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瑪蘭二二八》(宜蘭地區) 沈秀華、張文義/採訪記錄
|
舊版新印的心情
文/張炎憲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秘書長)
轉眼間,已過了二十年。回首往事,歷歷在前。
當初,我抱著不追究二二八歷史真相,則無法了解戰後台灣歷史,無法體會台灣人的深沉感情,而投入追尋二二八的行列。
一九八七年,二二八平反運動展開之後,我常在台下聆聽台上講者訴說二二八的親身經驗,同時也認識許多二二八的受難者以及關懷者。當他們述說往事,談到 傷心處,他們落淚,我也跟著流下眼淚。我心想這人世間怎會有這樣殘忍蠻橫的政府,濫殺民眾,卻死不認錯,反而怪罪民眾,不止強迫噤聲,還歪曲事實,推卸責 任。
我決心投入二二八口述訪談之後,數十年來我訪問過很多人,聽過很多悲傷的故事,有時悲痛得想要放棄,但不久又重拾勇氣,繼續做下去,因我相信唯有在最悲痛的地方,重新站起來,才能脫離苦難,真正成為自己的主人。
二十多年來,台灣社會確實有很大的改變。從前二二八是社會上最大禁忌,今日已出土許多史料,可以公開討論研究;過去二二八受難者家屬接受訪問時多充滿恐懼猜疑,深怕國民黨再次報 復,今日則敢公開向國民黨提出控訴,要求黨產賠償;昔日國民黨政府宣傳二二八是暴動,參與者是暴民,今日則是執政者無道,人民抗爭有理。今昔之比,是台灣的進步,也是台灣人逐漸走出悲情,建立自信,建立自我的表現。
想起昔日從事二二八口述訪問時的時代氛圍,看到今日台灣人逐漸恢復信心,我有無限感觸,既感動又感恩,有幸能在二二八平反過程中共同走過重建歷史的歲月。
自從自立晚報出版部結束營業之後,本會仍不時接獲關心二二八的讀者來電詢問這幾本書,因此我們乃重新複刻出版這幾本二二八口述訪問記錄。看到舊版新 印,勾起我昔日記憶,回想當年那股熱情與堅持,看到今日轉型正義困難重重,二二八仍有未竟之業,心中期盼有志者繼續攜手努力,使台灣早日成為充滿正義與和 平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