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名的野生思考新書分享會暨專題演講

    地名的野生

    思考新書分享會暨專題演講 

    議程| 線上報名

    {各場次限量贈書}
    需填寫報名表,並到場參加新書分享會者
    將致贈新書1本,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新書優惠價 560 ……{填寫購書單}

    *活動免費參加,敬請踴躍報名,共襄盛舉 

    簡介目次戴寶村序詹素娟序導言編輯說明  

      2025年(4場時間均在週六的13:30 – 16:30舉辦)
    【台北場】09月13日/集思台大會議中心柏拉圖廳
    【宜蘭場】09月20日/宜蘭縣史館會議廳
    【高雄場】11月01日/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203多功能室

    【台中場】11月22日/台中中央書局 
    ————————————————————————
    **專題演講**
    台北場
    大臺北老地名與地貌變遷
    宜蘭場 噶瑪蘭怪名多:宜蘭地名故事
    高雄場 記憶斷裂、語音演變:南部地名故事
    台中場 番語地名?漢語地名?中部熟番與地名故事
    ————————————————————————

      探究地名來歷,不只是掌故趣談,更是深入瞭解一地歷史、文化的重要途徑。本書以「野生思考」作為探究地名的方法,跳脫學院因襲思路,重回地名產生現場,用貼近在地歷史場景及語境的方式思考。在此思路之下,本書從「多語臺灣」、「漢字迷障」、「海洋故事」、「歷史場景」、「解讀鋩角」五大主題切入,帶領讀者演練如何「野生思考」,挖掘地名背後的故事。
      《地名的野生思考》其核心精神有二:「野生」與「多樣」。「野生」者,係受法國人類學家ClaudeLévi-Strauss之影響,試圖跳脫現代學院因襲思路,而重回地名產生的現場,即民間思考地名產生的原初可能性。換言之,本書除利用多種語言資料外,主要是採取貼近在地歷史場景及語境的思考方式。「多樣」者,則指透過「野生思考」企圖越境追究地名多種可能起源,本書因而呈現出在方法、語言、文字、區域、族群與議題上的多樣。

    贊助單位:文化部、財團法人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合辦單位:宜蘭縣史館、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活動聯絡人:溫小姐
    聯絡人電話:02-27122836#11

     

  • 「終戰80 全民寫史」戰爭記憶新書聯合分享會

    【台中場】
    時間:2025年10月15日(三)18:00-20:30
    地點台中中央書局(台中市中區臺灣大道一段235號)

    【高雄場】
    時間:2025年10月18日(六)13:30-16:30
    地點: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203多功能室(高雄市鹽埕區中正四路272號)
    。。|台中場議程高雄場議程

    。。報名參加聯合新書分享會

     目次吳樹民序戴寶村序編輯後記


    台灣人戰爭記憶新書聯合分享會,由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與前衛出版社共同於戰爭告終的8月15日,在台北北師美術館聯合舉辦首場新書聯合分享會。

      2025年為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週年,值此特殊年份,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藉由「終戰八十 全民寫史」徵集二戰記憶圖文,出版《終戰八十 全民寫史:台灣人的戰爭記憶》;以及前衛出版社出版許明淳著作的《冰封的記憶:尋找西伯利亞戰俘營的台籍日本兵》。前者集結台灣人的戰爭經驗,講述阿公阿嬤們曾經經歷但卻逐漸被淡忘的二戰記憶;後者則是闡述戰後被移送至冰天雪地西伯利亞戰俘營台籍日本兵的慘痛故事,除文字敘述,同時也將以紀錄片形式播出。

    《終戰八十 全民寫史》、《冰封的記憶》都是藉由全民書寫轉譯與歷史探究的方式,保存這段珍貴的二戰集體記憶。累積歷史教育的素材,希望讓這些多元的二戰歷史經驗可以被知道、被理解、被反省、被悼念,同時被傳承。台灣人的戰爭經驗,不僅僅只是台籍日本兵的出征故事,還有後方民眾躲空襲、疏開、黑市買賣等經驗,也應該獲得重視。其次,各類戰火的烙印、祭拜英靈或冤魂的活動等,也必須讓更多人理解。

    在終戰八十年這年出版這兩本書的意義是,藉由全民共同發掘更多逐漸被遺忘的二戰故事並積極傳布,大家一起努力讓跟多人知曉,阿公阿嬤們八十年前所經歷的歷史經驗,並補充台籍日本兵故事中失落的一角。尤其是《終戰八十 全民寫史:台灣人的戰爭記憶》大部分的撰稿者屬於戰後世代,透過對阿公阿嬤們的訪談,或是考訂整理過去聽聞的記憶,以及戰爭遺址現地踏查等,完成記錄長輩們對於戰爭的記憶及各地戰火的烙印。這兩本書的出版是台灣人戰爭記憶跨世代傳承的實錄,藉由閱讀兩本新書,可讓我們跨世代一起回顧八十幾年前的戰爭歲月。
      

  • 《終戰八十 全民寫史:台灣人的戰爭記憶》新書出版

    《終戰八十 全民寫史:台灣人的戰爭記憶》新書出版

    簡介 目次吳樹民序戴寶村序編輯後記

     

    新書資訊
      2025年為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年,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發起「終戰八十 全民寫史」圖文徵集系列活動,試著藉由全民書寫與轉譯的方式,保存這段珍貴的二戰集體記憶,累積歷史教育的素材,希望讓這些多元的二戰歷史經驗可以被知道、被理解、被反省、被悼念,同時被傳承。台灣人的戰爭經驗,不僅是台籍日本兵的出征故事,後方民眾躲空襲、疏開、黑市買賣等經驗,也應該獲得重視。其次,各類戰火的烙印、祭拜英靈或冤魂的活動等,也必須讓更多人理解。

    [Read More…]

  • 台灣史料研究 第65期 出刊

     

    《台灣史料研究》榮獲國家圖書館所頒發113年度★期刊長期傳播獎 [詳內容


    《台灣史料研究 第65期》

    2025年6月出版
    主  編:何義麟
    執行編輯:呂長紘
    定  價:300元

    簡介 封面故事 目次


      1939年,彭訓朋自日本岐阜縣立斐太高中畢業,1944年進入日本航空會社任職。當時,日本戰情已趨於下風。為了替劣勢中的大東亞戰場培養熟練的機械安裝技術工人,日本當局著手對滑翔機進行快速改造,計劃在原本木造機身、帆布機翼的基礎上,加裝簡單的發動引擎,使其能迅速衝向敵艦…..。
      日本航空會社將這些改造後的新型機稱為「駒鳥」,期望隔年春天能有上百架「戰機」,載著鬥志高昂的年輕人,翱翔於南方「大東亞共榮圈」的天空。然而,「駒鳥」計畫尚未實施,太平洋戰爭便已結束。(文/圖,彭啓原提供)