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問民間 考掘台史》

温振華 著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出版
2023年10月 出版
訂價:850元


簡介目次戴寶村序詹素娟序導論

導論

文/温振華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1978.8-2007-1)
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2007.2-2020.7)
退休授授

  這本書將過去的論文結集成兩冊,上冊為原住民研究,下冊偏向區域史、信仰以及鄉土教育。屈指一算,從1978年碩論完成到今天2023年,約有45年,研究的課題主要是以臺灣為場域。
  1978年的碩論〈清代臺北盆地社會經濟的變遷〉,是我臺灣史研究的起始。1986年〈二十世紀初之臺北都市化〉博論,基本上是接續碩論的主題,往下延伸到我陌生的日治時期,背後有個重要的想法,希望以臺北都市為主題,觀察臺灣政治、經濟以及社會發展的大勢,以完整我對臺灣歷史的認識。
臺北盆地為範圍的研究,有與戴寶村教授合寫的《淡水河流域變遷史》與《大臺北都會圈客家史》,以及個人撰寫的《清代新店地區社會經濟之變遷》三本專書。因為任教臺北的臺灣師範大學,在大臺北地區的研究上有其便利性。
碩論之後,發現臺北盆地漢人向其承租土地的平埔族(官方認定的熟番,學術上的凱達格蘭族),瞭解很有限。我們希望知道部落的社址與社域,但此涉及地契與史前遺址的挖掘。最初僅能根據有限的地契,進行拼圖,收在本書中的有:淡水地區的平埔族分佈、小雞籠社初探、毛少翁社、武朥灣社、清代擺接平原一帶的族群關係以及三貂社。此外未收入的有龜崙社與秀朗社。秀朗社在〈清代新店地區社會經濟變遷〉中有論及。因考古遺址的挖掘,確定了阿社的社址在今和平西路與南海路的交會處。
  從臺北往南的平埔族研究,本書中收入的有:朴仔籬社、朴仔籬社分出的大馬僯社、中部平埔族遷移埔里。中部是我的故鄉,曾應洪敏麟教授邀請,撰寫大肚社史。
  由臺中往南到臺南、高雄以及屏東的平埔族社,收入本書的有:新港社群(新港社與卓猴社)、新港社番業戶米孝、大目降社、麻豆社、塔樓社以及大武壠族。其中〈契字上的新港社群〉,主要是透過地契臚列新港社與卓猴社的地契,指出兩社的分界點在山上鄉(今區)隙仔口,還有契字上立契人身份分析,呈現了新港社群在母系社會與漢人父系社會相遇後產生親屬關係的變化。不過,在過去未發表的〈尋找大目降社人〉文中發現地契上看不到的大目降社人依然在家譜上有自我認同的「二社」標記。〈論麻豆社的遷徙〉,則指出卓猴社可能是麻豆社分出,修正過去把卓猴社視為新港社的分支。〈大武壠族的遷徙〉在透過考古、文獻、田野調查,觀察大武壠族的北遷南移,因地處偏地,傳統的公廨祖靈祭儀以及一些歌謠也得以保存,並將阿里關、荖濃、六龜老者的唱曲錄音採譜置於附錄,作為無形文化遺產。
  以上主要是平埔族社別的探討,目的在透過具體的社讓大家認識土地上原來的主人。原住民的研究資料主要奠基在17世紀外人來臺後的文獻,若沒有跨域的視野,對臺灣原住民的瞭解將有侷限。收集的5篇文章,兩篇涉及傳染病對原住民社會的影響,一篇透過考古遺址與文獻探尋社址。另外,從考古學分析鄒語特色的形成背景,以及從西拉雅族地契中「二延」一詞中發現其母系社會年齡級組織的遺存。這5篇是過去原住民研究中,較具有啟發性的文章。
SARS與COVID-19讓我們這個世代對傳染病毒的危害有深刻的關注。過去兩種傳染病對臺灣原住民產生極大的影響:一個是外來天花傳入造成的高死亡率,對原住民社會的衝擊;一個是在地的瘧疾與原住民遷居高海拔的分析。這樣的分析,相信可以帶來啟發,進行更深一層的研究,尤以瘧疾具有世界性的議題。
鄒語特色的語學分析,係建立在Robert Blust的研究基礎上,指出鄒語是南島語四大支之一。從考古史前遺址研究,至少在1800年前鄒族人即逐漸遷居阿里山高山,因此與其他原住民族社間互動少,孤立使語言成為特色。
  下冊的收文雖分為「信仰與區域史」、「鄉土史與庶民社會」以及「歷史與鄉土史教育」,其實很難嚴格區別。「信仰與區域史」部份,在強調漢人傳統社會信仰的區域性。〈清代臺北盆地漢人社會祭祀圈之演變〉文,受日人岡田謙「祭祀圈」的影響,調查臺北盆地漢人社會的祭祀圈,發現至少在19世紀不同祖籍別的移民,已透過中元節的祭祀形成大的祭祀圈,同安籍以大龍峒保安宮,三邑籍以艋舺龍山寺,安溪籍以艋舺清水祖師廟分別形成大地域的祭祀連結。除新竹新埔義民廟的中元節祭祀圈有類似的情形,臺灣其他地區並未見中元節祭祀如此大區域的連結。這種大區域的祭祀組織,僅見的只有彰化南瑤宮的會媽會可相比。〈北港媽祖信仰大中心形成試探〉文,一方面在分析北港形成全台最大的信仰中心中南瑤宮所扮演的角色,一方面也呈現其在中部彰化、臺中、南投漳州祖籍移民村落的連結。〈鄭成功治水神格形成試探—以臺中縣為例〉與前文北港媽祖信仰中心形成相同者,在分析神格形成的背景。北港媽祖的海神神格,在臺灣中部轉變成除蟲神、農業神,在中部的農村形成區域大神。而清水地區因大甲溪下游的水患,逐漸發展出鄭成功治水神格,從而立廟崇祀。〈清代東勢角仙師廟的建立及其發展〉一文透過岸裡大社文書的文獻,得知臺中東勢角因乾隆30年代軍工進入伐採樟樹,在面對泰雅族威脅下,供奉魯班神令旗,由壇而發展成廟,進而成為東勢的信仰中心。
