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蔡培火全集》 張漢裕主編 張炎憲總編輯 |
簡介|目次|序一|序二
蔡培火(1889~1983),一生跨越三個時代,出生於滿清統治末年,活躍於日本統治時代,沈潛於國民黨時代。這將近一百年的歷史,正是台灣遭逢巨變,處於殖民統治和威權統治的時期。台灣人為求獨立自主,備受壓制、抑鬱難伸,但也充滿活力、意氣發揚,展現台灣人意志與理想的時代。
蔡培火生逢其時,展露鋒芒,在日治時代致力於台灣議會設置請願、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台灣地方自治聯盟等政治運動;協助發展台灣人的刊物報紙《台灣青年》、《台灣民報》、《台灣新民報》的編輯和規劃;提倡白話字普及教育,提升台灣人知識水準,期待能早日出頭天;運用委婉的外交手腕、能言善道的口才,結交日本政界和教育文化界人士,促進台日之間的瞭解和運動效果,並著書立說表達台灣人的心聲。台灣人的運動雖然沒有得到具體成果,但蔡培火溫和穩健、善與日本領導菁英來往、爭取又會妥協的作風,確實獲得了宣傳成果。《台灣民報》終能在台發行,《台灣新民報》獲准改為日刊,與他鍥而不捨的爭取有關。但也因他的個性和立場,使得他無法脫離林獻堂等地主、資產家的人際圈,超越自治主張,思考台灣的社會面向,注重農工權益,採取強硬路線對抗日本,而與蔣渭水、連溫卿等人的主張相異,相互之間的爭議也就無法避免,歷史定位也就各有不同。
戰後,蔡培火加入國民黨,成為國民黨籠絡台灣人的象徵,位高卻無權,無法舒展抱負。相對於日治時代,此時的蔡培火已失去光芒,失去替台灣人爭取權益時與日方爭的面紅耳赤的高昂鬥志。也許是大時代變動下,無可奈何的自我沈潛。
台灣人處於日治時代和國民黨時代的威權統治下,要生存的有尊嚴、有風骨,穩穩站住台灣人的立場、關心台灣、為台灣而努力,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蔡培火生存其間,其所作所為,正是檢驗他本人或是變局中台灣人氣骨與風格的最好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