頭反核廢料廠 |
1988/05/20 | 520事件爆發,農民走上街頭抗議,爆發流血衝突。 |
1988/12/28 | 客家族群發起「還我客家語運動」,要求多元語文政策。 |
1988/12/31 | 原住民運動者抗議教科書中的「吳鳳神話」,要求拆除嘉義火車站前的吳鳳銅像,此後並發起一連串「還我土地」、「正名運動」等抗爭。 |
1989/01/20 | 「動員戡亂時期人民團體組織法」通過,臺灣各個政黨取得依法成立的依據。 |
1989/04/07 | 鄭南榕自焚 |
1989/05/19 | 鄭南榕出殯,詹益樺自焚。 |
1989/08/19 | 嘉義市彌陀路228和平紀念碑落成(全台首座) |
1990/01/12 | 「殘障福利法」修正通過,擴大了保障範圍,更明文規定保障殘障者之教育權與工作權。 |
1990/03/16 | 「三月學運」開展,各大專院校學生在中正紀念堂前靜坐抗議,要求解散國民大會等改革。 |
1990/05/02 | 學界及社運界發起「反軍人組閣及干政」靜坐及遊行。 |
1990/06/21 | 大法官會議作成釋字第261號解釋,要求資深中央民意代表應於隔年12月31日前終止行使職權。其後國大代表及立法委員分別於1991年12月21日及1992年12月19日改選,任期長達44年的「萬年國會」宣告終結。 |
1990/08/25 | 無殼鍋牛抗議高房價運動 |
1991/02/04 | 「公平交易法」公佈 |
1991/05/04 | 環保人士發起反核大遊行 |
1991/05/09 | 獨立臺灣會事件,引爆「五月學運」,學界、社運界發起大遊行抗議校園白色恐怖及政治迫害,不久政府宣佈廢除「懲治叛亂條例」。 |
1991/05/22 | 廢止「懲治叛亂條例」 |
1991/09/08 | 公投大遊行,民眾要求「公民投票,台灣加入聯合國」。 |
1991/10/08 | 李鎮源等人發起「100行動聯盟反閱兵」,抗議刑法100條。 |
1992/02/28 | 屏東縣228和平紀念碑落成 |
1992/05/15 | 立法院三讀通過「刑法一百條」修正案 |
1992/06/11 | 立法院內政、國防、司法聯席審查會通過「國安法」修正案,成為廢除黑名單條款的濫觴。 |
1993/04/19 | 419總統直選運動開展 |
1993/02/28 | 台北228紀念碑落成,但有碑無文。 |
1993/02/28 | 高雄市228和平紀念碑落成 |
1993/02/28 | 高雄縣岡山市228和平紀念碑落成 |
1994/01/11 | 「消費者保護法」公佈 |
1994/02/28 | 基隆八堵車站228和平紀念碑落成 |
1994/02/28 | 慈林文教中心落成 |
1994/02/28 | 台南市228和平紀念碑落成 |
1994/02/28 | 屏東縣林邊鄉228紀念碑落成 |
1994/04/10 | 社運界發起「410教育改革」遊行。 |
1994/07/29 | 國民大會臨時會三讀通過修憲案,確立總統直選。1996年3月22日,臺灣完成首次總統直選,正式走向人民直接選舉決定執政者的時代。 |
1994/07/29 | 「省縣自治法」及「直轄市自治法」公佈,讓臺灣的地方自治取得法制化的基礎。 |
1994/09/01 | 記者節當天,媒體工作者上街抗爭新聞自由、編輯室公約,最後催生了「台灣記者協會」。 |
1995/01/05 | 立法院三讀通過「姓名條例第一條條文」修正案,此後原住民得以保有其傳統之姓名,不必被迫取用漢式姓名。 |
1995/01/17 | 立法院三讀通過「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 |
1995/02/28 | 新公園改名二二八和平公園 |
1995/02/28 | 台中市二二八和平紀念碑落成 |
1995/03/01 | 全民健康保險開辦 |
1995/04/16 | 社運團體發起「告別中國遊行」 |
1995/04/07 | 「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補償條例」公佈 |
1996/02/28 | 嘉義縣阿里山鄉228紀念碑落成 |
1996/02/28 | 嘉義市二二八紀念館、新二二八紀念碑落成 |
1996/02/28 | 花蓮縣228和平紀念碑落成 |
1996/02/xx | 台南縣228和平紀念碑落成 |
1996/12/21 | 彭婉如命案後,婦女團體發起「女權火照夜路」大遊行,訴求婦女安全。 |
1997/02/28 | 台北二二八紀念館開館 |
1998/02/28 | 二二八事件引爆地紀念碑落成 |
1998/05/28 | 立法院三讀通過「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 |
1998/xx/xx | 湯德章紀念公園成立 |
1999/02/28 | 桃園縣228和平紀念碑落成 |
1999/05/19 | 鄭南榕紀念館成立 |
2000/08/xx | 馬場町紀念公園成立 |
2000/11/14 | 雲林縣古坑228和平紀念碑 |
2001/02/28 | 靜宜大學二二八和平紀念碑落成 |
2001/03/12 | 鹿窟事件紀念碑落成 |
2001/08/01 | 台中縣二二八和平紀念碑落成 |
2002/02/28 | 台北縣三重市二二八紀念碑落成 |
2002/06/26 | 「民法」親屬篇「夫妻財產制」相關條文修正公佈,廢除以「聯合財產制」為法定財產制的相關規定,進一步保障婦女權益。 |
2002/12/10 | 綠島人權紀念園區開放 |
2003/04/28 | 工殤紀念碑落成 |
2003/09/06 | 「511台灣正名運動聯盟」號召15萬人上街頭遊行,訴求「台灣正名」。 |
2003/10/25 | 公投制憲遊行及晚會在高雄舉辦,訴求公投入憲,制定新憲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