〈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是透過岸裡大社文書與地方蒐集的地契,觀察東勢地區如何從「界外」樟林蓊鬱變成田園庄落。〈二十世紀上半葉宜蘭地區人口流動〉是本人唯一的宜蘭研究,從人口統計中觀察宜蘭街庄發展的景況,宜蘭街、羅東街以及蘇澳港是其時的三大港街。本文本在提供宜蘭歷史進層研究的基礎,可惜付之闕如。
  對於「鄉土史與庶民社會」之作,主要是應《北縣文化季刊》主編之邀稿。該刊物自43期開始一系列的介紹臺北縣內的鄉鎮歷史,史前時代有劉益昌教授多篇文章,歷史時期由我撰文,彌補鄉土史論著之不足,並為學校鄉土教學之參考。本書中選載的有〈寺廟與鄉土史-以淡水福佑宮與鄞山寺為例〉、〈安身立命赤皮湖—廖鑿拓墾粗坑一帶〉以及〈烏來泰雅族社會經濟變遷(約1730~1945),涉及的鄉鎮有淡水、新店、烏來。淡水一文,從「福佑宮」與「鄞山寺」兩間寺廟的建立及廟內的碑文,載有不太被注意的歷史。福佑宮座落是淡水港口之碼頭所在,寺廟是福建七縣籍移民合力興築的,該廟是淡水早期歷史的縮影。廟內「望高樓碑記」,是在夜間點燈識別,提醒船隻淡水港在「望高樓」之南。每晚由「望高樓」燈塔,在黑夜中,引導著無數的移民安抵淡水。鄞山寺是福建汀州永定移民的會館,提供永定移民,初至淡水時暫時落腳處,也是淡北永定籍的信仰中心。廖鑿一文,是透過其家族留下的地契與實地訪查完成。豐富的地契,載著漢移民在粗坑一帶拓墾的艱辛。族群間的短兵相接,躍然紙上。為了強大武力,引入了宜蘭地區的結首制。東勢文是早期研究累積的成果,比較接觸族群邊界的大茅埔與下城兩個聚落建庄以來內部紋理差異,是漢人移民聚落難得的遺存。新社產業一文,著重傳統蔗廍的黑糖生產與蔗苗養成所新品種的培育,是認識新社花海節不可不知的。
  「歷史與鄉土教育」與「鄉土史與庶民社會」的文章有些重疊,不易截然劃清。〈日本時代烏日庄人的戰爭經驗〉文,以1920年確立的街庄行政區,觀察臺灣地方空白的歷史。透過陳鄭添瑞醫師看診之餘從事的田野口述為基礎,加上個人親友的訪問,綴成以庄為範圍的戰爭經歷。若能在各地有類似的口述調查,則被遺忘的戰爭時代可有較具體與全面的瞭解。在鄉土教育方面,期待能在長時性脈絡下選擇多元課題,激發教學上的趣味性。〈土地與人:高雄路竹的故事〉則是這個構想的嘗試。在鄉土史教育中,提出「寺廟」反映地方社會發展的多面向,擴大學生觀察社會的視野,而不是單單以信仰視之。
  本書最後選取的〈生態觀與鄉土史重建-以新店溪流域為例〉,探尋新店溪香魚的消失以及紅線蟲的出現,從實際的例子,期待學生關心生活周遭環境惡化的議題。基於歷史的同質性,臺灣雖小,確是個寶藏。人類社會母系、父系、並系的親屬制,在臺灣都可看得到。淡水河口的黑細沙,可以連結火山爆發與十三行文化人的煉鐵。多元的族群社會,可觀察部落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變遷的歷程與遺存。臺灣的歷史可以是我們認識大世界的起點。
  本書匯集成冊,靜思在教學研究的40多年中,教學相長在我身上體驗至深。雖然臺灣史是研究的主軸,但在歷史學系的教學中,初期並無臺灣史課程,最早教授的「西洋科學史」,為教學的需要,對科學發展的研讀不可或缺,曾有〈論愛奧尼亞學派的興起〉小文,探尋歐洲早期科學文明之始,從泰利斯到亞里斯多德。「西洋科學史」的教學,開啟我對跨域視野的重視。歷史研究以人為主體,人類學是研究「人」的學問,對臺灣歷史的研究人類學提供新的分析觀察。「原民跨域研究」5篇,就是從跨域的角度思考臺灣歷史的大問題。
  古契是觀察17世紀末到19世紀末臺灣社會的重要基礎,在官方很少記錄的社會底層,古契尤其是地契,是涉及經濟生活最重要的遺存。感謝過去王行恭教授、廖鑿家族、張寧壽家族、邱禮千家族、呂自揚老師以及郭雙富、鍾金水、楊蓮福等諸友無私的提供,豐富了我的研究。
最後感謝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為本書出版的努力,以及秘書長戴寶村教授多年的催促與鼓勵;基金會同仁温秋芬耐心的將文章掃描轉檔成數位檔,並仔細辨識校正,其辛勞永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