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灣史料研究 第8期》 1996年8月 出版 |
人類拔牙的歷史,可以追溯至遠古時代,而且在做為醫療目的之拔牙發達之前,人類即進行著代表不同目的、意義的拔牙。這些目的,有成年或種族的表徵、婚前互換己牙以示定情或父母喪葬時拔牙以示哀痛、犧牲,甚至做為刑罰、拷打之目的等等。這些風俗,主要分佈在以亞洲為中心之地區,如台灣、日本(舊石器時代、繩文時代〔註1〕)、中國(如貴州普定地方之「打牙犵狫族」)和東南亞,也在澳洲、非洲、南美及玻利尼西亞各地可見。另據日人戶出一郎之論文〔註2〕,曾在高雄發掘到的石器時代人骨中,可多見拔去兩邊側門齒及犬齒者。而在台灣東部山地之原住民中,此一風俗更延續到近代,直到日人據台時始明令禁止。他們拔牙的方法,有使用特殊器具敲打或繩索拉扯等兩種方法。
![]() |
![]() |
![]() |
台灣原住民的拔牙風俗 |
上圖左之照片係泰雅族,採敲打法,使用木製之器具。上圖中間及上圖右為曹族及布農族以繩索拉扯的拔牙情形。所拔之牙,皆為上顎側門齒和犬齒。由受拔者之大概年齡推測,似為成年儀式或者婚前為互換牙齒、或為避邪之目的而拔。這些照片,乃係1935~1936年間,台北帝大齒科學教室人員於進行台灣原住民口腔健康狀態調查時所攝存者。
註1:小金井良精,〈有關日本石器時代人拔除上顎犬齒之風俗〉,《人類學雜誌》、33卷2號,1918,頁31。
註2:戶出一郎,〈關於中國的缺齒風俗〉,《日本齒科醫史學會雜誌》,5卷1號,1977,頁50。
圖 說:韓良俊先生
照片來源:原由前台北帝大醫學部齒科學教室最後之主任大橋平治郎氏收藏,目前由台大醫學院牙醫學系創系主任
郭水教授交與韓良俊先生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