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_15_06

《釘根》

張炎憲、、沈亮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出版
2013年7月出版
訂價:350元



簡介  目次 │ 張炎憲序

海外台灣人的覺醒與追尋

文/張炎憲

台 灣自有歷史記載以來一直受到外來政權的統治。統治者進入台灣之後,必然先屠殺台灣領導者和民眾,樹立起威權,然後實施語 言、歷史和文化的改造,將台灣人形塑成為它的順民。台灣人接受它的教育之後,逐漸遺忘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歷史和自己的文化,成為失憶者,不知自己到底是 誰。

一、統治者監控台灣人 進行再教育

  我們常批評中國國民黨政府不瞭解台灣人的想法。其實,這是我們不瞭解中國國民黨、蔣氏父子和「外省」統治階層的心態。他們不僅擅於權力運作、掌控政權,更花費極大心力調查監控台灣人的思想與動向。
    日本領台初期,台灣人為了捍衛鄉土,與日本展開長期的武力抗爭,先有台灣民主國的成立,後有各地民軍的抵抗;至1920年代,台灣人受到西方近代思潮的影 響,為了追求民主自由,提升台灣人地位,展開政治社會運動,成立台灣文化協會、台灣議會請願團體、台灣民眾黨、台灣農民組合、台灣工人團體、台灣共產黨和 台灣地方自治聯盟等組織。台灣總督府為了掌控台灣人的行動,派出警察和特高跟蹤,紀錄台灣人的一言一行,並將這些資料紀錄彙集成《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 二編:領台以後的治安狀況》,做為歷任總督和高層官僚施政的參考。
   這些資料在日本時代,台灣人無法得知也無法看到。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時,這批資料流入中國國民黨黨政高層手中。據說在二二八爆發之後,中國國民黨就利用這批紀錄,按圖索驥,一網打盡台灣菁英。所以中國國民黨不只接收日人財產,也接收了日人對台灣人的情蒐資料。
   中國國民黨更利用「半山」或是情治人員收集資料,分析台灣人的派系與人脈關係,並以此分化台灣人,進而評估台灣人的忠誠度,做為權力運用的參考。
    中國人的政治講求權謀治術,滿口仁義道德,卻多行不義、自私自利。只因台灣人懵懵懂懂,不知中國人耍弄政治的手法,被騙還信以為真。二二八抗爭爆發之後, 蔣介石派兵來台鎮壓,台灣菁英與民眾因此死傷慘重。事後,中國國民黨政府深知台灣人的怨恨,為了防止台灣人的反抗,加強管控措施。1949年中國國民黨政 府流亡台灣之後,為了鞏固政權,長期實施戒嚴,逮捕槍決異議份子,使得台灣籠罩在白色恐怖氣氛中。1979年美麗島事件發生之後,台灣獨立聲浪高漲,中國 國民黨政府更加嚴密監控海外台灣人,進行「拂塵專案」的情蒐工作,搜集二二八之後海內外台灣人的活動資料。
   1990年代之後,二二八和白色恐怖的官方檔案陸續公開,揭露中國國民黨如何運用黨、政、軍、特,逮捕槍決異議分子的手法。其「寧殺一百,勿縱一人」的趕盡殺絕作風,暴露出中國國民黨對付政敵的冷酷無情,及其視人民如草芥、唯我獨尊的獨裁本色。
   中國國民黨是在革命中建立起政權,蔣介石更在政治鬥爭中建立起獨尊地位。這樣的政黨雖然無法鬥贏中國共產黨而流亡台灣,但以其鬥爭經驗要擺佈毫無政治鬥爭經驗的台灣人,卻是足足有餘,因此在台統治期間,是其建黨以來最安定、最威權獨裁的時期。

