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關鍵時刻‧高雄事件-「台灣之音」錄音紀錄選輯 
《見證關鍵時刻‧高雄事件-
「台灣之音」錄音紀錄選輯》

張炎憲、溫秋芬 主編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出版
2006年1 2 月出版
訂價:1000元


簡介  目次 │ 張炎憲序 │ 楊宜宜序 │ 林俊提序 │ 陳隆序  新書發表會

陳隆序:還我家園還我清純「台灣之音」

  這一兩個月來,故鄉每天的新聞幾乎都以所謂「紅衫軍」的倒扁反貪腐環島圍城天下圍攻……為主軸,令我感概萬千。
  偏偏這種時刻接到表嫂楊宜宜從紐約來電,告訴我台灣的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在最近要出版一本《見證關鍵時刻‧高雄事件–「台灣之音」錄音記錄選 輯》,報導1977至1982年間在海外台灣民主運動中有過某種程度影響力的「台灣之音」。宜宜並邀我為此書寫序,最主要原因是我也曾在他們夫婦影響下並 在北加州舊金山灣區一位我的民主運動前輩黃介山力邀下,參與在北加州錄製的「台灣之音」。
  接到宜宜的電話,我真有時空錯亂極其複雜又沉痛的心情與感觸。公元兩千年故鄉台灣的政黨輪替,對於無數3、40年來默默盡心盡力投入海內外台灣民主運 動的鄉親,有一種說不出的欣慰與興奮。本以為台灣政局應可以漸漸地有一番新局面與新氣象。曾幾何時,才6年的時間,有誰會意料到會有今天的光景?然而當我 默思靜想,反覆省思,並以一種接近懺悔祈禱的心境去處理我的時空錯亂疑雲迷思時,忽有一種豁然開朗得以解脫似的領悟。因我突然想起我一生最敬重的新聞主播 Walter Cronkite 在美國哥倫比亞電視公司(CBC)每晚新聞播報結束時,都會以一句「事實就是那樣!And that』s the way it is!」做結語。是的,That』s the way it is!這位當代世人所尊稱為「美國最後一位值得信任的人The last trustworthy man in America」的資深媒體人,對千變萬化、甚至常不按排理出排的世局最經典的評論就是這句「事實就是那樣!That』s the way it is!」
  1973年5月,我趁暑假3個月的空檔,由洛杉磯飛到紐約,藉口是去打工賺學費,其實是趁機到美東及中西部遊玩,並探望親友老師同學們。在紐約兩個月 期間,每禮拜與表哥彭良治到紐約台灣基督教會做禮拜,結識了許多會友。張富雄、楊宜宜這對可敬可愛的夫婦也就是在那時期認識的。後來才知道富雄是我的遠房 表哥(他母親是我母親的堂姐)。
紐約台灣基督教會是海外台灣基督徒最早創設的教會之一,人才輩出,又都關心故鄉,熱心協助新台灣移民。為了有效連絡會友鄉親,該教會出版了一本通訊月刊, 以手抄方式再油印成冊,分別寄給會友或有興趣閱讀的鄉親。這本通訊除了會友同鄉活動報導,另有幾篇證道信息或見證短文。我結束在紐約的打工,要回洛杉磯 時,主編之一的富雄兄就邀我回洛城後寫一篇文章共襄盛舉。
  回途我搭灰狗巴士,由紐約到克裡夫蘭再往芝加哥,有時停留2、3天參加當地台灣同鄉會活動,獲益良多。我回到洛杉磯,回想紐約的打工經驗,居然得以結 識許多優秀的台灣鄉親,交換了不少心得,也互相鼓勵繼續對故鄉的關心。我將這些心得寫成一篇文章,題名為「東離西有多遠」。這是從聖經詩篇103 篇摘錄的:「天離地何等的高,他的慈愛向敬畏祂的人也是何等的大。東離西有多遠,他叫我們的過犯離我們也有多遠」。不過,我的意思是以紐約(美東)與洛杉 磯(美西)兩地東西近3千英哩(2806 英哩)的距離,若時常以刊物通訊聯絡、彼此切磋、互相鞭策,那麼東離西也就不那麼遠了。據說這篇文章鼓舞了富雄兄等編輯群,促使他們更積極連絡各處台灣教 會,諸如加拿大的多倫多、和美國的華府、芝加哥、休士頓、舊金山、西雅圖等等,此刊物乃逐漸擴大成為《海外台灣基督徒聯合通訊》(Overseas Formosan Christians United Press)」。因為不少信徒踴躍投稿,海內外精彩文章亦常獲轉載,這本聯合通訊的內容遂一期比一期豐富。在總編輯張富雄夫婦邀請台灣人民自決運動總幹事 魏瑞明先生撰寫「出頭天專欄」報導台灣人權狀況後,《聯合通訊》獲得更多讀者的迴響。《海外台灣基督徒聯合通訊》發展迅速,3年內甚至發展至巴西、歐洲、 日本等處成為全世界台灣基督徒最喜愛的月刊。紐約區發行數年後,此刊物曾遷至芝加哥台灣教會再轉由洛杉磯教會接辦。我在1981至1982年間有所感動, 遂從北加州搬回南加州,全職擔任主編,刊物編排設計亦進一步改為中文打字,發行量也持續增加。當時連中國國務院都正式訂閱,可能是希望多瞭解海外台灣人的 動向。
