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Ê­±«Ê©³
《台灣史料研究 第46期》  

2015年12月 出版
主  編:戴寶村
執行編輯:陳朝海
定  價:250元

期數查詢:


簡介封面故事編後語目次

 

  什麼是反抗者?一個說「不」的人。但是並非反抗本身就是高貴的,而是反抗所要求的事情、所捍衛的價值為何。
      2015年是「大分事件」、「噍吧哖事件」100週年及「霧社事件」85週年,這是台灣史上三件重大的反抗事件。反抗對台灣人來說可以說是歷史的傳統,早期我們反抗荷蘭、西班牙,接著反抗清國、日本,現在,我們繼續向中國說不,說台灣人的歷史是對抗外來殖民統治、擺脫奴役的歷史,似乎也不為過。但是一個反抗者,不僅是一個說「不」的人,同時也是對自己捍衛的價值說「是」的人。那麼台灣人長久以來透過反抗所要求的事情、所捍衛的價值是什麼呢?那應該就是追求身為一個人真正的自由平等。本期潘繼道老師的論文述及日本政權與原住民族群的衝突及反抗過程,陳慧先老師的論文讓我們知道漢人對原住民抗日的反應,而本會特地重回「噍吧哖事件」發生地舉辦研習,這些都讓我們重溫台灣人的反抗之路。然而,回顧歷史,台灣人長期缺乏共同的民族、國家認同,給了外來者分化統治之機,以史為鑑,當知命運共同體重於族群利益與血緣關係。
    「去日本化」是國民黨統治台灣之後全面走向「中國化」的重要政治工程,坂井洋先生這篇文章正可讓我們明白,從探討八卦山景點的演變過程來檢視國民黨驅趕日本遺緒的例子。國民黨成為台灣的新統治者之後,為了自身權力及統治利益,全面剷除破壞異族歷史遺跡,不顧在地住民的感受,這種自以為是的粗暴行徑,正是外來政權的本質。黃稔惠小姐翻譯的這篇介紹發現檜木酚過程的文章,文中我們看見副野鐵男博士認真執著的日本精神,70年後穿越時空回顧往事,為台日歷史情緣,再添餘韻。
    黃昭堂主席與辜寬敏先生,都是以台獨運動為一生志業的前輩。他們兩人在日本攜手奮鬥,回到台灣相知相惜,因為他們都懷有一個建立台灣成為新而獨立國家的夢想,他們都認為在日本台獨聯盟一起奮鬥是他們人生中最有意義的時光。感謝薛化元教授、黃英哲教授的引薦、王敬翔教授費心翻譯,讓我們一讀黃昭堂主席這篇台灣獨立建國運動史稿。辜寬敏先生的台獨人生,堪稱傳奇,他原先認為作傳只是歌功頌德,因此十分抗拒,但是禁不起張炎憲教授的親切笑容與多次遊說,前後耗時六年,大家方能一睹逆風蒼鷹的動人故事。讀完兩位前輩的文章,也感謝張國興教授的心得分享,讓我們在追尋台灣人的國家的道路上,思想更清晰,意志更堅定,信心更強大,不得不相信台灣人一定可以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