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_01_23
《台灣史料研究 第23期》

2004年8月 出版
主  編:林淇瀁
執行編輯:曾秋美
定  價:250元

期數查詢:

 

簡介 封面故事 編後語目次

231

涵碧樓的原貌(1919)

  日治時期明治年間,當局為發展糖業之需,在日月潭鋪設輕便道,除了方便搬運砂糖外,也給日月潭帶來了觀光人潮。1901年,日人伊籐即在潭邊興建豪宅,名之曰「涵碧樓」。
  1919年8月,台灣電力株式會社成立,同時著手進行日月潭水力發電廠之規劃,涵碧樓被迫易地重建於「手網地」(後來改稱涵碧半島)今址,並由台中州廳接手蓋成一棟二層的招待所。重建後的涵碧樓,位居半島最高點,可俯瞰日月潭,是觀賞日月潭景觀絕佳之地。
  1923年,裕仁皇太子來台,涵碧樓特地擴建八間貴賓館為其駐蹕所。其後,梨本宮親王來台時,又再擴建一次。國府遷台,涵碧樓更是蔣介石最鍾愛的行館之一,每遇有重大決策時,必定到此度假,思考對應之策。
  涵碧樓主結構為檜木,外牆為杉木,建地約60坪,總面積近10公頃。921大地震之所以未能損及主結構,乃拜日人建造之初,刻意採取滑式地基構建之所賜。
  近年,涵碧樓已由民間改建為五星級國際飯店,所幸佔地60坪的涵碧樓招待所仍獲重建復舊,作為收藏與日月潭有關的文物紀念館。

圖片提供、文字說明:林德龍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