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
《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

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慧編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出版
1998年2月出版
訂價:450元


簡介目次陳奇祿序鄭欽仁序張炎憲序李敏勇詩

文/鄭欽仁

  自1987年民間發起「二二八和平運動」以來,歷經十年寒暑,終於逐步達成慰靈、撫傷、賠償與立碑等的願望。過去台灣人民被形容為「喪失歷史記憶的民族」,如今從「歷史的廢墟」中逐漸的覺醒、站起來。
  二二八事件決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的政治、經濟、社會、甚至教育文化的支配體制。在紀念二二八事件五十週年之際面對著幾個問題。
  一是台灣戰後的復原問題。199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五十週年,世界各國或在慶祝戰後的勝利、或是在檢討成敗、或在做歷史審判;但在台灣,對於戰後的檢討是不夠的。原因是將台灣看做中國的新殖民地、以中國(當時是國民黨政府為代表)為解放者,故以「終戰」定位為「光復」,當台灣人民對於歷史的解釋要求復權的時候,卻受外來殖民者強烈的排斥,故對戰後的檢討不夠徹底。
  其次,當第二次大戰結束之際,各個國家與其社會努力於復原工作,但台灣在戰後約經兩個月又十天,國民黨政府來台「接收」,由「接收」變為「劫收」,使社會不能復原而轉入溝壑,時經一年四個月發生此不幸的二二八事件。
  台灣所面對的竟然不是「戰後復原工作」,對此復原工作似無記憶,故在戰後五十週年的1995年,對此問題的檢討淡然而不關心。當前台灣人所面對的卻是二二八事件的復原問題。自1987年即二二八事件四十週年開始,民間發起和平公義運動,但至今紀念五十週年的時刻,許多受難者還躲在黑暗的角落不敢平伸,可見事件對台灣人民心靈的創傷,以及心理學上所說的人格的形成,影響有多大。整個社會的心靈負傷,卻變成歷史的傷痕,由人民背負著走過五十個年頭。
  第三,二二八事件的檢討無形中取代戰後五十年的檢討。當1945年以來的政權顯出「外來政權」的性格時,對於這五十多年應如何給予歷史定位?筆者認為是「殖民地延長的時代」,或亦應為「後殖民地時代」;但所言「後殖民地」是表示︰一個人民爭取主權獨立國家尚未完成之前的過渡時期,算不上是一個正常的政治社會。但何以如此說?
  如上文所說的,當這個世界準備進入第二十一世紀時,台灣人民還有躲在暗角里不敢頂天立地的站起來,卻因身受殖民地教育洗腦的中毒而還在討論能不能獨立、以及主張所謂「統一」問題。「統一」是接受侵略、合併的代名詞,不應該在台灣人民的字典出現。
  然而回想1945年後,全世界被壓迫的人民紛紛從殖民地解放出來,用不同的手段達成建國的願望,奉國際公約的自決權為圭臬之際,台灣現有的政權在領導自己的人民奉承敵人談統一,豈不是猥瑣形穢?因此,在接掌台灣歷史學會任務時,毅然決定面對二二八事件五十週年紀念,召開此國際性學術會議,對戰後歷史總檢討,以期再出發。幸獲同仁之支持,以及台北巿政府與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之出資,共襄盛舉。
  今逢此次研討會論文集出版之際,對此兩機構之負責人及工作者致謝之外,對國內外各界之踴躍參加、以及來自美、歐、澳各洲及日本者,一併在此致謝。最後我要感謝第二屆台灣歷史學會之幹部及幾位朋友,熱心參與此次會議之工作,倍加辛勞,因為他們使此次會議能夠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