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行人的話編序
 
 第壹部、進入執政團隊
 
 一、家世與求學簡歷
 二、與扁團隊的接觸
 
 第貳部、總統府副秘書長:拓展外交
 
 三、新官上任:開拓外交
 四、陳總統的領導:信任即授權
 五、扁式外交
 (一)非洲四國之旅(二)人權奬受獎之行 (三) 美國過境準則(四)國際援助vs.凱子外交
 (五)中國金援攻勢
 六、夫人外交
 七、副總統出訪
 八、出訪的安排
 (一)航空公司的規劃(二)秘密行程(三)媒體關係(四)外交官僚的配合
 
 第參部、陸委會主委:固主權求和解
 
 九、陳總統對兩岸關係的基本觀念
 (一)關於「四不一沒有」(二)入府初期的觀察
 十、陳總統兩岸政策的兩條軸線
 (一)兩岸和解vs.捍衛主權(二)九二香港會談vs.九二共識
 十一、兩岸事務協商
 (一)包機(二)觀光(三)中國學生
 十二、因應中國反分裂國家法
 (一)進行國際聯結與新聞反擊(二)連戰中國行(三)扁宋二度會(四)政府的處置
 (五)國共論壇的效應
 十三、歷任行政院長對兩岸政策的拿捏
 (一)游錫堃(二)謝長廷(三)蘇貞昌
 十四、陸委會與海基會的互動
 (一)張俊雄(二)辜振甫(三)九二香港會談(四)藉機溝通
 十五、參與國安團隊
 (一)國安會的組織功能(二)對美、日工作小組
 十六、陳總統任內最後兩年的兩岸思維:
 (一)終止「國統會」和「國統綱領」(二)同時推動正名運動 與兩岸協商
 
 第肆部、駐美代表:放送台灣的聲音
 
 十七、駐美行前
 (一)微妙的任務(二)棘手的開端
 十八、行前觀察美國對台政策
 (一)美國的底線(二)美台紅線的模糊地帶
 十九、自我期許和改革
 (一)擬定基本工作策略(二)智庫往來(三)國會公關(四)媒體與地方政府
 (五)巡訪僑界(六)改變辦公文化
 二十、駐美工作成效
 (一)轄訪的成效(二)政策辯護(三)對口官員
 二一、駐外代表的表現
 (一)扁政府的政治任命(二)自我評價
 
 第伍部、時事觀察
 
 二二、馬政府的外交政策
 (一)台美關係的基礎(二)失色的元首外交(三)外交休兵?兩岸優先
 二三、台灣的困境
 (一)馬政府的執政隱憂(二)恐難以回復的主權地位(三)各方的憂慮
 (四)未來執政的包袱
 
 附錄:
 
 一、美國1994年《對台政策檢討報告》(Taiwan Policy Review)
 二、中國的「反分裂國家法」
 三、對中共當局的最嚴厲譴責(陸委會新聞稿,2005/3/14)
 四、回應中共的戰爭法(陸委會新聞稿,2005/3/24)
 五、外交國安部門政務官(2000-2008)
 
 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