  《海外台灣基督徒聯合通訊》編輯重任轉至其他人手不久,張富雄和楊宜宜又開創另類新的通訊管道「台灣之音(Voice of Taiwan)」。那是收集最新最近又最內幕關於故鄉台灣政治人權社會及宗教的消息,錄製短訊並透過多線電話,提供給全世界關心台灣的鄉親。任何人任何時 地只要撥此專線,就可收聽5-10分鐘精心製作的最新台灣消息和短評。在那時代,除了鄉訊、海外台灣基督徒聯合通訊、台獨月刊、以及幾份以香港為主的華文 日報之外,沒有真正屬於台灣人的報紙,也沒有今日蓬勃發展的廣播或電視節目。「台灣之音」的的確確是當日海外鄉親非常喜愛的訊息管道及精神食糧。
  富雄兄、宜宜姐費心盡力耕耘的「台灣之音」很快獲得其他地區鄉親的認同與共鳴,紛紛前來加入。1980年初,北加州舊金山灣區熱心又多才多藝的同鄉黃 介山也在當地設立「台灣之音」,並邀我共同錄製播出。他早年在康乃爾大學深造時,常與李登輝、黃文雄等人飲酒喝茶話鄉情。在他耐心指導下,我也漸漸學到一 些要領,就是如何在短短5分鐘內,把重要的新聞深入淺出又扣人心弦地呈現給聽眾。看我努力學習,介山嫂雖已癌症臨身,還多方照顧我的飲食,溫暖我這青年人 的心,令我永遠懷念。
  我所以重提這些往事,是懷念那個年代像介山兄嫂、富雄宜宜等這種感人的事跡。至今我若再不提及,恐怕沒有人還記得。
  「台灣之音」是從1977開始,1982年結束。這5年間剛好是台灣近代史中非常關鍵的時期,也堪稱是最多事最戲劇性的歲月。中壢事件、台美斷交、橋 仔頭事件、台灣關係法、美麗島雜誌的運動、美麗島事件、林宅血案,以及之後一波波的選舉、美麗島受刑人家屬與辯護律師團成員一個一個投入政檀,陳文成命 案……等等,都發生於這時段之內。
「台灣之音」就在這種悲壯的年代歲月,扮演了一個非常及時又恰到好處的角色,用其非常有限的人力財力,發揮出最大程度的影響力,成為一個最能安慰人心又激發士氣的傳播管道。之外,它又凝聚了所有海內外關心故鄉的台灣人的向心力與團結的力量。
  在四分之一世紀之後,特別是在故鄉台灣政黨輪替6年後,又似乎陷入某種程度亂局之際,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居然獨具慧眼地將這已被淡忘甚至被大多數當 今政壇人士視為船過水無痕又如過眼雲煙的「台灣之音」,整理出來出版成書。身為一個曾經在這運動中出過微薄力量扮演一個小角色的我非常感激。我衷心再衷心 祈禱,希望當今政壇人士,甚至具有影響力的學界、媒體界、宗教界及社會賢達,能珍惜這經歷多少犧牲得來不易的民主成果和政黨輪替帶來的民主自由。
  我也誠心希望藉著《見證關鍵時刻‧高雄事件–「台灣之音」錄音記錄選輯》的出版與回顧,讓當今2千3百萬的台灣人民及海外鄉親再認識到當年絕大多數 可敬可愛的民主運動前輩,是多麼無私無我、無怨無悔地付出。我多麼希望這種台灣人本色的美好傳統能繼續傳承下去,一代復一代、永無盡期。
  幾年前,我曾有感於故鄉台灣的環境污染、人心敗壞、政客腐化、治安不良……而想寫一本書、一篇詩或一首歌曲來表達我的訴求與祈禱,然而寫寫改改都覺得 不能充分或貼切地表達我原原本本的心意。我想到5、60年前,全台灣大街小巷的高矮圍牆都漆有「還我河山」字樣。那是蔣介石與他的國民政府成員在痛失中國 江山脫逃來台灣後,心有不甘的心境。今日對絕大多數台灣人民而言只是昔日模糊印象而已。不過我們似應警覺到原本美麗無污染的故鄉家園今日已經變形走樣,而 原本清純耿直、勤儉樸素的民風也似乎逐漸變質變調。
  在此篇似序非序的短文中,我盼望它取名「還我家園,還我清純台灣之音」,我更以一篇短詩〈還阮一個故鄉〉來作為這篇序文的結束。

還阮一個故鄉

還阮一個故鄉 古早時代的故鄉
溪水真甘甜 樹木青見見
暗冥的時 火金姑四界飛
天頂滿是星

還阮一個故鄉  囝仔時陣的故鄉
無高高的圍牆 無密密的鐵窗
休睏的時 厝邊隔壁相招來開講
囝仔去

還阮一個故鄉 夢中猶原真水(美)的故鄉
阮不知要甲誰人討 阮不知要叫誰人賠
阮甘若知影 咱一代若無認真打拼
咱的故鄉就永遠無希望

10-8-2006

編按:陳隆曾任洛杉磯台灣同鄉會長、全美台灣同鄉會美西區理事長、世界台灣同鄉會聯合會(世台會)秘書長、從
   1970年代初期就投入海內外台灣民主運動、台灣音樂文化推廣、媒體改革及弱勢族群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