二、台灣人自我迷失,不知自己是誰

  台灣人常被批評是個健忘的民族,不只遺忘自己的歷史,連自己是誰也迷惑不清。這句話雖然言之有理,但會造成這樣情況,其實原因很多,並不是台灣人天生就是健忘的民族。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國民黨長期統治台灣,透過公權力灌輸中國歷史文化,並壓制台灣意識,刻意淡化或蔑視台灣歷史文化,使得台灣人沒有機會認識自己,瞭解台灣歷史文化,而失去對自己的信心,漸漸遺忘了自己。
   台灣人在外來政權殖民統治下,被壓抑被歧視,非加倍努力無法突破困境,因此從小父母就教子女不要過問政治,要好好讀書,努力學習。在日本統治時代,台灣人 在學校的成績常常名列前茅,說起日語相當流利,寫起日文不只不輸日本人,文藝作品也逐漸進軍日本文藝界。在中國國民黨統治時代,台灣人說起中國話比「外省 人」準確流暢,講起中國歷史文化頭頭是道,寫起華文比「外省人」更有勁有味。這些都是台灣人好學努力、力爭上游,強過統治者的表現。
   台灣人不僅在國內與統治者競爭表現突出,到國外與各國人士競爭也是表現優異,不只學有專長,謀得好職位,更成家立業,教育下一代都能出類拔萃。如此表現凸顯出台灣人之能耐與優秀。
   這種優異表現,一方面是被統治者逼出來的,一方面則是移民社會所產生的求生能力。台灣島嶼上的人民不分先後,都是外來移入者,為了尋找新天地,不惜九死一生來到台灣,只得拼命努力,才能建立家園。這份刻苦奮鬥的精神是台灣人能夠度過危難、發揮所長建立基業的原因。
    也許是這種歷史基因,台灣人的表現是聰明過度,個個多能在競爭中有所發揮,但也因為花去太多心力用在努力學習、突破困境上,反而很少冷靜下來思考自己到底 是誰?台灣的歷史文化到底是什麼?如何將外來文化融入台灣之後創造出新的台灣文化?這也許是台灣人接受統治者的教育後,迷失了自己而導致的結果。但無論是 怎樣的因果關係,台灣人終究是迷失了自己,失去主體性而落入統治者的圈套中,任其擺佈。

