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_02_03_12

《新竹風城二二八》(新竹地區)

張炎憲、許明薰
楊雅慧、陳鳳華/採訪記錄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出版
2014年2月1版1刷
訂價:300元


重新出版的心情

文/張炎憲

  1997年舉辦「二二八事件五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之後,我的工作重心已轉移到白色恐怖時期鹿窟事件的調查,但冥冥之中好像與二二八脫離不了關係。 1997年底蔡仁堅當選新竹市長後,著手推動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的調查工作,我也因此在1999年被委託進行口述訪談。原來計畫要完成一本書,但我們這群工 作伙伴卻加倍數量完成口述訪談。所以在2002年林政則擔任市長時,出版新書計有三冊,一冊是《新竹風城二二八》,另二冊是《風中的哭泣-五○年代新竹政 治案件》上、下。
   回顧這段口述訪談工作時,我就會想起許明薰先生。許先生曾在台灣日光燈公司工作,雖然身在企業界,卻熱心調查新竹地區的文史掌故,利用閒暇拜訪耆老,找到 許多珍貴資料。因他的幫忙,我們才能順利完成口述訪談工作,也因他的人脈關係,才能加倍完成白色恐怖政治案件的調查。每次看到這三本書,或是路經曾訪問過 的新竹市街,我就會想起他,可是他已在2004年離我們而去,我再也無法請教他,聆聽他述說新竹的動人故事。
   我雖然在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兼課,但每次去新竹,來回都走同樣一條路,對新竹市雖不陌
生,但談不上熟悉。經過這次田野調查後,走過許多大街小巷,見過許多文史工作者,才逐漸認識新竹。
   新竹市在二二八大屠殺中,雖然不是激烈衝突、死傷慘重的地區。但生命無價,絕不能以死傷多寡來論定。只要是統治者假藉公權力,以軍警力量威脅、監控、屠殺民眾,就應該受到譴責,加害者就應負起政治和法律責任。
   十多年前的作品,今日重新出版,我仍然充滿喜悅,彷彿看到生命的再生一樣。這要感謝新竹市政府的慨然允諾,文化局文化資產課前課長王靜秋女士一路從計畫案到書籍出版的協助,以及潘國正、張德南兩位先生在口述訪問過程中的幫助。
   廿多年來,我隨著二二八口述訪問的腳步而成長,體驗出生命的韌性和意志,是無法取代的最動人的力量。今日,我以這樣的心情出版並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