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_07_04


《20世紀台灣新文化運動
  與國家建構論文集》

張炎憲 曾秋美 陳朝海 編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出版
2003年3月 出版
訂價:400元


簡介目次陳郁秀序陳奇祿序張炎憲序

凝聚文化意識 堅持文化尊嚴

文/陳郁秀

  台灣四面環海,四季如春,高山、平原、幽谷、潺溪處處,地形變化多端,繁多的動物和植物相,造就了這個生態多樣的寶庫。史前時期以來陸續遷移入台的原住民族為南島語族的一環;數百年來,為尋索嶄新天地紛紛東渡而來的漢人移民,則是當今台灣族群的主幹。這些孕育自山海的文化,各自在台展現獨特的面貌,而荷蘭、西班牙、中國、日本等各國文化元素也隨著政權更迭,納入了台灣文化之中。這些歷史、地理、自然、文化因素,造就了今日的台灣,豐富的物種在此生息,不同的族群於此激盪,建構了多元而美妙的文化景觀。
  在台灣文化的築構過程中,1920年代無疑是一段極關鍵的轉捩時期。時在日本殖民統治底下,台灣人的權利和意識備受壓抑,民間爭取自主和尊嚴的行動也就始終不斷。1921年10月17日,「台灣文化協會」在台北大稻埕正式成立,有會員1032名,300 多人出席,林獻堂、蔣渭水等人為核心推動人物,揭櫫提升台灣文化水平的宗旨,期以文化啟蒙,喚醒民族自覺,達成爭取民權的目標。文協成立之後,發起「讀報社」、舉辦「通俗講習會」、「夏季學校」、巡迴全島「文化演講」等,激發民間熱烈的回應,展現自主的能量,如今思索,令人感之佩之!
  2001年10月,適逢「台灣文化協會」成立80週年,陳水扁總統特別宣佈10月17日為「台灣文化日」。文建會為了紀念先人對文化改造的理想、重視台灣民族意識的精神,也與「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及「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合作舉辦「紀念台灣文化協會成立八十週年」系列活動。希望透過紀錄片的拍攝、相關史料的整理重現,讓這些前輩的精神與理念,閃耀在新時代台灣人的心裡。同時,我們也在2001年10月19日至21日,召開了「二十世紀台灣新文化運動與國家建構研討會」,研討1920年代以來,台灣文化啟蒙的歷史背景、近百年來台灣文化發展的軌跡,以及文化運動與國族建構的關連議題,期由學術討論針指出凝聚國家及文化的認同方向。
  近百年來,台灣前輩前仆後繼反抗強權、愛護台灣的精神,早已成為我們最珍貴的文化資產。研讀台灣人民展現的自主意識和行動能量的重要篇章,更使人深刻確認「凝聚文化意識」、「堅持文化尊嚴」對國家建構與認同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