三、從苦難中覺醒 發現自己

  苦難常常帶來澈骨銘心的悲痛,但也帶來激勵奮發的勇氣。世界上許多民族都是在苦難中崛起,在悲痛中建國。
   台灣人在外來政權統治下,屢起反抗,屢被鎮壓,但血淚斑斑的痛苦經驗刻在台灣人心靈深處,化成一把不熄的火種,隨時會引爆,點燃熱情、奮發再起。
   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台灣,種種錯誤的施政作為,導致經濟崩潰、物價高漲、特權橫行、社會失序,使得台灣人從迎接新時代的熱望跌入絕望的深淵,深深感到 台灣境況並未改善,反而比日本統治時代更差,台灣人仍然處於第二等國民的地位。因此怒氣怨氣填膺,終於引爆1947年的二二八抗爭。
   蔣介石和中國國民黨不僅不願改革弊政,還認為台灣人叛變了,不派軍隊鎮壓不可。當大軍登陸基隆之後,從北到南沿途掃射、逮捕民眾,未經審判即槍決示眾。雖 然軍隊成功地鎮壓住台灣人的反抗,但台灣菁英與民眾經此浩劫,開始覺醒,發覺台灣不同於中國、台灣人不同於中國人,為了台灣的未來,必須尋找新的出路。
   廖文毅在二二八之後,1947年組成「台灣再解放聯盟」,宣示台灣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又淪入外來政權的統治,需要再次從中華民國手中解放。1948年9月向 聯合國提出台灣在聯合國託管下舉行公民投票,由台灣人民決定歸屬的主張。1950年初到日本,組織「台灣民主獨立黨」,公開宣佈台灣人追求獨立建國的主 張,開啟了戰後的台獨運動。1956年更成立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向國際社會宣示中華民國是個盤據在台灣的流亡政府,並不能代表台灣。廖文毅舉起台獨旗幟 之後,其影響力日漸擴大,世界各地紛紛成立台獨組織。在日本,1960年王育德、黃昭堂、廖春榮等組織「台灣青年社」,1967年史明組織「獨立台灣 會」;在美國,1956年陳以德、盧主義、林榮勳等組織3F(Formosan’s Free Formosa),1958年改組為台灣獨立聯盟(UFI),1966年由全美九個地區的代表在費城成立美國台灣獨立聯盟(UFAI),1964年黃義 明、林哲夫等在加拿大組成「台灣住民自決聯盟」,1967年張宗鼎等在歐洲成立台獨聯盟,1970年美國、日本、加拿大、歐洲、台灣的台獨組織聯合組成世 界台灣獨立聯盟(WUFI),1976年又有巴西台獨組織加入,台獨勢力擴及到南美。
   台獨運動不僅有組織,更提出理論,大致可分成四部分。其一是揭露中華民國體制的本質以及中國國民黨政府進行二二八大屠殺、白色恐怖和戒嚴統治等迫害人權的 事實;其二是從歷史上說明台灣自古不是中國的一部份,提出1951年簽訂的舊金山和約,只規定日本放棄台澎,並未規定放棄對象,而否定中國國民黨政府統治 台灣的正當性;其三,提出台灣民族主義,表明台灣非中國、台灣前途應由台灣人民自決決定;其四,主張不分來台先後,只要認同台灣就是台灣人,在共同的國家 意識下,追求台灣的獨立自主,建立台灣成為自由、民主、人權、福祉、和平的國家。
   這些觀點釐清了台灣與中國的關係,破除了中國國民黨的制式說法。台灣人逐漸從苦難中覺醒,經過啟蒙,重新發現台灣人的定位,以及台灣歷史文化的傳承,這是海外台灣人運動的重大成果。

四、台灣國的追尋

  覺醒是種痛苦的過程,充滿衝突不安,也是心靈的洗鍊、意境的再造。
   台灣人在中國國民黨黨國教育下,被灌輸大中國意識和大中國夢,認為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山川壯麗、物產豐富。但1950年代,台灣人到日本、美國、歐洲 留學,初次體驗先進國家的民主自由,以及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殖民地紛紛獨立建國的事蹟,才茅塞頓開,開始反思台灣,反問中華民國統治的本質以及台灣人的境 遇,而發覺中國國民黨為了黨利,處處在欺騙台灣人,扭曲台灣的歷史,因此產生台灣應該獨立建國,台灣人有權建立自己國家的理念。
   這種思維的轉變起因於外在環境的衝擊,導致自我矛盾衝突,再經辯證反思過程而逐漸蛻變而成。
   但這些理性的思辯過程還不足以動搖一個被制式化的人,最重要的仍然是青春浪漫、懷抱理想、不畏權勢、不顧後果、先投入再說的一股熱誠,才是轉變的關鍵所在。
   這本書中的人物多具有這樣的特質,認為不公不義橫在當前,不設法打破,台灣人永遠無法翻身,因此洋溢著熱情貿然投入,這股無私奉獻感動周遭的人也紛紛投入 台灣獨立的陣營。這些人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團體裡當義工、當守護者,默默地推動。這種素樸的作為最能感動人心,也是促使台灣獨立建國的主 張逐漸擴散而被接受的原因。
   年輕時懷著熱情與理想投入台獨運動,在四十多年之後,他們回想這段歲月,仍然無怨無悔,認為如果人生重來一次,仍然會投入台獨運動。至今他們仍然記掛著台灣,眼見台灣尚未脫離中華民國體制達到完全獨立,雖有所失望,卻不放棄追求,仍期待早日實現。
   建立台灣國是海外台灣人在覺醒之後最重要的追尋。有機會投入這個無法預測結果的行列,雖然常有不安焦慮、挫折失望,卻是種難得的幸福,因為世界上不是每個國家的人都有機會參與建國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