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_03_02
《回首來時路
─陳五福醫師回憶錄》

 

張文義整理記錄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出版
1996年8月出版
訂價:250元



簡介目次 李鎮源序曹永洋序 陳五福序

溫潤感人的生命歷程

文/曹永洋

  二十多年前,因為發表在《現代學苑》一篇介紹叢林醫生史懷哲的文章,通過施義勝教授的引介,認識五十多歲的陳醫師,和這位仁醫的交往大大改變了我後半生的方向。
  認識陳醫師後知道他創辦了「慕光盲人重建中心」,並且為國內視障朋友在教育、心理重建等方面做了許多社會服務,心裡大受感動,多次向他提出為他撰寫傳記的計畫,但謙虛為懷的陳醫師慎重思考後,為傳記這件事明確地表示婉拒。
  七年前陳醫師從四十三年的眼科醫師崗位上退休,想要撰寫他傳記的人為數不少,後來他同意把這個工作交託給我,四年《前噶瑪蘭的燭光》先在《自立晚報》連載,然後交由前衛出版社印行,目前刊行三版。
  曾經手術多次的陳醫師,六年前在台大醫院發現肝癌。六年來為了栓塞治療,常常羅東、日本來回奔波,這些年仍由陳連年夫人陪侍照顧。他創立的「慕光」今年已經進入三十八年,有病在身的陳醫師對視障同胞的關懷和付出,熱情依舊不減。這位大半生為弱勢團體和盲人兄弟而活的眼科醫生擁有許多當之無愧的頭銜:台灣的史懷哲、盲胞之父、羅東醫聖、眼科博士‧‧‧,可是他只承認自己是教會的陳長老,任何時候和他談話,他總是平易近人,和藹可親,他的談吐幽默、溫和、充滿智慧。
  兩年前在復興工商專校任教的張文義先生在徵求陳醫師的同意之後,進行了口述傳記的寫作,大學時代受過歷史專業訓練,日本研究所時代博覽群書的他,從事口述歷史的工作已有多年,從這本追敘和訪談中的人、時、地、事,相當忠實呈現了七、八十年來台灣走過的腳蹤,補足了拙著留下的一些空白與欠缺,堪稱是一本珍貴的台灣史料。
  早年我常讀名人傳記,對於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或《花花公子》所做的訪問,尤其留有深刻的印象,有如紀錄片般映顯人物心靈世界和思想深度的訪問或口述歷史,拜現代錄音科技的恩賜及攝影的技巧,已經可以精確自如捕捉受訪對象的影像、表情和原音,然而決定訪談水準的高下,其掌控的因素還是在取捨的焦點和素材的整理者手中,就這點而論,張文義先生所費的苦心不難想見。
  在四十多年繁忙眼科醫師生涯和通過「慕光」他所完成的社會服務中,陳醫師沒有時間做「日記」的工作,追隨他十多年的林惠蓮祕書負責剪報、蒐集記者報導和陳醫師發表的文章、演講、見證的手稿,這些資料曾是我撰寫傳記時重要的參考資料。
  如今張文義先生的口述記錄,能巧妙的跨越時空重溯陳醫師經歷的時代,包括他童年時代的背景、成長歷程,使我們能從更寬廣的角度,客觀地透視一個畢生生活在這塊土地、熱愛鄉土的人道主義者心聲的告白,十分珍貴且有歷史價值。
  現代史料專家秦賢次兄和我能先睹為快,並做了小小的建議,也算是難得的機緣,寫這篇文章略述原委,也祝賀張文義先生完成了這件饒富意義的工作。陳醫師的一生志業為後來的社會服務工作者立下了典範,相信將來會有更多的追隨者,從他的身上得到信心、啟發,把理想的光焰高高地舉起,去照亮週遭的黑暗!

1996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